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有关先知的故事。某一天,先知在山谷里对着他的门徒们讲道。先知说:“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门徒们不相信,其中一位门徒问道:“你有信心,你能让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上吗?”先知充满信心地对着山那边大声叫道:“山,过来。”  相似文献   

2.
昨日读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深受启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个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这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上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充满信心地把头一点,对着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音,回声终于消失了,山谷又回归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山顶,他们都为有信心促使希望实现…  相似文献   

3.
回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40个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一位门徒说:“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对着山大喊一声:“山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回声终于消失,山谷又归于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  相似文献   

4.
记得读师范时。教育学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大山的故事”:一天,默罕默德云游到一座大山前,他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岿然不动。他又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依然不动。默罕默德接着对大山说:“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听完故事,我们都笑了,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简单。老师却说.这个故事虽浅,可是道理却很深,将来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相似文献   

5.
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男孩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相似文献   

6.
记得读师范时,教育学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大山的故事":一天,默罕默德云游到一座大山前,他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岿然不动.他又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依然不动.默罕默德接着对大山说:"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听完故事.我们都笑了,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简单.老师却说,这个故事虽浅,可是道理却很深,将来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多次拿它来教育孩子: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孩子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嘁道:“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回他的回声:“喂!”他又喊:“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传来“你是蠢材”的回答。孩子十分愤怒,对着小山骂起来,小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相似文献   

8.
我相信你听过这个小男孩的故事,他出于一时的气愤对母亲喊他憎恨一切。然后,他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男孩很害怕,就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相似文献   

9.
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就越一无所有。美好的发现者我相信你听过这个小男孩的故事,他出于一时的气愤对母亲喊他很憎恨。然后,也许是害怕惩罚,他跑出家里,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  相似文献   

10.
很久很久以前,我看过一部英文电影。在一间咖啡厅里,美丽漂亮的女主角独占着一张咖啡桌,英俊潇洒的男主角也独占着一张咖啡桌。他们先是互相偷觑,接着相互微笑。男主角突然神经质地说了一句:“山,你过来!”他的话音在她的微笑中消失。见她没有任何反应,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吧!”他起身端起自己的咖啡,过去坐在她的对面,于是发生了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称她为“山”,“山”当然不是她的姓名,因为他们并不认识。可他说的的确是“mountain”,中文字幕上放映出来的也是“山”,证明…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个故事:一个住在非洲的佛教门徒,到喜马拉雅山去朝圣,路途有千丈深的悬崖绝壁,随时都有可能丧命。那个佛教门徒背着很少的行囊艰难地走着,就在他的前面,有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过十岁,她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流汗,气喘吁吁。当那个门徒经过她身边时,对小女孩说:“我的女儿,你一定很累,你背得那么重,真哥冷。”那个女孩说:“你错了,我所携带的不是重量,他是我的弟弟,我爱他,能带弟弟去朝圣,我很幸福。”  相似文献   

12.
在乎学生的“在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暴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它们被困在浅水里,再也游不回去了。这时,男人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儿,他在捡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很久,男人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那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男孩儿指着那些被他扔回大海的小鱼说。这则故事让人陷入沉思。面对成人眼中熟…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慕名而来的人,请求大师当众表演,于是大师就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等了一会儿只见他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所能移动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 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 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 你——我恨你——”这个小孩有点吃 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 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男孩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回声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关系中。请以“回声”为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佳作示例一俗话…  相似文献   

16.
传说汉朝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爱数星星。有一天晚上,他依偎着奶奶坐在院子里,伸望星空。一边数一边间:“奶奶,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奶奶说:“傻孩子,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能数得过来吗?”这时爷爷走过来说:“孩子,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只要你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心.就一定能数得清,”爷爷的这番话虽然不是金石宝典中的至理诤言,  相似文献   

17.
《伊索寓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位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让我进去吧,我在你们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可怜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倒想看你怎样将石头做成汤。”  相似文献   

18.
一《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师,曾当众表演移山。他一会儿到山的南面,一会儿到山的西面,一会儿到山的北面,一会儿到山的东面,然而,大山皆纹丝不动。最后的结局是:大师走进了大山。大师说:世界上没有移山之法,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改变不了“山”的位置,就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才是大师真正的移山“大法”。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请以“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写作导引]世上本没有移山之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20.
教师引导学生朝一个特定的方向——比如说北方吧——前进。那里有人格的高山和知识的海洋。然而少数学生偏离了方向。其中有的人,你只要对他说:“看你刚才走得多好现在是不是有点走偏了”他就会很自觉地把方向调整过来。有的人,对他这么说不管事,你只好提醒他:“你走偏了,快回来”他回来了。还有的人,要对他大喝一声:“站住看你走到哪里去了”他站住了,转身了。还有的人,你大喝一声都不起作用,于是你只好站在他对面,拦住他,甚至拽住他,让他走向正路。但是还有些人更严重,好说歹说不顶事。扳过来,又转回去;再扳过来,又转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