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加强财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 ,按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应执行“统一领导、统一调配、基数管理、分项核算”的财务管理原则 ;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后勤投入的管理 ,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重视后勤费用支出的管理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加强后勤服务收费的管理 ,规范后勤收费行为 ,同时 ,还必须加强后勤财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伙食管理改革正沿着社会化方向稳步前进,其中最集中最本质地反映管理改革深度的是伙食部门的经费来源及其分配。它既是伙食管理改革的经济基础,也是伙食管理改革实践“三服务,二育人”宗旨。伙食部门经费的来源,就目前看是来自二个方面: 1.来自学校拨给的管理费。七九年按营业额的20%比例,由学校拨作食堂的人员经费及部分公务费之用。随着时间的推延,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物价上涨等,食堂的营业额也相应  相似文献   

3.
湘潭工学院从98年开始,在膳食上试行后勤社会化的初级阶段——模拟企业化管理,通过两年的实践,得到了学院师生员工的认同,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1.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充分调动炊管人员积极性在人事制度改革上,我们初步打破了干部和工人的界限、正式职工和合同临时工的界限,大力推行聘任制,具体办法是:按营业额定编→按编定岗→按岗定责→按责竞岗→聘任上岗。现在已有4名临时工被充实到了管理岗位,一人担任了食堂主任,几名正式职工则到了一般  相似文献   

4.
根据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学校的改革精神,自1992年底我们将膳食处改为饮食服务中心,现有各种类型的食堂、餐厅、食品厂等22个单位,炊管人员650人,担负着全校3万多师生员工及家属和来校客人的就餐任务。两年来在市场物价逐年上涨,校拨经费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不断深化伙食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4年营业额达3746万元,日营业额超过了10万元大关。转变机制两年来,总计为学校节省经费四百万元,学生满意率达90%以上,广大同学和职工称赞食堂越办伙食花样越多,越办伙食质量越好,应该说这是改革带来的活力,管理带来的效益。回顾我校近三年的伙食改革,首先是以调整体制,转换机制为改革重点,使伙食改革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我们在管理中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秦海波 《文教资料》2006,(30):21-22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反映出来的新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创新高校后勤党支部建设进行探讨,使党支部能更好地适应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后勤管理与服务中长久地保持先进性,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后勤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高等学校原有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在后勤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我院后勤改革的回顾与现状我院后勤改革也和许多高校一样,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以膳食管理改革为先导,从83年开始试行按营业额补贴办法,以后又实行定额补贴制;88年总务处实行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资金投入都是由行政事业经费中无偿拨款,后勤管理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在经费使用上“吃大锅饭”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福建中医学院,从改变拨款方式入手,变无偿为有偿,由单一的行政拨款转为拨、借、贷、垫等多种形式,促使后勤部门树立新的借贷观念,提高资金投入的效益,使后勤部门领受到改革的压力,推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一种近乎包办的管理模式,学校不仅要为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食、宿、行、医等的生活服务。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四大块中,后勤服务人员约占学校职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由于高校将原本可由社会承担的后勤服务揽为自身,迫使学校不得不从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到后勤服务之中。如我校共有教职员工近4000人,其中直接从事后勤服务的人员就有1000余人,学校每年的国拨经费近8000万元,用于后勤的人头费和设备后勤维持费就需近2000万元。这种…  相似文献   

9.
1.围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做好组织建设工作我们根据后勤改革的需要,集团十分注重组织建设和集团各中心班子的建设。一是在对中心班子调整和组成中,坚持支部建在中心这一原则,各中心成立了党支部,对中心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通过支部建在“中心”,消除了以前个别支部组织生活、思政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从1979年开始,是将对个人的分配作为改革的启动点,对膳食科的改革进行了设想与实践,从而使膳食管理成为整个后勤管理改革的突破口,推动了后勤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在各种承包方案签订时,承包经费的多少,创收节支的分成,职工奖金的分配都成为承包双方能否达成协议的关键。由此可见,分配在后勤管理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后勤的分配作进一步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后勤改革中的分配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后勤的分配。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常所说的分配,指产品分配,即社会在一  相似文献   

11.
北大后勤党委所属三个部和九个中心(总务部、资产部、基建工程部、会议中心、燕园社区服务中心、餐饮中心、水电中心、供暖中心、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校园管理服务中心、运输中心、幼教中心)党组织,共有3个分总支,22个党支部.404名党员。根据学校关于全面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安排,结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我们做了认真的组织安排,把它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此促进后勤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1.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上海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的改革,早在一九七九年就开始了。将近六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根据形势的发展,仍需进一步改革。一、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上海高校后勤改革,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后勤经费定额承包责任制;二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生活后勤部门改为集体企业管  相似文献   

13.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学的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扎扎实实地抓好课程建设这一基础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自1987年4月开始,设立“同济大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基金”,重点扶植了全校22门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共拨经费116200元,各课程所获基金从3000元到14500元不等,主要用在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文件档案建设与现代化教学方法建设四个方面(仪器、设备建设方面的经费由设备处另行拨款)。1988年经对各课程作阶段检查后,学校还对8门课程追加经费10800元。在当前教学受到创收等外部条件冲击的情况下,我校在重点课程建设上能投入的经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自八十年代初,在全国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开始了以伙食为中心的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得到各界的认可和肯定,总的说叫做方向对,路子正、效益好。就承包模式来说,大体经历了按营业额的百分比提取管理费——按就餐人头提取管理费——切块封顶拨给管理费或暗补改明补从就餐者中回收管理费等过程。从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体制模式选择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体制模式的比较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式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体制模式。就全国来讲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一体两制型;二是小机关,多实体型;三是小机关,大实体型。1.1 一体两制型就是在总务或后勤处内部进行的改革模式,即在总务或后勤处内按事企分开,管理运行与经营服务分离分别成立行政管理科室和后勤经济实体。这一模式适合经费总额  相似文献   

16.
1.围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做好组织建设工作 我们根据后勤改革的需要,集团十分注重组织建设和集团各中心班子的建设.一是在对中心班子调整和组成中,坚持支部建在中心这一原则,各中心成立了党支部,对中心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通过支部建在"中心",消除了以前个别支部组织生活、思政工作不到位的薄弱环节,同时也避免了"两张皮"的现象,达到了党政领导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后勤保障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应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对象以及校园生活服务需求的新变化,针对顶层设计和政策导向缺失、经费投入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持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后勤事业投入,促进后勤服务管理创...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内部改革的深化,高校后勤体制改革、运行机制转换、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后勤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年龄结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对高校深化后勤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不少高校在内部改革中,后勤改革率先起步,起到了试点和示范作用,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后勤干部队伍仍然存在着来源短缺、后继乏人;管理水平跟不上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教学科研队伍相比,在数质量上不匹配等问题,致使后勤改革的步伐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仍然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这些问题固然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经费投入、管理基础、硬件建设等客观情况有着紧密联系,但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后勤干部队伍,特别是后勤各  相似文献   

19.
高校经费使用效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要确立正确的经费使用效益观。高校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 :人员经费占用率过高 ;分配中平均主义色彩浓 ;后勤维持耗费大 ,各种浪费严重。提高高校经费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是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强化经济管理 ;推进后勤社会化 ;建立指标体系并定期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入手 ,指出了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并认为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改革管理体制和转换运行机制 ;为保证此项改革取得成效 ,本文还认为应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科学的后勤资源保障体系、科学的后勤经费保障体系和科学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