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想唱好歌需要学习和练习很多年,实际上就是要练习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并与之相联系的艺术处理与艺术表现。这样你才知道该用的怎么用,也会知道哪些是该用的,哪些是不该用的,哪些是该放松的,哪些是该紧张的。总之,一切以“自然”为好,把握好“松、紧”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本从对演唱技能、演唱艺术的细划入手,着重提出了演唱中的“技”与“艺”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传记学批评方法可以看出,鲁迅的<呐喊>中的14篇作品可以分为"对社会"与"对个人"两种声音.同时,对农民、旧读书人、先驱者及"我"等4种人物的描写也可以从鲁迅的生平经历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4.
歌唱时的方法、技巧,不仅影响到歌唱者的成绩,同时也是歌唱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正确处理“松“与“紧“的关系,对于提高歌唱者的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熹 《广东教育》2007,(2):35-36
背景外国的教材里有这样一道练习:如图1,两个小钢球分别悬挂在两个电磁铁下,通过开关控制使得两个钢球从不同的高度同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它不是一般物理学上所说的音响,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对于声音的表现力而言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和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潜声音”不仅包括人际交往中的全部副言语(指和有声语言相伴的语态或单独肢体动作),还包括视觉语言学意义的态势语(哑语),如基本手势序、概念的肢体表达、模式手势与引导句法等等。教育情境中儿童常表现出“潜声音”。儿童的潜声音有时隐含着个体高层次的需要,标志着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初步发展,它与个体内部语言的发展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当然有时儿童的港声音也有缺乏真实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声音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征,是作者在学术界实现身份认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章以Hyland的"voice"互动模型为基础,以学术语篇中声音构建的语言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术语篇中作者的声音和读者的声音内在的关系及功能.研究发现:作者的声音与读者的声音在语篇层面存在互动并相互制约,且以作者的声音为主导,进而形成学术语篇的论点.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100种语言”中,儿童的每一种声音都充满了童趣。作为非真实的表达,“代声音”即是其中一种。本文拟通过探索儿童“代声音”背后的意义,为幼儿和谐发展之教育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今天天气特别好。孩子们陆续来到了活动室,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玩,我也在建构区里与孩子们一起搭建。只听一个声音说:“老师早!谢谢老师!”回头一看,只见亚男小朋友双手捧着一支玫瑰花走到我跟前,递了过来。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唰”的集中了过来,我一愣。接过亚男的花疑惑地问:“谢谢亚男。你的花儿真漂亮。为什么要谢谢老师?”亚男认真地说:“今天是感恩节,妈妈让我送老师一枝花,  相似文献   

11.
李贞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1):47-50,70
口头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载体,声音和气息则是口头语言的传播媒介,它们具有丰富的审美形态,如: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明暗相问、冷暖相衬、动静相谐等。这些审美形态的相互配合和巧妙运用将使口语表达通向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燕琼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2):78-79,100
鲁迅《在酒楼上》与米兰.昆德拉《不朽》为复调小说的文本代表。笔者从作品中叙事者、人物、作者不同声音及其关系角度出发,以文本细读方式,研究“复调”小说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声音使心体与自我分离,"失真"的声音使学校道德教育研究遭遇瓶颈.听,是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中主要的信息渠道,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对听到什么产生重要影响.视听,能使研究者的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相结合,通过眼睛与耳朵同步获得的信息来揣摩被研究者.语言的德育意蕴不仅仅行走于字里行间,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不应拘泥于从句法、语义的角度将逻辑一语义的真值作为研究理解的中心,还应从语用的角度挖掘"声音"的行为意义.跳出语言非真即假的思维局限,学校道德教育研究将更加生动,更凸显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科组的过程中,我们不要一味的去追求“应合的”“赞美的”“同意的”声音,而应该多听听“不和谐”的声音。要主动要求自己学会多听“不同意见”,学会给别人提出“反对意见”,并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声音素材的三种形式和常见文件格式,重点介绍了Windows“录音机”,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附件中自带的录音机小组件,可以录制、混合、播放和编辑声音,易学好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歌唱中声音"高"、"低"位置的特点和比较,提出获得声音"高位置"歌唱器官的结合使用以及歌唱中获得声音"高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女性写作的“三突出”特征:文本叙事在所有故事人物中突出女性人物,在女性人物中突出主人公,在主人公身上突出作家自身的经验和趣味。“三突出”导致女性写作的重复雷同,表现为另类人物的模式化、叙述声音的单一化。这些特征强化了作家个人的特权而与女性主义宗旨相悖离。  相似文献   

18.
区域活动时,我来到泥工组,看到孩子们有的在捏皮球,有的在做糖葫芦,还有的在包饺子,玩得非常开心。忽然,芳芳大声叫道:“老师,你快看,泽泽把好几种彩泥都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艺术领域,“高位置声音”是歌唱技能训练追求的最终结果之一,是歌唱技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检验声乐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高位置声音”的形成过程看,它是极其复杂的生理、心理与物理音响特征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声音现象。  相似文献   

20.
罗马尼亚学者迪马的《比较文学引论》有着他所自称的“内容较新”并因之令人感兴趣之处。在当下比较文学“全球化”热潮中,对于如何规范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迪马的理论与实践不无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