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许多人眼里,这也许是一个不屑一答的问题。然而,当我们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现今的作教学,我们就会发现,它已逐渐偏离了育人的轨道,走进了人为构筑的价值取向的误区,从而导致了人的自主精神的淡化、疏漏以至迷失。由此看来,我们应在唤醒写作主体生命意识的层面上,建构新的作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继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小学教师的培养、训练,初中学生已掌握一定写作技能,基本能够搭建一编作文的框架。但是,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框架只是有骨无肉,不知怎样才能使一篇作文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作文课无可写而硬要写,生编硬造,受尽煎熬,恶性循环,作文成了他们最怕的事。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使他们乐意作文,积极主动地作文,进而提高创作能力呢?笔者经过长期摸索,得到一点体会,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以便和同仁们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框架中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均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生命意识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忽视了思想认识的训练和自身素质的磨砺。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教学中,指导作文要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他们表达思想观点和心灵的手段。从而把写作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中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展示生命个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沈红旗 《中学教育》2003,(12):25-27,41
先让我们从四个角度审视一下语文教学中的奇怪现象。(一)语文考场上不少热爱语文才华横溢的同学折戟沉沙令人扼腕,而一些只在高三复习阶段冲刺一下的理科高手因为掌握了应试规律而高奏凯歌,语文教师常在得知学生考分后大跌眼镜。(二)公开教学时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照搬时髦理论,术语联翩紧跟潮流,教学过程展开激烈讨论,论辩双方口若悬河,电脑制作日趋精致,相关资料大量下载……但游离文本的思辩、事先设计的讨论犹如美丽的泡沫,转瞬即逝,学生对这种热闹的表演并不欢迎。(三)教研活动时有的老教师慨叹以前的教学驾轻就熟,而现在却越来越不会教…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真正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升华,即所谓"文以载道";只有工具性的语文,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只有人文性的语文,也好像虚幻飘渺的空中楼阁。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可,并在教学行  相似文献   

7.
苏明天 《新疆教育》2013,(6):122-123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目标。本文从培养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热情;阅读模仿,打好写作基本功;生活积累,厚积薄发三方面谈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人依据语文新课标中“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摸索出在习作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其实,学生的写作行为不是孤立的,每一次的写作训练都应该在他们心里留下痕迹。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明白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极其美好的,都值得千般呵护,万般尊崇。作文要承载生命情感的需要,映射个性生命的色彩,体悟多元生命的情趣,使其成为鲜活生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学生有兴趣读写,就会冲出课堂去博览群书,致力于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惊喜。多年来,本人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在作文讲评中激励学生写作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孙秀春 《考试周刊》2011,(28):76-76
作文教学可从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和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勤读多练,善于积累,展现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生命意识的流淌。初中作文教学作为写作的启蒙,作为"术",需要首先从"道"的层面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启发。即,通过教师的外在引导,使学生尽早生发出个体生命意识,成为一个独特的"书写生命体",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在作文中真实书写源于生命内部的情感以及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燕红 《现代语文》2005,(10):76-7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开始转向以学生为本,开始注重学生的"智能形成"与"个性发展",开始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和欲求.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这就为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天地.下面笔者着重从古诗教学的角度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初中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实确定初中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初中作文课堂中渗透生态意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还是实施初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注.教师与学生不是工匠与材料的关系,教师面对的是富有情感与想象力、充满灵性与生命力的人.因而教师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柏格森说:"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创造."写作本身就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生命活动,是对生存状态的审视、抚慰与超越.生命意识下的写作教学活动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深化他们的生命体验,促进他们的生命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作文教学行为。对作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学生的写作及评价进行了分析,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生命之旅.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人生史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性教育、生命教育。张丽钧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美好心灵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在解读、摄取与改造等方面的潜在灵智与内心诉求,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感官认识,形成良好的生命观。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从朗读、对比、对话、读写等教学方式入手,探讨了如何将生命种在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作文技巧和方法的“告诉”和“灌输”,更是一种作文意识的“唤醒”,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的过程。其实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特别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