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有三个省市高考语文卷考新材料作文;2006年到2008年高考,全国语文卷连续三年考新材料作文;2008年,有六个省市高考语文卷考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方兴未艾。结合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分析,笔者总结了一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考作文备考,希望能够给他们以帮助。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文高考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2007年高考,上海卷、福建卷的作文为70分,其它省市卷及全国卷的作文为60分),如何抓好2008年语文高考的作文备考工作?笔者在此谈几个方面的问题,供各位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晓勇 《高中生》2011,(11):4-4
2011年高考,部分语文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大题出现题量减少、分值下调的情况。比如湖南语文卷,此题由2010年高考的5道小题、总分15分,调整为4道小题、总分12分。一些省市选择将字音与字形轮换进行考查。由于字形可以放到作文中进行考查,所以字音被考查的频率比较高。总结起来,高考字音题的考查规律有如下几条。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湖南卷创设“赏析短文”题,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于是,这种题型就成为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高考语文卷的固定题型。如何写好这类赏析文章,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2005年语文高考的内容之一。在标点符号的运用过程中,省略号的运用是一个重点,在2004年的高考语文卷中,湖北、广西、天津、湖南、广东等省市的标点符号题就出现了省略号。对省略号的单独使用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省略号和点号的连用却经常把握不准。而高考对标号和点号的考查一般有较强的综合性,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更是常见的类型下面笔者就谈谈省略号和点号连用的一些常见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加上全国卷,2004年共有十几套高考语文试卷。耐人寻味的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时,几份全国卷和福建卷、广东卷、浙江卷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联试题,题目都是给出上联,要求对下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辽宁、江苏、重庆、北京等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文言断句题。命题主要采用两种考查方式:一是为文言阅读语段中的句子断句,如2008年重庆卷第11小题,广东卷第9小题;二是在文言阅读语段之外,专设文言语段,考查断句,如2008年北京卷第11小题,浙江卷第15小题,江苏卷第21小题。考生普遍反映断句题分数难拿,甚而至于看到断句题茫然不知所措。那么,文言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想就这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8.
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单独命题,全国卷也有4套,也就是说,2004年全国共有15套高考试卷。各地(北京、上海除外)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相同,考点、题型也极其相似,与2003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但命题也不乏创新之处,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熟语这两个新增考点,在各地考题中都有不同形式的体现。下面分四个方面对2004年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简单的评述,同时谈谈对2005年高考语文备考的一些看法。一、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全国卷及11个省、市(北京、上海除外)对语言及其运用的考查分布在第一大题和第六大题。考点涉及语音…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5份,其中全国卷4份,单独命题的省市卷11份。15份试卷中名句名篇题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Ⅱ卷,以下略)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上连续出现以文学作品为阅读材料的主观表述题,尤其是2004年全国卷、部分省市的高考语文卷几乎都考了散文。这一信息很值得人们重视。它显示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应以多极的、形象的、充满生气的文学作品教学为主,再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说教式的、支离破碎的语言文字教学上。俗语说: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11.
王玉强 《山东教育》2021,(11):51-52
如果把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Ⅰ卷(山东卷)与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Ⅰ卷做对比,你会发现新高考语文Ⅰ卷(山东卷)增加了5道主观题,分别是第4题的下定义、第14题的文言文简答题、第19题的比喻相似性、第20题的句式比较、第21题的语病修改。为何新高考语文试卷要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增加主观题目意图是什么?增加主观题对考生答卷有何影响?因为新高考语文Ⅰ卷只有山东省一个省市使用,我们深度分析其主观题增加的利与弊,不管是对今后的新高考语文命题,还是对新高考实验区的正确引导,都很有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读高考全国语文新课标1卷和福建卷,高考全国语文新课标1卷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变化体现在分值、难度、题型、内容上;稳定表现在诗歌、阅读、作文上;灵活题则在断句、情境、默写上。高考全国语文新课标1卷总体特点稳中有变,要求学生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要求教师多研究和学生多训练多思考,由量变到质量,为从福建卷平稳过渡到全国卷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在2007年高考“新课标”卷中初露端倪,在2008年和2009年高考的“新课标”语文试题中也全部呈现。2009年已有十省市实施了“新课标”高考,2010年将有更多的省市进入“新课标”高考的行列,这意味着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将会出现更多的“探究题”。  相似文献   

14.
从1999至2003年,标点符号题连续5年没有考查。《考试说明》在该考点前均加了"*"号,表示暂不单独设题考查,但不等于说是永远不考了。2004年,高考全国卷和8个自主命题的省市(除上海、北京、福建一省两市外)都又考查了该知识点。而且试题题型几乎一致,均为客观选择题,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具体来说,04年全国及8个省市的共12份高考试卷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基础知识试题,是稳中有变,题量上由去年的5个(15分),减为4个(12分),分别考查了语音、字形、成语运用和病句辨析;知识运用题4个,由去年的15分增至17分,考点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仿句、看图立意、根据要求写句子。  相似文献   

16.
近四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鉴赏题。这种比较鉴赏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均采用了这种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2007年高考浙江卷甚至是3篇作品的比较鉴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高考尘埃落定。今年有16个省市自主命题,共有19套高考语试题20道高考作题新鲜出炉(重庆卷一小一大两题)。高考作题的命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给各套作题设奖,意在表彰。笔设置二个奖项:(1)单项奖,10个;(2)综合奖,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曹保顺 《高中生》2013,(10):6-7
高考对句式的要求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从2013年高考来看,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句式选用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通常与选择性连贯题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全国新课标卷一第15题、广东卷第4题、北京卷第4题等;有的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选用不同句式的效果,如湖北卷第21题。  相似文献   

19.
虽然2020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讨论热度渐退,但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试卷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精研覃思。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的古诗释义即是问题之一。读完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及诗歌注释,笔者就感觉诗歌迷雾重重,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20.
高考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技巧性和灵活性。它的考查方式一般以选择题型为主。2009年的湖北卷和山东卷依然沿用了此种形式。例如湖北卷的第5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