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畏盈抗虑”盖本作“畏盈科之远虑” 葛洪《抱朴子外篇·逸民》云:“君子思危于未形.绝祸于方来;无乃去张毅之内热,就单豹之外害。畏盈抗虑,忘乱群之近忧;避牛迹之浅崄,而堕百仞之不测;违濡足之泥泾,抱炉冶而不觉乎?”其中“畏盈抗虑”与“忘乱群之近忧”不相俪.杨明照先生《抱朴子外篇校笺》未予校笺。鄙人疑有脱误,盖本作“畏盈科之远虑”。盈科:水充满坑坎。“抗”盖“远”之简笔草书致误.《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赵岐注:“科,坎也。”《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句谓担心盈满坑洼之水会汜滥天下,近乎杞人忧天,故日“远虑”。与下文“避牛迹之浅崄”同旨.今写出请教杨明照先生并古汉语界前辈时贤。  相似文献   

2.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名好校长,应该具备五种隐性品德和三种力:即师表为先、事业为上、务实为本、大局为重、学习为基和感召力、协调能力、亲和力。“德”是治校的灵魂。“法”是治校的根本,“力”是治校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夜里有雷阵雨,转瞬即停。“薄云疏雨不成泥”,门外荷塘岸边,绿草坪畔,没有积水,也没有成泥,土地只是湿漉漉的。一切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相似文献   

4.
渴望洒脱     
“当你渴的时候,谁给你一滴云酿的水声,一粒海的结晶盐?”在绝望的时候,自卑给你的答案是救世主,而洒脱则告诉你是你自己。“水穷之处即云起之时”。因为洒脱,生命之源才无限丰盈;因为洒脱,才有了“回首叫云风飞起”的激情;因为洒脱,才能够坦然“行到水穷处”;因为洒脱,才能够平静地“坐看云起时”。孔子遇到“不义而富且贵”时,也因为无奈后的洒脱说出了“富贵于我如浮云”。世上本不平,世人也无法让世事绝对公平。有了诸多不平,就必然生出一种适应不平的性格———洒脱。有些自认为高明的人在碰壁之后总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  相似文献   

5.
丰富生活,拓宽作文源泉封淑敏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必须寻得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清代王夫之也就作文说过:“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我们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必须将学生带进生活这个“铁门限”,在丰富学生生活这个根本问题上下功夫。1.观...  相似文献   

6.
一、“此其……”句试析“此其……”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常被用来给前文下断语,表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如: ①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庄  相似文献   

7.
“河阳”应作地名解贵州付泽光《愚公移山》(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人教社版)一文中,把“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之“河阳”释为“黄河北岸”,并进一步解释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一些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也用此说...  相似文献   

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知止,即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亲民”就是使天卞的人革旧更新,“亲”即“新”;“止于至善”就是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亦有其当止之境,这当止之境就是语文教学的“本”。  相似文献   

9.
“持盗之道”是中国传统上大夫为官行政处人处事的学问和功夫。它是在专制政治的大气候下,各级官吏为协调各种周边关系,通过向内修身来涉世行政,达到使社会和他人认可自己的名誉、地位、权势,扫除仕途障碍这一目的的自保之术。它是集认识论、方法论、修养论于一体而颇富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处世之道。历史上的“持盈之道”的内容及其对传统上大夫的影响是丰厚而深刻的。限于篇幅,本文从中国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中,抽出叔孙敖、颜之推,曾国藩三个代表人物来论述,并以此为参照来对“持盈之道”进行评价。在儒家的道、学、政三者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两盈]《汉将王陵变》:“见有三十六人斫营,捉得三十四人,更少二人,更须捉得两人,便请同行。两盈不知,赚下落马。”项楚曰:“两盈,指丁腰、雍氏。‘盈’应是指人,俟考。” 按,“盈”字即是“人”字之误。致误原因有二:一是由“人”之音转而讹,今北方口语方言“人”字或读为yin。二是由“盈”字的俗写体与“人”字混淆。《敦煌资料》第一辑附表1《别  相似文献   

11.
文本的美,往往隐藏于语言文字之中。怎样与文本对话,才能读出其美呢?叶燮云:“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所谓“神明才慧”,说得诗意点,不就是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嘛!  相似文献   

12.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老子的哲学(即道家)就是对“道”进行系统论证的哲学。老子的“道”的涵义是什么呢?《老子》第十四章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卸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  相似文献   

13.
《易经》中的“物极必反”之理强调“盛”与“衰”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老子》,则单向侧重“由盛及衰”的一面。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保身守国的“持盈守谦”之术产生了。两汉外戚作为整体的绵延不绝与作为个体的忽生忽灭的特点正好与上述观念 形成“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源于”和“缘于”都是表示主语对象产生、存在、发展趋向的动词,都含有“来自”意,又兼系同词,故误用、滥用者多有之,很有辨析的必要。要弄清二者差别,必须首先弄清源”、“缘”之意。“源”本作原”,水流起头的地方,如源泉、源流长。后引申为事物的来源、根源出发点,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缘”本为佛教用语,谓宇宙中一切物皆待缘而起、因缘而定,如缘、因缘。后引申为事物产生、存、发展的起因、原因。“源于”即“来源于、源出于、自于”的意思,在实际运用中指主对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基。例如:无论任何时候,文学创作须源于社会生…  相似文献   

15.
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相似文献   

16.
3月15日至16日,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携手中国书画协会,于“盈之宝”旗下亚洲最大的宝马4S中心成功举办了宝马E90主题试驾活动。  相似文献   

17.
贝叶经     
贝叶经,本是指古印度人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故而佛经也称为“贝叶经”、“贝多”、“贝编”。约在唐初时贝叶经传入中国,所以在唐人及唐以后人的著作中常常提到它。如扬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贝叶之文,式盈梵宇”。《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丁  相似文献   

18.
刘勰论体系中,客体之道与主体之心是同等重要的理论范畴。简而言之,前是学的客体源泉,即道源,后则是学的主体源泉,即心源,两合一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与审美,逻辑与审美相统一的学创造过程也因此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水在中国古代化中素来具有突出的地位。先秦已有“仁乐山,智乐水”之说,孔子曾“观于东流之水”,发出了“逝如斯乎”之叹。水在中国学艺术中的地位也同样显赫,“高山流水”的故事成为千古美淡;《庄子》“秋水”篇演绎出了名彪千古的哲学论;而《诗经》之淇水、溱洧,楚国之潇湘、沅水等等,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生命的泉流,莫不激发着古人情爱的浩歌。“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千里兮伤春心”,水的意象是情的河流,是美的烟波。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以德治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此理多有论述。本文着笔旨趣在于“德治”方面,以透视传统“德治”之本义,并及社会主义以德治国的特点和本质。一由古贤主要是儒家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传统“德治”,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概括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基本的逻辑环节,即“民本”——“德治”——“邦宁”。既然“民为邦本”民本,因而要达到“邦宁”,就必须实现“本固”,也就是“保民”,“得民心”;而实现“本固”的关键,则在于根据“民为邦本”的理念,实施“为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