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数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这是数概念的一次重大拓展。分数概念的产生,是人类对数认识的一个飞跃。学生对它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程度,关系到其数感、模型思想等方面的构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从学生本位出发,才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阐述了比较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注意三个方面:找准"比较"前的点、把握"比较"时的度、关注"比较"后的思,对一线教师的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万微 《云南教育》2000,(21):38-39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 112页~ 113页的例 1~例 5,“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第 1~ 5题。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会读写几分之一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   2.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及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平均分”概念基础上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分数各部分的认识和写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小黑板、卡片 ,三张长方形纸 ,一张正方形纸。   学具准备 :彩色笔、三张长…  相似文献   

4.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做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胡宏伟 《湖南教育》2003,(16):51-51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尾我用课件出示了一道题:浪漫而富有爱心的兔妈妈,在三块同样大小的蛋糕上各取了一份蛋糕(如下图),分别递给了兔妈妈的三胞胎孩子小白、小黑与小灰。这三份蛋糕有什么异同?“这三份蛋糕形状不同,却是一样多的。”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答案。“三份蛋糕怎么会是一样多的呢?”由于学习主题的迁移,学生很快用分数知识作出了解释:三份蛋糕各占同样大小的蛋糕的,因此三份蛋糕一样多。对学生的现学现用,我给予了肯定,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系你的经验,你还有其他办法说明三份蛋糕一样多吗?弹性设问,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平均分”概念(片段)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两人将这些纸片分一分。学生同桌合作分纸片。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们俩是怎样分信封里的纸片的?生1:我们两人把所有纸片平均分了,每人一张长方形纸片,二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剩下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人又得到一张三角形纸片。生2:我们两人每人两张正方形纸片,一张三角形纸片,一张圆形纸片。剩下的一张长方形纸片我让给了同桌。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去极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朱志湘 《湖南教育》2001,(20):33-33
教师讲孙悟空和猪八戒分月饼的故事。(讲的过程略)  相似文献   

9.
分数的认识在新知起点教学时常概念单一,学生思维定势。以分数多种概念的相互融合作为多元教学方法,以单位1的多样教学,以及利用数轴图等方法,使学生对分数准确感知,为后续的分数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次磨课,就是一次"历劫",是一次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也是一次合作、反思与教学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分数的再认识"的磨课中,逐步深入概念本质,让课堂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自我走向实际,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一次有力的尝试,解答了教师最常关注的问题:学生对分数有认识吗?学生心中的分数能用文字或图形进行表征吗?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这节课的教学?如何让具有差异的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分数?  相似文献   

12.
活动一:创设情境师:今天我特地请咱们学校食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了一些蛋糕,带到这里请同学们品尝。不过蛋糕的数量不多,一人分一块不够,只能两人吃一块。你能把蛋糕分开吗?(生亲自动手切蛋糕)活动二:建立模型1.认识12。学生分好蛋糕后,请他们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分的。(1)学生首先演示了平均分的情况。教师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吃到多少呢?从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5等数字能不能表示出一块蛋糕的一半?你能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吗?像12这样…  相似文献   

13.
倪芳华 《江苏教育》2005,(5B):39-40
1.多媒体演示。教师创设一个“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情境,悟空提出了3个问题让八戒回答,答对了才允许八戒吃西瓜。  相似文献   

14.
李梅 《教学随笔》2007,(11):11-12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2.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常会将"量"(表示数量)与"率"(表示关系)混合起来教学,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混淆。如遇到"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这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出错,教师往往疲于纠错。为什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呢?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6.
管保建 《广西教育》2013,(17):58-59
数学教学中,比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许多情况下,比较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搭建新旧认知的桥梁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试从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苏教版)教学中创设的三处比较入手,对其魔力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7.
分数是小学阶段复杂、重要的数学概念,但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教学,却出现了学生无法将分数与小数有效衔接的现象。通过从分数的产生、概念构建、拓宽教学维度等方面去思考和实践,有效解决了分数与小数衔接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分数意义教学的多次讨论与争论,对“分数初步认识”的探讨却显得不够.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学生感受了情境却可能没有体会引入分数的必要性;顺利地进行了操作活动却可能没有涉及分数的本质.鉴于表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从多元表征的视角分析这一内容,发现众多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存在过于偏向符号表征、忽视表征的发展层次、忽略表征间的转换与转译等倾向,这些倾向将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埋下潜在障碍.为此,提出应该关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多元表征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阮祥珍 《江苏教育》2006,(2B):35-35
片断一:建立“平均分”概念 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着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两人将这些纸片分一分。  相似文献   

20.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分数与整数有较大的差异,学生掌握分数概念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分数概念教学时,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遵循概念教学的基本规律,定能取得较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