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因此,作为一个中小学语文老师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使其从阅读中获得终生受益的精神力量。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成了值得语文教师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新标准》在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和途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随之形成,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3.
戴小燕 《学苑教育》2012,(23):33-33
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再多的技巧都是多余的,只要带领学生读就行了。这一观点虽然显得有些偏颇,却也道出了“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其倡导并实施十多年来的新教育,主张学生晨读暮诵,其实质也是对阅读的一种认同与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同时阅读也是孩子相伴终身的精神家园。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是以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朱永新先生强调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源。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那么怎样在操作层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笔者试从认知规律的角度。阐述阅读教学六个操作层面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6.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广泛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张超 《教育艺术》2002,(7):54-56
阅读兴趣 ,是语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语文能力、文化素养的培养 ,精神世界的提升 ,便无从谈起。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和人生的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读书的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人 ,而不是浅薄功利的应考工具 ,是语文教育应着力探索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积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我感到自主式阅读才是阅读的本质 ,才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根本途径。自主式阅读 ,也可称为“自然阅读”或“感受式阅读”。其基本理论是 :读者(学生)凭需要兴趣 ,主动、独立地阅读 ,而非被动强迫…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国际阅读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学阶段学生阅读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将来的思想发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读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就是明证。为此,《新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图书和报刊”。但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出现的问题非常严重,作为长期从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是片面注重对段落解析,就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传授大量的相关知识,并不能使小学生真正领会语文的价值。如果课堂阅读仅仅停留在提炼和理解上,这只会使小学生得到简单的知识,并不能让语文阅读转化为内在精神。言传不如身教,要想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老师也应该是一个阅读爱好者,并且享受阅读教学,才能帮助小学生在阅  相似文献   

11.
经典,人类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财富。新教育倡导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引导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浸润经典,在经典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并努力让其成为一项常规性的语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经典的阅读史是民族精神的发育史。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文学阅读是一生经典阅读的基础。各级学校的语文教师或文学教师,又是一个人文学趣味最直接的指导者。如何提高课堂文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续的阅读兴趣,日益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袁蓉 《语文天地》2011,(6):38-41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大使命。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王芳 《现代语文》2004,(12):18-18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一直遵循“以阅读为本位,以读带写”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在于: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而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都是滞后于生活的。这就要求应该以课本为基础又应该跳出课本的藩篱,让语文成为“有源之水”。这样做的结果就需要正确对待阅读。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语文学界普遍认可中小学语文以“阅读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做法,然而实际教学中,中小学语文是以“阅读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主要是阅读材料,阅读文本是构成教材框架的主体,而“听、说、写”处于附加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文本为主线组织的,听、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04,(21):122-123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  相似文献   

17.
编者推荐辞:朱永新说得好:"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无论是从语文素养养成还是精神的完善角度来说,阅读都是"执一御万"的捷径。目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阅览课,但是,阅览课常常是"放羊课",表现为无目标、无计划、无调控、无评价。我们认为,高中三年的自由阅读,应当成为有目标有指导的语文活动。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老师应当勤于导与督,使阅览课有序有法高效。陆锋磊老师的阅览课可谓精心策划,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大阅读量。而加大阅读量就必须以学定教,从繁琐的课堂分析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笔者作为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利用教师的榜样和家长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读书活动,提高阅读能力,让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阅读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能力、文化素养等一切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如何涵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读书”的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人”,而不是有知识没文化、浅薄功利的“应考工具”,应是语文教育着力探索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