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莉 《教师》2010,(12):118-118
音乐活动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能够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为其进入幼儿园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儿童能力发展的规律,节奏比音高更早地被感知的特点,我们积极探讨了在2岁-2.5岁亲子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宝宝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内心感觉,从而让节奏学习始终贯穿了整个亲子活动中,让看似抽象复杂的节奏学习变得生动、易懂又好玩。  相似文献   

2.
亲子音乐活动对宝宝和家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家人了解和扩展宝宝各方面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亲子班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为其进入小班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到节奏能力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3.
方芳 《学前教育》2014,(6):39-41
1岁左右的婴儿听到音乐已能做出一系列的身体动作,如随节奏点头、摇头、拍手等。个别婴儿甚至可以伴随音乐“舞蹈”,跟着音乐叫上一两句。亲子音乐活动多数是家长带着宝宝进行被动感知、身体空间位移,宝宝在与家长的互动中,  相似文献   

4.
活动1 拍拍小皮球(适合2岁~6岁幼儿)活动对象分析2岁~6岁的幼儿,虽然掌握了大多数日常基本动作,但还不够协调,同时他们也喜欢模仿父母或老师的动作。活动通过教孩子随着欢快的音乐学习拍皮球,让孩子体验节奏的感觉,以提高孩子动作的敏捷和协调。活动步骤1.准备一小段音乐(最好是孩子熟悉的,轻松欢快,1/4拍,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2.让孩子熟悉这段音乐,告诉他播放所需的时间。3.父母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双手、单手都可)小皮球,让孩子模仿。4.提高动作难度,如随节奏挪动脚步,向前走,向后走,或和孩子玩接力赛(亲子合作在…  相似文献   

5.
早教Q&A     
Q 怀孕的时候我就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现在宝宝出生了,原来的胎教音乐是否还能用,我是否得另买一些他能听懂的儿童音乐CD了? A 宝宝从出生到3个月是一个可利用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让孩子继续听胎教音乐,可以有效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否则胎教形成的音乐感受力可能会失去。 让这么小的宝宝听音乐不存在“听懂”的问题,应着眼于“熏陶”和“感染”。你可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乐曲或节奏明快的轻音乐,在每天晚上临睡前让音乐陪伴宝宝入眠。  相似文献   

6.
新年历适合年龄:2-3岁和宝宝一起看新年历,让宝宝认识数字。筷子舞适合年龄:2-3岁放一些欢快的音乐给宝宝听,引导宝宝用筷子跟着节拍相互敲打,或手握筷子一头,让筷子的另一头站在地上跟着节拍跳着走。小马得儿驾适合年龄:0-3岁妈妈坐在凳子上,宝宝两腿分开坐在妈妈的腿上,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妈妈跟着音乐节奏抖动双腿,让宝宝感知节奏的同时感受快乐。拜年歌适合年龄:0-3岁过年了,给长辈拜个年拿压岁钱喽!弯弯腰来鞠个躬,双手握拳作个揖。和妈妈一起念儿歌:"过大年,过大年,我给大家拜个年;爷爷好,奶奶好,恭喜大家新年好!"做动作来拜年。  相似文献   

7.
早教在线     
Q儿子8个月了,每当给他放音乐的时候他就非常地安静。这是不是说明我家宝宝很有音乐天赋呢? A婴儿期的宝宝听觉能力的发展迅速且敏锐,他们可以清楚地分辨保姆与母亲声音的不同之处。而音乐更是节奏鲜明的和谐韵律,宝宝能安静下来就表明他在聆听、体验、感受乐曲的种种美好。选择以动物、生活常识等为主题的乐曲给宝宝感受,让他在音乐之旅中感知生活、培养日后学习的兴趣。若您的宝宝确有此灵性,那就请家长小心呵护并在3岁以后选择专业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吧。  相似文献   

8.
张生武 《学周刊C版》2020,(1):179-179
音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音乐节奏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有效地开展音乐节奏活动,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探究了如何在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以期构建出符合中班幼儿身心特点的音乐节奏活动方式,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节奏乐的演奏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倾听和分辨音乐的节奏中,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乐曲的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及儿童发展水平,我们从感受音乐入手,学会倾听,结合语言、动作、体态、声势、图谱、打击乐等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在节奏乐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享受到节奏活动的快乐,感受节奏之美,发展幼儿运用节奏乐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从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泉源,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让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愉快,饱含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乐于学的高昂情绪中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增强节奏感,增强音乐记忆力,提高歌唱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节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缺少节奏的音乐就像缺少躯壳的灵魂。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采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能够从幼儿出发,在幼儿声带发育尚未成熟的时期,引导幼儿通过节奏律动打开音乐学习的大门,理解并初步掌握音乐语言,增强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让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体现出丰富个性和生命活力。文章结合对奥尔夫节奏教学特点的分析,初步探究了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实践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沈瑶珣 《考试周刊》2014,(85):195-196
<正>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就成为幼儿教育音乐活动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何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呢?我选择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作为研究目标,初步探究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一、从寻找声音中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锐性并且让幼儿初步接触节奏。1.在音乐活动中模仿表现节奏,初步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让宝宝在音乐中成长,感受最美丽的世界!朦胧中,是宝与音乐亲密接触,慢慢适应着柔和的音乐环境,舒缓的节奏伴随着宝宝甜甜地入睡,开心地醒来!神奇音乐胎教到出生,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给宝宝营造良好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并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但在音乐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节奏训练与实践活动两分离,从而使音乐课中节奏训练显得枯燥难学,学生兴趣不高。但如果教师能根据内容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效果则会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适合年龄:1.5—3岁活动类型:室内亲子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宝宝体会到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向妈妈表达感谢和爱之情,并以此增进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子之情。  相似文献   

16.
脸上朋友多     
宝宝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探索自身开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这些脸上的神奇之物,不仅是孩子用来探索世界的工具,更是充满趣味的学习内容。让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引领宝宝通过各种方式认识自己的感官,知道五官的功用并悦纳自己的五官,乐于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世界,认知世界。 通过这一个活动,可以发展宝宝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认识自己的五官,了解脸上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发展语言智能,通过跟读儿歌,学习言语发音,感受儿歌的韵律。 倾听音乐,学习跟随音乐节拍做动作,发展音乐智能。 发展身体感官的灵敏性,感受身体游戏的快乐,促进亲子依恋情感。  相似文献   

17.
亲子游戏是3岁以下宝宝的必修课。可是日复一日,重复的游戏很快让宝宝没了激情,妈妈也黔驴技穷了。怎么办?!看看我们为你安排的亲子游戏月计划吧,保你每天都能带给宝宝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18.
王玉群 《教师》2014,(34):92-92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节奏训练是课堂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学生潜在的节奏感,让他们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结合我园早期阅读的特色,我们为亲子园1-3岁的宝宝们建立了“星光宝宝图书借阅中心”,以培养宝宝阅读的兴趣,产生爱书的情感;让宝宝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体验亲情;给予家长亲子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十分浓厚。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节奏练习中,应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发掘生活情境中的节奏,利用音乐游戏、律动、童谣等形式将节奏练习融入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感知体验和表现节奏,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能动性,探索出音乐节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视唱能力,为其终身学习音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