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研究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3名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存在以下问题:科学知识面狭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不强;科学行为较弱。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芮彭年 《中学教育》2003,(11):16-17,39
人文从广义上讲 ,可以包括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精神与物质的财富的全部 ,但就教师的人文素质来说将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反映在教师思想道德、心理素养、思维模式、性格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价值观 ,它是人格成功的前提 ;人文素质的基础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人文素质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取决于教师驾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能力。人文的本义是创造完美的人性 ,教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辩证关系: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互补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科学行为与人文行为相互促进。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依赖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共同积累并融会贯通,大学生内在精神的培育依赖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彰显并彼此相长,大学生规范行为的塑造依赖于科学行为和人文行为的综合平衡并相互促进。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具体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师要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穆传慧老师执教的《圆的再认识》,尤为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培养,真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5.
科学人文教学,指理工科教学必须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科学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在科学与自然的学习、思考与探索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浑沌体,这一浑沌体是个体素质的一体两面,共同构成大学生素质结构。科学人文教学体现了一种科学人文观,包含了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它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且有会通创新精神。科学人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于:科学分化具有合理性,理工科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科学人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由此,提出了大学理工科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取向。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的方法培育科学的精神--大学怎样进行科学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实行科学教育应当重视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形成研究氛围,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准研究状态;同时要在教学内容调整、科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构和问题情境设立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挖掘科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两翼.生物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运用适当的策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必将对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主体构成因素。文章阐释了人文与科学、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剖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就加强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本文依托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从道德、文化、法律、科学、审美、环保等各个方面剖析教师的人文素质,总结教师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延伸性人文素质状况,并分析教师人文素质在意识、知识和行为等不同形态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教师人文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和人文虽然有着不同的特性,但二者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提出了科学人文性教育,以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平衡发展为坐标,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都得到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生存本领域,关收意识和创造品质的跨世纪人才。实施科学人文性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改革,教师素质提高、教育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卢彪 《高教论坛》2005,3(4):21-24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教学的一条主线。科学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错综复杂的结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创新精神教育为中心,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教育为基本点,就能使这门课成为真正的“概论”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化学实验和科学素质的内涵,阐述了化学实验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关系,并结合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有自身特定的批判对象。从批判指向的目标看,科学的批判性表现在四个维度:对生活世界中经验常识的批判,对非科学领域思想观念的批判,对科学自身的批判,对科学技术及其影响的批判。即通过对生活世界中经验常识的批判而获得科学的认识;越出科学领域,对非科学领域的宗教、迷信以及伪科学等方面进行批判而解放人的精神世界;对业已存在的科学概念进行批判从而促进科学的进步或革命;对科学导引下的技术所产生的多重影响进行批判,为科学的发展护航,并为科学的合理性存在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如果一个人只具备科学知识 ,而不懂科学方法 ,没有科学思想 ,就不能说明他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生物学教育要实施科学素质教育 ,必须在上述三个方面全面加以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科学知识 ;科学兴趣 ;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把握规律性就是指把握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包括很多内容,主旨有三个层面:第一,科学的理念.即教育者应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育活动中;第二.科学的精神,指要用科学的内容去教育大学生;第三,科学的方法,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关系。科学理念是根本,科学精神是核心。科学方法是保证。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不仅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以往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问题的界定及其分类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关于科学问题的认知完全匹配。本文从新的角度(三个世界的视角)对科学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科学问题类型进行了新的划分;根据科学问题新的分类标准,重点探讨了紧致性科学问题和扩张性科学问题生成的逻辑机制。同时从逻辑学角度而非心理学角度为科学问题的生成和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定期出版刊物,科技期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科技创新知识和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完成这一功能,科技期刊编辑要具有怀疑的意识、批判的理性、协作的态度、超越的理念等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要体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专业理论是科技档案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条件,而坚持改革是实现科技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科研道德失范,是形成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解放思想、完善科研立法、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环境,增大科研投入力度、优化科研资金投向,加强科学道德观念、优化科技队伍等多方面采取系统对策,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