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徽 《现代教学》2015,(5):77-79
PISA是由OECD主管的一项测量15周岁的学生在语言、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素养的能力测试。PISA的测试工作每三年开展一次,测试范围涉及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在PISA成绩单上,美国阅读成绩500分,低于排名第一的上海56分,科学成绩与上海相差73分,而数学成绩则更惨不忍睹,与上海拉开有113分,甚至低于OECD的平均分。于是,美国破天荒地开始关心那些在PISA测验中表现卓越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传统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2012测评结果报告》,结果显示,在三个测评领域亚洲国家都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34个OECD成员国和31个伙伴国及经济体参与了PISA2012测评,代表全世界超过80%的经济体,有51万名15岁学生参与了数学、阅读与科学素养测试,代表全球2800万15岁学生。2012年的测评的重点分析项目是数学。中国上海的学生延续2009年领头羊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杨海燕 《教育文汇》2008,(11):21-22
在PISA2006(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芬兰又一次夺得桂冠,而在此前的PISA2000、PISA2003测试中,芬兰已经两次蝉联第一。据统计,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优秀率达94%,有“奇迹教育”之称。从PISA2000、PISA2003到PISA2006,芬兰先后经历了对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侧重点的考查。PISA2006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4.
PISA2012的测试成绩于2013年12月公布,继PISA2009之后,上海学生的成绩再次夺冠。这一方面体现了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了解了国际先进的评价理念、技术和方法。对于PUSA中表现出的国际先进评价理念、技术和方法,一线教师要如何学习和吸收,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昵?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和PISA2012各领域测试项目负责人来解读PISA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及PISA对上海课程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PISA最新关注:谁是逃学者OECD2014年最新一期《PISA关注》(第35期)题目为《谁是逃学者?》,特别对准那些处于儿童与成人之间不确定领域的青少年,探讨这个人群的旷课及逃学现状。参加2012PISA测试的学生被要求报告在参加测试前两周,没有获得批准而旷课或逃学的次数。重要结果如下。在OECD成员国,有18%的学生参加2012PISA测试前两周,至少旷课一次,同期,15%学生至少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2012测评结果报告》,结果显示,在三个测评领域亚洲国家都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一、全世界对PISA的反应许多有关OECD今年发布的PISA结果的媒体报道都关注亚洲学生如何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但是,OECD全球学生成绩评估的固定追随者的脑海中却在想另外一件事:芬兰到哪里去了?他们不是唯一感到困惑的人。芬兰著名媒体——Finnbay叹息:芬兰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8.
学力测验成绩、教育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三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在这里,如何看待学力测验,特别是国际学力测验,就是一个试金石。小而言之,PISA的成绩并不能反映一个学生的全部发展。大而言之,多年来的PISA测验还显示了一个事实:PISA学力不等于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9.
正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12月3日报道,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2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结果于周二发布。2012年PISA结果显示,与其他64个国家和地区相比,美国学生的阅读素养略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科学素养处于中等水平,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芬兰基础教育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2000年、2003年和2006年PISA成绩名列榜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另外,芬兰学生的成绩还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其PISA成绩最高和最低的差距,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不同语言群体的成绩差距在PISA成员国和地区中是最小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事实清楚地展现了芬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高度平等性。而芬兰学生的每周学习时间却明显低于OECD成员国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其教育资金投入仅为OECD成员国和地区的平均水平。笔者认为,这种“奇迹教育”的“秘方”主要归因于以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14,(2):F0004-F0004
上海在PISA国际测试中成绩优异,数学成绩遥遥领先,这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高兴,并且增加了我们的自信.不过,PISA成绩只能反映教育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方面的成就,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做人、做事、合作、牛存等方面是否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理由自信,因为上海教育的课改方向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上海教育的战略布局是推进学校均衡发展的,上海教育的现代化是体现世界水平的,尽管还存在应试教育、择校现象、缺乏创新等问题。在2012年PISA成绩公布的前一天,上海各大媒体都对PISA项目进行了广泛报道,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上海这次肯定成绩不凡。果然,第二天传来捷报,上海学生再次问鼎。各大媒体再次予以关注,在头版醒目位置给予详细报道。2009年,上海学生第一次参加PISA测试就获得三个项目的第一名,当时上海媒体和教育界  相似文献   

13.
PISA知多少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公布(见2013年12月4日新华网报道),上海又一次甲冠天下,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主要评估项目中蝉联冠军。在此次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阅读素养平均成绩为570分,科学素养平均成绩为580分,均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并且,较2009年的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关注第一背后的潜在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艳 《上海教育》2010,(24):41-41
2009年的PISA评估结果,上海学生各项测试的平均成绩均排名第一,引起PISA参与国和地区的极大兴趣。经济发达的参与国再一次对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质量产出正相关的观点提出质疑。而上海的这些成绩也再一次证明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斌 《课外阅读》2012,(6):36-37
两年前,上海5000多名15岁的学生参加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的测试,并取得了第一的成绩。近日,在北京大学附中的一场小规模交流会上,PISA的创始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  相似文献   

16.
一、PISA2009上海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表现上海学生在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中的平均成绩为556分(OECD平均为493分),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拔得头筹确实可喜,但我们应理性看待测试结果.学会从一些数据背后发现问题,并寻求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抓手。  相似文献   

17.
PISA2012(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上海学生再传捷报。PISA2012的主测领域是数学,上海学生的数学表现平均成绩为613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一,86.8%的学生达到或超过OECD的平均成绩494分,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许多教育专家对上海学生连续两届的PISA成绩第一名原因给出了不同角度的诠释,也激发了上海广大基层教师的思考:上海数学PISA成绩第一名是偶然还是必然?以后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为此,本人仅从数学学科评价的视角出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据经合组织网站2012年7月28日报道,经合组织近日发布了PISA的第18份专题报告——《如果学校提供课外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会更高?》该报告根据2006年PISA测试的数据撰写而成,展现了各国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科技活动与学生科学测试成绩的关系。从调查数据来看,各学校的课外科技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20.
庄珏 《上海教育》2014,(8):15-15
在PISA2012中,英国数学、科学和阅读成绩分别排在26、20、23名,与其现代教育起源地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