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8年以来,五届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东盟周")在贵州成功举办。"东盟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高层论坛,又有学生文体活动,还有学术交流。五届"东盟周"期间,各承办和协办单位举办了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大学校际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暨国际学生流动论坛、中国—东盟高校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中国与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间已分别建立了外交当局双边定期磋商制度和高级官员磋商制度。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全面友好合作的新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60年年代到70年代前半期,中国与东盟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与东盟国家基本处于冷战状态。(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有较大发展。(3)90年代,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友好合作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3.
东盟拥有10个成员国,人口5.12亿,总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3亿。 2001年,东盟国家GDP为5512亿美元,只及我国95933亿元人民币的一半,占世界GDP总量的1.7%。 2002年,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高达547.7亿美元;今年头4个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为22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1%。东盟位居日本、美国、欧盟与香港地区之后,是中国第5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行,东盟口译人才需求量增大,而东盟国家英语语音变体给东盟口译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东盟国家英语语音变体特点,旨在寻找有效的途径避免语音变体带来的口译障碍,从而更好地培养广西东盟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8,(9):87-88
7月26日,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来自东盟国家和澳大利亚的33所国外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等14个机构以及国内多家高校参加了本次活动。“交流周”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高教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和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文章考察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认为促进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动因是地 理及历史因素形成的理念认同、不断完善的组织机制、定期检查评估制度;阻碍东盟高等教育一体 化的因素为失衡的区域高等教育、残缺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参差不齐的大学自治进程。在“一 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对推动我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及建设区域大学联盟具 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1月1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东盟北京委员会主办。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相关负责人、中国与东盟合作成功企业的代表、东盟国家在华商会以及有关行业商业协会和企业等相关人士与会。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达成了一系列增进合作的共识,通过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连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东盟国家间学生流动,推动东盟地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东盟大学联盟参照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开发出东盟学分转换系统.本文在回顾东盟学分转换系统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关键构成元素、操作流程和组织架构,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尽管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东盟学分转换系统依然以其透明度高、兼容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吸引了东盟大学联盟成员高校的广泛参与.未来,该系统将在东盟的持续关注下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从而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华侨华人因素、文化和价值观因素、领土争端因素、东盟某些内部运行机制因素、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化解这些不利因素,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成为许多人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上连成一片,自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发表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取得全面、深入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2002年,双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03年10月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建议发起的。从2004年起,博览会将于每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举行。这是中国为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而采取的又一项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2.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东盟国家是我国友好近邻,与我国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东盟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1991年,中国与东盟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近些年来,中国一东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迅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附:中国与东盟关系时间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跨国投资动机理论,建立了由山东-东盟商品贸易区位比较优势系数、东盟国家商品贸易进出口份额、东盟国家劳动资源禀赋得分,以及山东在中国范围内的商品贸易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系数组成的山东-东盟投资合作模式判定指标体系,确定了山东对东盟投资合作模式及商品与国家组合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14.
一、东盟大学联盟建立的背景 东盟大学联盟(ASEAN University Network,AUN)成立于1995年。1967年8月,东南亚联盟(简称东盟)在泰国成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5个东南亚国家一致通过了《东盟宣言》,旨在通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东盟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东盟各国教育情况及我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解东盟教育发展情况对于借鉴东盟教育发展经验,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推进我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一、东盟各国的教育情况综述东盟各国人口识字率比例高,男女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同样的尊重,近几年教育总体发展较快。东盟国家因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民族构成及历史发展水平等原因,教育发展差异较大。依据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教育毛入学率等多项指标,可以将东盟教育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发达国家,有新加坡、泰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第二层次是教育中等发达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第三层次是教育欠发达国家,有老挝、柬埔寨。新加坡教育系统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学后教育以及大学教育。它的教育制度既具有西方教育体系特征,又具有浓厚的东方教育色彩。一方面,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在原英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与完善的,因此它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相通;另一方面,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占大多数的国家,所以它的教育又具有浓厚的东方教育色彩。新加坡在教育的开放度方面是东盟国家中开放得最彻底、效果最好的。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实行的是双语教学,国民...  相似文献   

16.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存在着许多不能用现行制度快速解决的经济争端;1996年东盟国家签订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议定书》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现行法律体制的落后大大阻碍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东盟经济合作布满荆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借鉴其他国际性与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完善与修订现行的争端协议、使用法律手段解决争端是根本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CAFTA 建成以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的贸易和投资都有所增加。中国对东盟的 FDI 在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日渐扩大的情况下,留学生班级管理作为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一环,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拟通过分析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的特点,剖析东盟留学生的班级管理现状,探索出适合广西高校的东盟留学生班级管理策略,以期促进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9月17日,由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市开幕。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发贺信。本届交流周以"开放创新"与"务实合作"为主题,力求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迄今为止,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东盟国  相似文献   

20.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遭受这场灾难的国家认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在经济上交往频繁,在推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双方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问的经济合作,深化我国与东盟闻的友好往来,在此对我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双方的经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