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的理学家朱熹非常重视审美教育对于成人的重要性,他从他的哲学目的论出发把审美教育作为手段,"人文化成"是其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这种目的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乐以养心,以养性情;第二,乐以育人,使之成才;第三,乐以厚俗,上下合同。这样从个体到群体,从内到外,从小到大,层层深入地达到儒家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倩 《教育教学论坛》2014,(35):270+259
怀特海所阐发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又新颖,他的教育思想中最具活力和启发意义的是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对于当代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仍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本文从怀特海论教育目的、教育的节奏及课程设置三方面教育理念来探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目的观被界定为教育无目的论.要弄清楚他的教育无目的论需要首先研究教育目的,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杜威认为教育是无目的的,显然不合情理,因为他的教育哲学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就是他教育目的论的最大明证,杜威对民主主义社会的无限热爱表现在他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为了论述如何为这样的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杜威在他的众多著作中的确也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由此可以看出,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具有二重性,这里对此试做论述.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由人类意志主观外在地决定的.杜威反对传统的从结果层面论证教育目的的观点,他以过程为切入点,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本文详细论述了牡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阐述了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强调基于儿童现有条件,制定可能达到的目标,其实质是对于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纠正,具有情境性和适切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征。在正确理解杜威教育目的论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基础上,从学前、小学、中学等三个阶段阐述其对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善用生活情境,培养学前儿童自主能力;尊重个体兴趣,发展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建设民主家庭,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徐瑶 《家教世界》2013,(4):204-205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论思想对我国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从个体发展差异性、社会发展趋势、社会时局三个层面阐述了教育目的论的特征。对当代德育实践的启示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要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锻炼被教育者;要形成多方合力进行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哲学基础到教育思想再到现实观照的逻辑,从康德人学思想中“人为自然立法”的认识论、“人为自身立法”的德性论和“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康德教育论述中的感官训练、道德教育、尊重儿童等内容所蕴含的有关人的认识能力、道德准则、存在本质等方面的人学观念,并进而揭示其人学与教育思想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康德教育论述的逻辑架构展现了他从认识论到德性论再到目的论的人学思考逻辑;另一方面,康德教育论述的思想内涵也处处与他对人的认识和理解相关联。对康德人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诠释不仅有助于一线教师理解我国许多教育论述之哲学基础,还可为当今的“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等教育研究和改革路径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怎样看待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也许是历来人们在杜威研究中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说杜威是“教育无目的”论者;有人说他是“既无目的,又有目的”;还有人说他“无目的是假,有目的是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上述评价孰是孰非?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与把握杜威的教育目的论?笔者拟对这个问题作点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目的观被界定为教育无目的论。要弄清楚他的教育无目的论需要首先研究教育目的,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而庞大。在批判外在目的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即生长、生活及经验的不断改造。文章从教育无目的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教育无目的论的特点,并进一步阐释了它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而庞大。在批判外在目的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即生长、生活及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文章从教育无目的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教育无目的论的特点,并进一步阐释了它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论,邓小平提出了"四有"新人论,江泽民提出了"四个统一"论.认真学习和比较研究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教育目的论,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课程美学研究经历了三种水平:即内容层面的"陶冶论"水平、方法层面的"技艺论"水平与目标层面的"目的论"水平.未来体育课程美学的研究将实现四个转变:一、体育课程对美学的借鉴将走向"世界观"水平;二、体育课程审美的价值研究将走向"生存论"范式;三、体育课程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将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走向审美过程;四审美性体育课程的创造将关注学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学对于康德《判断力批判》目的论美学的意义关注比较少。康德目的论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至少有这样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它体现了美学研究从以神为最后目的到以人为最后目的的转向,表现出美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二是体现出某种从知识至上到知识批判的现代立场,对西方现代非理性色彩的美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威明确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其著名的兴趣学说密切相关。他认为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其本身,而反对过于强调附加在教育自身之外的目的。杜威将儿童兴趣与教育目的联系起来,认为教育目的含有个人关心和热切注意的态度,不仅“遵循自然的教育目的,意思就是注意儿童爱好和兴趣的起源、增长和衰退”,而且教学“这种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或对他有兴趣”。这与赫尔巴特培养“多方面兴趣”的教学目的论以及现当代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感态度”目标遥相呼应,体现了现代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共通性,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并正确把握以兴趣为取向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思想史上,有关教育目的的讨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无目的论三种分析路径。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它区分为人性发展目的论和幸福至上目的论。功能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人自身,而在于教育人所能实现的外在价值,它有可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实现政治整合、经济发展或社会公平等等。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在教育之外没有其它目的。尽管这三种分析路径的差异甚大,但它们是可以融通的,其共同指向都应该是“培养完善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评价存在着两个误区。其一认为杜威反对外烁的教育目的,因为杜威否认"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其二,认为杜威的理论是人本主义的,因为他强调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杜威的哲学观和社会观入手,重新对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思想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对学术界有关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主张的认识和评价再检讨。  相似文献   

19.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是摒弃乃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使教育与社会环境相隔离。(2)…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育,这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亚里士多德基于实践哲学,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教育是一种"实践":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教育追求善的活动;从辨析的角度看,教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从功能论的角度看,教育是使灵魂的理性功能充分发挥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