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D村D氏家族的葬俗仪式的研究,认为葬礼中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无论是死者、孝子,还是客人都经历了"过渡礼仪模式"的分隔、边缘、聚合三阶段,在运用"过渡礼仪模式"进行葬俗仪式的结构分析时,不能把整个葬俗仪式看做铁板一块,应注意其仪式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运用人类学家范.根纳普的"通过仪式"理论,从分离、过渡和融合的三段式视角,对贵阳市城郊刘氏家族的一场丧葬仪式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研究,再现了汉族社会丧葬仪式的整个过程。文章以此个案揭示汉族社会对丧葬仪式的郑重处理,实质是对生的执着追求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3.
农耕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具象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融合各种文化、各类宗教为一体,逐步形成的耕作仪式,既是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忠实记录,又是农业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以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路家台村四种农耕仪式作一解读,以期揭示农耕仪式中所蕴含的丰厚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圣纪节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节日之一,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本文通过对撒拉族圣纪节仪式过程的实录、仪式音乐形态以及仪式音乐文化的分析,解读宗教仪式对撒拉族民众精神的影响,使我们对撒拉族文化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研究宗教旨在探究人类文化,而在宗教文化系统中,宗教行为即仪式极为重要。度戒作为瑶族重要宗教文化又超越其宗教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厚重的民族文化使命,借助这一制度性仪式给即将走上社会的男子灌输传统道德、社会责任、生活礼仪和文化教育,富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度戒仪式本质上合理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春联、门神是春节文化符号中源远流长、寓意丰富的民俗事项。过年贴春联、门神在我国已经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必不可少的仪式。春联也叫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春联源于桃符,桃符上的门神是用来驱鬼辟邪的,门神和春联配套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门神主要用于营造喜庆祈年的氛围。春联、门神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活的状况,而且还蕴含着民族精神发展历程,同时在有意无意间成为当代人们亲近传统文化的纽带。春联、门神作为春节仪式中民俗事项的典型表征,相辅相成、寓意丰富,构成一道亮丽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对于地处滇西、滇南的各民族来说,山神信仰在其文化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丽窑镇大篙村汉族人们为研究主体,以其至今还保存的较为完整的祭山神仪式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对其仪式形成原因、仪式过程、文化解析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以期达到凸显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识和展现当地人独特的心灵图式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普洱边疆少数民族春节的集体“拜年”场景中,指出其仪式活动与“普洱民族团结盟誓”的话语同构,通过对其内在的文化心理的分析,指出春节“拜年”仪式对建构边疆和谐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民间信仰得以表达与传播的一种有效载体,而文学如何围绕民间信仰这一主体进行表述,从《闽都别记》和陈靖姑信仰的互为渗透与缠绕中可以得到一定的验证,这也是《闽都别记》存在至今的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分析法从目标表述可操作性的角度对新《标准》实施背景下的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表述进行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分类依据"四维"比例低、目标表述可操作性不够、目标表述与新《标准》衔接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编制以依据"四维"为标准、目标表述以可操作为准则和目标以发展体质为基本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瑶族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然而,这个民族却依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度戒",在民族历史进程中没有因为不断迁居而解体,反而保持了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维系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入手,透过仪式的象征秩序和象征意义,能够揭示出仪式与少数民族集体记忆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体现高校典礼仪式对参与其中的学生的集体主义的教育、自我心灵的洗涤、个人情感的升华、价值观念的提升作用,文章根据特纳仪式三阶段理论,对高校学生干部任职仪式中分离期、阈限期、聚合期进行了分析,并对特纳仪式理念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任职仪式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村历来重视丧葬活动,在殡、葬、祭等丧葬活动中,有各式各样的丧葬仪式。丧葬仪式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是体面地安葬逝者,体现人的价值;二是保存了传统的民族风俗文化,教育教化村民,促进个人成长;三是加强村民的沟通与交流,增强村庄凝聚力;四是整合村庄资源,促进村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中韩节日文化的异同,以同源节日春节为例,从春节的源起、春节的习俗两方面展现了中韩春节文化,探讨了中韩两国农耕文明下的春节历史文化意义及春节礼俗的相似之处,从中韩春节习俗、春节服饰文化、春节风俗活动等方面比较了中韩国两国春节的差异,总结了中韩春节传统文化的变迁趋势:传统祭祖方式弱化、拜年方式多元化、饮食服饰简单化、风俗活动减少等,春节被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纪念日体系建构是一种仪式化传播,它能将城市过去的信念和市民的正常面貌保存、保持下来,传递社会记忆,传承民族精神。带有象征意义、记忆功能和观念传播的城市纪念日体系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仪式类型,既能让市民在重温历史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能在建立城市标签的同时突出城市特色,从而让人们记住这个城市。文章从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以哈尔滨城市纪念日体系为示例,探析城市纪念日体系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及建构路径,以期推动城市纪念日体系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春节娱乐活动进行了深入改造,并积极利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推广,收到了良好的动员效果。在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并非完全与乡村旧有文化传统决裂,而是通过巧妙地植入革命元素,构建起别具特色的根据地文化,进而增强政治认同。改造后的春节娱乐活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遣,而是农民接受政治教育、理解革命话语的渠道,是他们表达政治意愿、参加抗日战争的途径。这种新变化不仅赋予了民间艺术特殊的时代使命,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徽州丧葬仪式音乐的用乐程式与其信仰观念和仪式行为密切相关.它的用乐程式既有"一词多曲、一曲多用"固定因素,也有根据具体仪式过程而灵活随机选择曲牌种类的非固定因素.文章选取歙县岔口镇丧葬仪式音乐作为田野个案,结合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的研究理论来剖析徽州丧葬仪式音乐功能与作用,通过研究丧葬事项和音乐事项、...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来,华北农村春节民俗与农村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20世纪30-40年代,农民难以度过年关,却异常重视敬神、祭祖,反映出当时农村经济的破败及人们的无奈与企盼;50年代初期的春节习俗新旧交织,体现了社会的急剧变革;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社会泛政治化、革命话语充斥生活的年代,传统春节习俗退出了乡村社会;而近几年,农村春节年味淡化,正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新一代农民生存方式、思想观念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女性在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进行着不懈的精神探索,不断思考并建构着属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她们关注女性自身,致力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对民族、家族与性别的关注与个人生命体验胶合在一起,并自觉地将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的建构与交融。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的小说创作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鄂西土家族春节期间的饮食文化为核心,从对土家族饮食文化的概况和形成因素出发,对春节特色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阐明食物作为特殊民俗符号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象征意义。从土家族大年三十团年饭上的祭祀仪式、进食仪式和饮食禁忌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食物通过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完成象征意蕴的表达,强调饮食民俗的文化功能,健康优秀的饮食文化应该得到保留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