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在分析中英文泉州旅游文本不同点的基础上,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取变译手段,以达到泉州旅游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向游客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还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寻求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分析了香溪洞景点介绍汉英翻译文本在语用、文化、语言三方面的翻译失误,提出应采用意译、归化和交际等翻译策略,以减少旅游翻译文本在传递源语文化过程中的翻译失误,提高旅游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向游客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还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寻求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思思 《大学教育》2018,(12):115-118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助推泉州旅游业的发展。英语导游词的规范是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一环。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泉州申遗景点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导游词的翻译策略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在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译者要选择具有经济价值和独特旅游文化信息的内容进行翻译,同时,应以文化为取向。译者可进行创造性翻译,且要以宣传符合规范的译法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一种有预期目的和功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策略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提出旅游文本翻译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并举例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的文化化,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容,使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更多地具有了文化功能.因此,在翻译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时,必须翻译出其中的文化特色,展示异域文化的多样性.要实现此目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异化,而不是归化,就成为首选的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的翻译策略能使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在译文中呈现出来,而归化的翻译则会抹杀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但异化的翻译毕竟是"陌生化"的翻译,目的语读者对这种"陌生"的文化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理解,所以在必要情况下,对"陌生化"的翻译要进行必要的阐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旅游景点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栾兴正 《英语广场》2022,(21):15-18
旅游文本指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宣传介绍及公共标识语等文本信息。作为连接景区与游客之间的纽带,旅游文本有助于宣传旅游信息,传播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做好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对于推动文化交流、吸引海外旅游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分析天津市五大道景区英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旅游翻译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为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指导,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实现与原文本同样的功能。汉英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在目的语读者中存在较大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侯迎慧 《天中学刊》2011,26(4):84-86
旅游资料是海外游客了解旅游信息、感知异域文化的一扇窗口,其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跨文化语境旅游文本翻译中可以采用删减低值信息、补偿文化缺省、遵从译语规范、归化异化结合等策略,以期提高跨文化语境中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