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课摘记     
初中语文第四册中《青纱帐——甘蔗林》一诗的开头,《教参》说“用了两个反问句,且衬以两句相答”。这前一句讲对了,但后一句却是错的。一、三两个反诘句,是用疑问代词“怎”加否定副词“不”,表示肯定语气,说明思念之必然。故反问是不必回答的。《教参》所说的“两句相答”,实际是诗人以呼唤和拟人手法写情的抒情句。  相似文献   

2.
《威尼斯的小艇》是五年制小语七册体现“分辨事物与联想”这个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备课时,建议教师领会课文潜在的五种叙述方法。 (一)解题法。第一段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解释“威尼斯”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课文告诉我们,“威尼斯”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讲到这里,教师要运用地图介绍一下威尼斯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学生对威尼斯这一抽象名词的理解。第二句则是通过“重要”和“等于”两个关键词点出了小艇的作用以及“水上城市”的得名缘由。这两句互为因果,内在关系甚为密切。可见,这一段的叙述是起解题作用的,故名曰“解题法”。  相似文献   

3.
备教《少年中国说》一文,发现其中几处标点有误,提出一议。 (一)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这是一组排句,各分句结构相同。“惟多忧也,故灰心”,句中用有逗号,以此类推,以下各句亦当在“也”字后面用逗号断开。而下面句子中间并未断开,所以这一句中间是不必加一逗号的。同时,这组排句的分句一般只作一顿,独此句作两顿,这就使整齐的结构受到破坏。另外,在这组排句前还有相似的一组:“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  相似文献   

4.
北京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用及同版教材全解对《李寄》文中“故不得祸”一句的解释分别是:“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及“照样得不到保佑”。看来,教用和全解中把“故”释为“仍旧”及“照样”,把“祸”释为“制止危害”及“保佑”了。这里,“仍旧”和“照样”义同为“跟原来一样”;而“制止危害”即为“无危害”,亦即“无祸”,如得“保佑”一般,二者意思也大致相同。可见,上面两种解释如出一辄,少有出入。我认为这样解释不妥。首先,联系前句,因有“祭以牛羊”故,才有“不得  相似文献   

5.
一傅庚生先生《杜诗析疑》认为:“《新婚别》通篇是用初嫁新妇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下的。但开头的四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样的话语,不类新妇的口吻,只能作为比兴诗的引子读。”言其发端两句为“比兴”,  相似文献   

6.
一、话题统一即一个语言单元只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所有的句子都必须为这一话题服务。如全国卷Ⅱ(2005年高考试题,下同)第18题。该题选取的语言单元共由6个句子组成。陈述的主体是“我(你)”,客体是“星星”,其中第5句中“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作为一个比喻的喻体,其本体是②“在这里看星星……”,两句紧连在一起,用“仿佛”作喻词构成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①③两句作为一个语言单元的局部,陈述主体是“星星(它们)”,根据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可以确定,句③在前,句①在后,故该题句子的正确顺序是:③①②。二、语意照应即指在一个…  相似文献   

7.
《苏式传》记叙苏式“自刺”后被抢救,其中有“蹈其背以出血”一句,许多注释本将句中关键的一个词“蹈”释为“用手轻轻拍打”,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而教材将“蹈”作“踩”字讲,虽改手为脚了,但是不贴切。笔者认为卫律叫来和医生是用“踩法”抢救苏式的。“踩法(又名脚踩法、踩跷法等)是一种用脚推拿的方法。它根据人体经络穴位在全身的分布,以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中“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一节,课本的注释是: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没法解释清楚。我们从古代汉语语法和文学原理两个方面考查就可以读懂,而且“说有”两句妙不可言,妙就妙在“失实”本为更真实——文字的“失实”原来是服从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的,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过去我们认为的“瑕疵”原来正是此节诗的闪光点。其理由如下。一、从语法角度看。此节诗省略多,按语法省略规则,有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两种。承前省略的是“说有”、“云有”、“直说”三处,均省略了主语“丞”,这分别是承前句“寻遣丞请还”和“遣丞为媒人”两句中的宾语“丞”而省略的,是前句的宾语作后句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本《察今》-文,用了28个“法”字。用作名词,当法令制度讲的,有20个,容易理解,注解无误。8个用作动词,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其不可得而法”、“胡可得而法”、“犹若不可得而法”、“犹若不可法”、“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而法之”、“而法其所以为法”。最后-句的“法”译为-般动词,“取法”,注解准确。前七句的“法”,都应是意动用法,可分两种情况,-、六、七三句带宾语,二、三、四、五句不带宾语。在这七句中,头两句教材作了注解。第-句“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注为“前-个法字是动词,取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究竟什么是意象思维?严格地说,它指的是诗人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将既已获得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为审美意象的活动过程。为简要说明起见,姑且用两句话来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一句叫“运意成象”,再一句叫“观物取象”,后者从属于前者,故总体上仍当以“运意成象”为标志。“运意成象”的前提,自当是有“意”可运,也就是有诗人真切的情意体验在,需要借托物象加以展现。  相似文献   

11.
清人刘熙载说:“太白诗虽若界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诗概》)《早发白帝城》(第五册35课)“文势奔放,如飞电过隙,骏马注坡”(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然而,“放言实是法言”,对比即是其中一法。全诗仅四句二十八个字,我们却能找出四、五组对比来。“朝辞白帝彩云间”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对比。这是出句与对句之对,由两组两两相对的词语组成。其一是“辞白帝”与“还”“江陵”一对动作;其二是“朝”与“一日”一对时间。这里,实际上是点化典故“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这两句已将舟行迅速之意写尽”。(《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中有下列两个句子;(1)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未之谓也。(《梁惠王下》)(2)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告子下》)我们认为这两句中谓语的句法格式“谓……之谓”是一种杂揉句式,是“谓……”与“……之谓”两种句法格式的杂揉。例(1)应当是下列两个句子的杂揉:{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也。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例(2)应该是下列两句的杂揉:  相似文献   

13.
〔考点提示〕句式,通常指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与书面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仿用句式即仿照例句造新句,实质是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仿用修辞格为主,一是以仿用句式或语气为主。常要求句式一致,即“形”似;内容吻合,即“神”似。变换句式是“同义句”的…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2003年第一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入选了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课本对“外户”有注释,但本人似觉不妥,现提出来商榷。该文末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课本第179页对“外户”和“闭”的注释:“⑦[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⑧[闭]用门闩插门。”若按这两个注解来疏通“故外户而不闭”,就会明显发现句意前后矛盾,与原句本意相悖。焦点集中在对“外户”的理解。其实,这里“外户”中的“外”并不作状语用,“户”也不作动词用。“外户”就是指“最外面的门”,即“大门”。疑点解决,整句意思便通畅:…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墨辩》为入途,以论辩,言辞,“故”“实”为次序论求墨子之文而明其论辩之法式,言辞之特色与知,用之指向,是其之异于庄,孟文章之所以然:墨文以“出故”为的,以明理为任,以类推为法,以“辟”,“侔”“援”,“推”,“止”为式,论辩精切而说理谨严,而“辞以故生”,文以理构,辞意精审,句法整练,论旨明确,首尾一贯,尾次相属,照应周至,比次辞句,反复叠用,其文“争彼”“出故”而指向知,用之域,固不在儒者之“理想”与道家之“超越”也。  相似文献   

16.
解析:B。本题有两句话,第一句意为“我们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感到自豪”。可见第一空应填名词,且用复数形式。第二句意为“我们已成功地开发了这种产品”,应填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故可判断出B项正确。  相似文献   

17.
可/以≠可以     
《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一句,课本注释为:“可以治愈大风……(等恶疾)”。“可以”的注释欠妥。此句中的“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以”译做“用”或“拿”,介词。在“以”的后面可补出个代词“之”,即:“可以(之)已大风“……”。这样,“以”同“之构成了介宾词组,做“已”的状语。从上下文意来看,这样译也是通畅合理的。上文一句是“然得而腊之以为饵”,那么,做成药饵干什么呢?这是下文要做答的,而下句恰好与上句呼应,使得文气贯通。为了不致同双音词混淆,在读法上要在两个单音词间做一短暂停顿,把“可”做为上读,把“以”做为下读,以示区别,因此说:  相似文献   

18.
周启 《语文天地》2011,(12):47-4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课文中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 一、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对该句“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笔者认为此说不妥。如果“用”是表原因的介词,那么前后两部分就有因果关系,而此句明显没有因果关系。那么,此句中“用”作何解释呢?笔者认为此句的“用”作动词,意思是“采用”,  相似文献   

19.
有个笑话说,古代一个文人进京参加殿试,试题为《翁仲》.阮翁仲是秦始皇派征匈奴的勇将,死后为他铸铜像于咸阳宫外,以兹纪念。故后人称铜像、石像或墓前石人为“翁仲”。该生不知这个典故,以为“翁仲”是“仲翁”(一个姓仲或名仲的老者)之误,于是通篇文章皆写“仲翁”。主考官阅卷后哭笑不得,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了四句批语:“翁仲缘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功。从今不许入林翰,罚汝山东作判通!”这四句批语,每一句的后两字都是颠倒用的。“判通”应为”通判”,是古代州府下属的一种小官。这个笑话意在嘲讽那些自作聪明,随意颠倒语言词素顺序的人。遗憾的是,我们现  相似文献   

20.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先请看一组句子: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3.刘豫州虽败于长坂……——《赤壁之战》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6.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第1、3、5句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第2、4、6句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是蔺相如对门客的自谦之词,只有译为“虽然”才能切合语境。再如“故余虽愚,率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愚”是宋濂对马生自谦,当然要译为“虽然”了。表述对象为他人,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与歌颂的,取“即使”意。如第2句,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美和歌颂。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不能察”是对曹刿的高度评价与赞美“,虽”当译为“即使”。区分依据之二:事实存在与否。表示事实,或事实已经发生的取“虽然”意。如第3句,刘豫州长坂之败已经发生了,当然应译为“虽然”了。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