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针对2007年修订再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成果贯穿于教材始终,在对新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初步探索出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2.
2013年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进展。但存在着内容与体系结构缺陷,影响教材内容体系的科学化及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从大学生人生伦理视角,以大学生人生历程所发生的伦理关系及思想行为规范为主线,围绕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人生历程中与自我、社会及自然所发生的各种伦理关系,认知与处理规范(道德、法治等方面),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结构与内容框架,并建议将教材名称修改为《思想道德与法治修养》。  相似文献   

3.
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针对大学新生所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干,把过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针对性和思维性。在教材的内容上通俗易懂,与当前社会和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也融合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话题式"教学法,可以是一个问题,可以是一种现象,还可以  相似文献   

4.
中宣部、教育部于2006年7月1—8日联合在京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这次会议是为了更广泛深入地征求第一线教师对正在送中央审定的这门课程教材的意见,同时也使任课教师尽早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理论局局长路建平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罗国杰教授介绍了新教材的总体情况,首席专家吴潜涛、陈秉公、唐凯麟,主要成员陈大文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部、教育部把过去分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这种整合的合理性在于道德和法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都是社会行为规范,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与"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入门课".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统一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高职院校教师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把握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线、讲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今年秋季,全国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将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对2006级新生首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前这门课程的教材正在送中央审定。为更广泛深入地征求第一线教师的意见,同时也使任课教师尽早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于2006年7月2—8日在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7月2日上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主持了会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中…  相似文献   

8.
新版《思想到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较大幅度修订法律部分内容,对《基础》课教学团队中非法学专业背景或者未深入接触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师产生了较大的挑战,本文拟分析这些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是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要开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高校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关课程之间关系、与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的系统性与凸显问题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海德格尔在接受老庄“道”的思想的某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的“此在在世”的存在论命题,指出它超越了西方“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传统;同时指出这一命题又反过来对中国当代哲学美学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由此论证了中西文化对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贡献给人类历史的一部集成式的美学理论专著,刨立了以“境界说”为核心的美学理论。“境界说”是中西美学思想继承、融合与发展的结果,它主要运用西方的一些科学文学观念和新的思维方法,同时结合中国具体的文学创作实际,因而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和“四条线索”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高教发展的趋势以及湛江师范学院的改革实践,只有深入领会“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三个代表”思想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浅论谢榛《四溟诗话》"诗的含糊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大量的千古名句具有一种朦胧的意境,诗歌理论中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谢榛论诗,以含糊为美。以“妙在含糊”理论为基点,围绕这一理论,分析诗歌鉴赏如何“以含糊为美”,以及达到这一标准的具体的诗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发展演变中的永恒主题,对高校确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指导观意义重大,并就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理论程序是:(一)认为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理论体系主要由“天才说”、“游戏说”、“苦痛说”、“古雅说”、“境界说”等五大理论层面构成,其中“天才说”和“游戏说”则是王国维关于文艺发生美学观的集中反映;(二)从文本学的角度出发,解构王国维“天才说”和“游戏说”的文本意义和理论向度;(三)从历史比较学的角度出发,阐释王国维“天才说”和“游戏说”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作。该书以人本主义和整体论的科学观为方法论,以性善论作为理论前提,建构了以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为支柱的理论大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虽然不尽完善但却洋溢着理想精神的乐观主义的人性化心理学和伦理学。  相似文献   

18.
先进思想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三个代表”论是跨越时空等界限的科学结晶,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思想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三个代表”论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其跨化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先进思想化的跨化趋势更为明显。“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宝贵贡献,也是对人类明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天人关系为线索,阐述了国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对应的对自然的态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所走的和谐、矛盾、再和谐和持续发展的艰难道路,论证了"天人舍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开展《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探索该课程实施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