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现。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农村、城镇化程度太低,积极稳妥地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西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工作在农村。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加快大众化的步伐,要求内容具体化、语言通俗化、方法多样化、宣传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西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做好农村乡镇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利用环保经济手段,完善城镇环境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就成为解决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带动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西部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抓住机遇,加强西部农村城镇化建设,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需要具备交通区位优势、政府认同、国家政策支持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条件。同时,从西部农村城镇的实际出发,构建城镇化的原动力、驱动力、带动力、核心力、保证力等基本动力机制系统,加速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诸多困境,必须积极探索破解路径。借新型城镇化发展之机,重塑农村本土特色文化,吸纳城市文化,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政府引导和村民主体参与相结合。在内外力共同推动下,创新农村文化运行机制及服务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口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转型需要主动结合城镇化进程进行通盘考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指导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出发点,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途径。农村义务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在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思路上进行全面调整。在具体操作层面,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某一项社会政策或某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体育普及和推广、社会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研究在广泛调研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以SWOT-PEST模型为依据,以社会学、体育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逻辑分析、假象推断和分总构建的理论方法,从"统筹城乡社会体育组织机构、统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城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和统筹城乡体育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流动、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调整等社会现实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时代赋予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发展使命。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效果欠佳、师资力量薄弱、资源配置失衡以及支持体系缺位、媒体导向模糊等困境。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城乡对话,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协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多元互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农村教育现代化,我国教育现代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突出体现在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文章对西部农村教师、农村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三方面的现代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教师老龄化、教育治理城市化、教育价值边缘化等现实困境。分析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发展难题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教育制...  相似文献   

12.
重庆城镇化水平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21世纪,中央作出了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对西部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是西部开发的前提。城镇是区域的核心,是生产力、科技力量集中的地域。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从人口、社会、经济指标三个方面分析了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试图揭示城镇建设也是西部开发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其一是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的以城带乡之路;其二是结合本土资源,开门办学,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其三是撤并乡村学校,扩大城镇教育资源的乡村教育直接进城之路。以城带乡之路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直接进城之路又过于极端化,发展小城镇教育可以弥补直接进城的不足,应该成为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障城乡居民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共同发展。现阶段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突破原有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从人、财、物三方面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部沿海地区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宜选择接受东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会战,完善港口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引进现代企业集群,以新型工业建设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各省也相继制订并实施了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在学前教育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之时,我们也要面对学前教育想获得长足发展的挑战。我国的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等特点决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部沿海地区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宜选择接受东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会战,完善港口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引进现代企业集群,以新型工业建设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积极转变,以应对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城市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于我国城镇化有重要的分析与指导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镇化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政策导向与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人口来源、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利用的扩大、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与城市差距扩大等方面。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城镇承载量为手段,以及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诸多困境,必须积极探索破解路径。借新型城镇化发展之机,重塑农村本土特色文化,吸纳城市文化,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政府引导和村民主体参与相结合。在内外力共同推动下,创新农村文化运行机制及服务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