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拆题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一道复杂的物理综合题在不改变原来题意的前提下拆散分解为若干条简单的子题,或者是将复杂的物理过程拆散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然后各个击破的方法.运用拆题法解题,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最终达到速解物理综合题的目的.下面通过运用拆题法解2005年、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物理压轴题来说明拆题法是一种速解高考物理压轴题的方法,从中体验此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探讨》03年第一期发表了笔“解浮力问题的技巧”一后,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多位学生的来信,他们期望更多地获得攻克浮力难关的方法与技巧。现承上续写几例,以飨读。  相似文献   

3.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压轴题(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周期性变化电场中做往复直线运动类试题。由于带电粒子运动过程的复杂性,使得考生在分析和求解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错。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如借助速度图像进行分析和求解,既可较直观地了解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又可较全面地求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高考物理压轴题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2014年全国高考各套试卷中的压轴题在继承往年风格特色基础上,今年在试题改造、考查目标、试题内涵等方面有所突破,值得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物理压轴题一般为难度较高的综合性试题,这些试题所占的分值较高。本文以2010年江苏物理高考压轴题为例,分析速度图像分析和求解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路,掌握更多更好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每年高考压轴题,都给许多考生带来遗憾,今年也不例外。其实压轴题没有那么难,只要把试题的物理过程分析清楚,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就能解决了。况且,每年压轴题都是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8.
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第20题,是以弹簧振子为纽带,以碰撞时交换速度为特征的压轴题。题目(1)如图1,在光滑水平长直轨道上,放着一个静止的弹簧振子,它由一轻弹簧两端各联结一个小球构成,两小球质量相等,现突然给小球一个向右的速度v0,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每个小球的速度。(2)如图2,将N个这样的振子放在轨道上。最左边的振子1被压缩至弹簧为某一个长后  相似文献   

9.
上海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一直领跑在全国各地的试题之前。自从上海单独命题以来,其高考试卷的特色尤其鲜明,情景新颖,能力立意明显,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又能很好地指导中学物理教学,拯救学生于题海之中,认真地分析上海高考试题,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对学生应试,都应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2005年上海高考物理卷的压轴题,旨在探究今后高考命题趋势,期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考物理压轴题具有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等多项能力的考查功能.物理压轴题往往含有多个物理过程或具有多个研究对象,需要应用多个物理规律进行求解,难  相似文献   

11.
丁岳林 《物理教师》2006,27(10):68-69
2006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的压轴题是一道以电磁感应为载体的力电综合题,涉及变加速运动过程的处理,必须应用微元法巧妙求解,难度比较大,绝大多数考生对该题很不适应。其实这并不是一道全新的命题,而是一道推陈出新的佳题。在这里就该命题的陈题到新题的演变及破解方略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2.
高考物理压轴题是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综合试题,它涉及到的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点较多,所设置的物理过程或状态往往比较复杂.如果考生用其它方法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分析问题的突破口,不妨试一试用"程序法"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北京、安徽、内蒙三省市春季高考物理试卷压轴题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第25题,不仅是物理学科的压轴题,也是理科综合的压轴题,担负着高考选拔功能。能否轻快地解出这道20分的试题,是取得理科综合高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陶汉斌 《中学理科》2008,(11):64-67
2008年全国高考物理压轴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对物理过程的考查,更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这些物理压轴题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解题时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能构建理想化的过程模型。其解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对物体进行正确的物理过程分析。在平时的教学和迎考复习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的解题习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压轴题,是关于两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的交界处相碰撞所引发的一系列物理问题,主干知识涉及动量、能量、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等,重在考查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命题组给出的参考解答中,没有凸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几何特征,另外,它所设的未知量较多(设P1在圆筒内转动了n圈和筒壁碰撞了K次后跟P2相碰于C点),增加了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难度.本文着重从“理清物理思路、凸显几何特征、设法减少未知量”入手,迎刃巧解该压轴题.  相似文献   

17.
题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2/5mg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相似文献   

18.
19.
在物理教学中常利用图像法来求解物理问题,其优点在于解题思路清晰、过程简单,故深受师生喜欢。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在需要定量计算时其优势不明显,甚至无法算出最后具体结果,也就是这个原因,图像法通常不会成为学生解题的首选方法,其实愚以为当问题不涉及定量计算时应把图像法作为首选方法,这样完全可以避免没必要的复杂计算,充分发挥图像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