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抓住小说开篇所言“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探讨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的三个原因;分析了阿Q恋爱的悲剧根源;并探讨了小说结局“大团圆”的悲剧因素,深入地分析了阿Q的悲剧命运及小说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莫莉 《文教资料》2009,(36):9-10
由于受传统大众解读方式的影响,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成了作品揭示国民劣根性的主要思想。文章作者全面研读作品,从恋爱、情感这一角度.对封建礼教中的两性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作品中“恋爱的悲剧”不仅仅是阿Q的,而是像阿Q样的一类人悲剧.也是那一代人或更多的中国人情感悲剧,从而将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加深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也加强了作品的讽刺力度。同时,也为我们研读作品指明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两大经典叙事文本《祝福》和《阿Q正传》写的是旧中国“奴隶”的悲剧,分别叙述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和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祥林嫂与阿Q性别不同,但身份和遭遇却极为相似,两个人同属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几乎面临着人生一切的不幸和痛苦。无姓的“玩偶”。姓氏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认,但我注意到小说里的祥林嫂与阿Q都似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确切的姓氏,祥林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概也就姓卫”;而阿Q“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因为被赵太爷一个嘴巴给打掉了:“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在统治者眼里,奴隶是不配…  相似文献   

4.
《阿Q正传》作于1921年,是鲁迅先生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同时也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这篇作品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就是悲剧色彩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喜剧的外形中包含了悲剧的内涵,让读者在欢笑中悲泣。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在《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阿Q...  相似文献   

5.
《阿Q正传》是以“宾”的循环出现来突出“主”的悲剧意义的,这种手法类似于新诗中的复唱艺术。 被示众砍头的阿Q“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现了一个吴妈”,“阿Q在喝彩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看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这吴妈就是第四章《恋爱的悲剧》中的那个阿Q欲爱不成的女佣。在第四章,阿Q向吴妈求爱,闹了一场恋爱的悲剧。他的毡帽被地保索去,棉被赔了赵家的香烛钱,最严重的是损害了吴妈的声誉。阿Q的轻狂让她觉得无颜活在世上,倘若  相似文献   

6.
由对阿Q自我实现途径的分析 ,认为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揭示了阿Q“人”———“非人”的现实悲剧处境 ,并由此完成了对阿Q及“阿Q们”自我实现方式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阿Q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也曾一度“中兴”过.那是由小尼姑“断子绝孙”的骂声,导致了阿Q的恋爱悲剧,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也是小说内在线索的铺展.围绕着这个线索,作者写了中秋后阿Q的“中兴史”,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穿的是新夹衬,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搭连,沉钿钿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这时的阿Q是发了财的.因此他又得到未庄人们新的敬畏.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曾经给悲剧和喜剧下过定义,他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火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并不是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很多同志认为阿Q这一艺术形象的美学属性是“悲喜剧”的,他的整体性格中存在着悲剧性和喜剧性两种不同的性格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阿Q性格中两种不同的性格因素,究竟是怎样构成的,两种美学属性相反的性格因素又是如何统一于阿Q这一完整的艺术形象之中的。本文主要就阿Q喜剧性格因素的构成和它同阿Q性格中悲剧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阿Q喜剧性格因素的构成 一般来说,喜剧的对象是丑,它把“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作为一个喜剧人物,身上总要有几处“癞疮疤”,性格中必定有某种缺陷,阿Q充分具备了这个条件。他有十分明显的弱点,他自轻自贱、软弱卑怯、愚昧麻木,这些都是毫无  相似文献   

10.
“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元杂剧悲剧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元杂剧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有四个:古代阴阳气论的影响,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和元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对阿Q悲剧性格的初步分析,从社会历史根源上探讨这种悲剧性格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得出,阿Q的悲剧性格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剧性格.同时,把阿Q的这种悲剧性格与现代人进行对比,得出现代社会中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阿Q式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12.
“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卜,愚蠢,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寄‘戏’周刊编者行”中,给阿Q形象画下的轮廓。阿Q是个思想、个性相当复杂的人物,质卜,愚蠢而又狡猾,在“阿Q正  相似文献   

13.
《阿Q正传》小说的题目与第一章《序》及其内容,第二、三、七、八、九章的标题与相应章节的内容南辕北辙、互相矛盾,具有反讽意味。“传”解构了此前史传小说的慕史倾向;“优胜”批判了国民的精神胜利法;阿Q式“革命”暗讽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大团圆”结局反思了国民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两大经典叙事文本《祝福》和《阿Q正传》写的是旧中国“奴隶”的悲剧,分别叙述亍,劳动妇女祥林嫂和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祥林嫂与阿Q性别不同,但身份和遭遇却极为相似,两个人同属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几乎面临着人生一切的不幸和痛苦。  相似文献   

15.
一、把“阿Q”读成“阿鬼”…… 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正传》的主人公取名叫“阿Q”呢?其第一章《序》里是这样解释的:阿Q不仅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姓,而且也搞不清楚他的名到底是叫“阿桂”还是“阿贵”,因为“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所以“只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相似文献   

16.
一.论题研究背景 《阿QiX传》承继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以“传”的叙事形式,运用喜剧手法叙述阿Q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又蕴含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象。阿Q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对阿Q性格特征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阿Q形象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学者来说,似乎仍是一个未解之迷。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产生阿Q性格的文化基因及其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塑造了阿Q这一民族劣根性的典型形象,并通过阿Q的悲剧性命运和遭际,揭示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对阿Q悲剧性格形成的致因作用,揭示了阿Q是怎样一步步被剥夺精神尊严和肉体生命。阿Q是没有个性意识的,周围的群众也是无个性意识的。作品通过民众的个性泯灭,揭示在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篇影响深远的短篇名作,多年来一直作为中学语文课文使用.但其鲁迅式的深刻与独特也确实为教学中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阿Q性格中革命性和落后性的矛盾,学生总觉得不可思议,既不理解他真实地要求革命的一面,又不理解他落后的一面与他反抗性格的联系,……对于阿Q悲剧的必然性以及形式这一悲剧原因,学生多半归纳到他性格方面的因素,而不能通过阿Q的悲剧来  相似文献   

19.
阿Q革命问题是阿Q典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阿Q是一个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体,他具有强烈的朴素的革命的愿望,但是他同时又走向了革命的反面,阿Q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思想悲剧、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20.
王海 《华章》2012,(21)
鲁迅先生在1921-1922年创作了《阿Q正传》,作品中的“阿Q”形象世人皆知,所衍生出的“阿Q精神”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从现今的一些社会现象重新论述了前人早已有之的论点:“阿Q精神”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是人类普遍的精神状态.“阿Q精神”确实随处可见,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本文同时从唯物主义的辨证论出发,论述了“阿Q精神”有其积极的一方面也有其消极的一方面,并且这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是会相互转化的.本文试从“阿Q精神”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阿Q精神”消极作用大于积极的一面;“阿Q精神”也有着积极的一个方面论述随处可见的“阿Q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