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博 《报刊之友》2012,(11):128-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媒业的发展被推向了新的高度,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新闻记者则是主要的信息制造者和舆论引导者,在传媒业的改革过程中,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工作方法上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走转改”活动正是这一转型时期的产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着重对“走转改”活动的理论价值进行分解和阐述,并探讨“走转改”活动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崟峰 《东南传播》2013,(3):129-130
新闻媒体职业化建设中开展了"走转改"的活动,该活动实施一段时间后,新闻界开始涌现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同时,"走转改"的活动也发挥了对新闻记者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职业化建设必须适应这个格局的发展需求,适时的开展"走转改"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凸现的问题摆在人的面前:记者关起门来自我玩“艺术”精品,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而记者浮在面上,只跑机关,不下基层,甚至成了某些部门与单位的“代言人”,则更是远离观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4.
卢巍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40-141
笔者曾是河南电视台派驻鹤壁市的驻站记者,通过多年的驻站工作,认为这次"走转改"活动中,驻站记者应该发挥自己的驻站优势,让自己真正成为"走转改"活动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今年8月起,安徽日报迅速制定了“走转改”活动方案。笔者积极投身于“走转改”活动,采写了数十篇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闻稿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反响。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叶平 《新闻世界》2012,(8):71-72
从2011年8月开始,全国各级新闻单位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丈风”活动,作为地方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在“走转改”中取得实效,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徐园 《新闻世界》2012,(5):12-13
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丈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是新闻战线出人才出精品的必由之路,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记者健康快速成长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编采经历,就“走转改”活动,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吕舜  黄伟 《新闻世界》2011,(10):6-7
新闻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新闻工作者在这项活动中,一方面要扎跟基层一线,汲取养分,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认清形势,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正确引导舆论,加强自身学习,弘扬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传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14,(1):16
为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中宣部提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活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走转改活动开展的进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简单介绍了走转改活动的本质,并提出几点有效提高走转改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范弘  郭林海 《声屏世界》2005,(12):63-63
广播外宣有着新闻报道的共性.同时又因其受众的不同.而有其独特性。只有把握好了外宣工作的共性和特性.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从而真正达到外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走转改"指的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化"三步活动。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一些年轻编辑记者,经常参与"走转改"活动,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责任、扎实勤俭的作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坚持“三贴近”,真正地“沉”下基层,深入采访,写出的文章才“鲜”才“活”,才具有思想性、亲和力、生命力,才能让读者、群众、领导满意和喜欢,从而为提高报纸的质量,为报社的发展作出较好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处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更是发挥自身优势,把"走转改"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开设专栏、专题等形式,组织新闻采编人员沉到基层、融入生活,采编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但是,笔者调查发现,部分新闻采编人员参与的工作劲头没有起初那样大,不能持之以恒,这种"一阵风"、"走过场"的现象非常危险,势必影响活动的深入开展。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以"走转改"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来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媒体鼓与呼的作用和引领作用,增强广播电视宣传的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广播工作者,第一次在报刊上看到“必读性”这个词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闻生产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一些新闻报道脱离群众生活、采访不深入,新闻作品生硬死板不受欢迎,甚至假新闻频现。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是现阶段坚持“三贴近”原则的体现,“走转改”是新媒体时代“三贴近”原则的新发展和要求,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6.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自此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正式拉开大幕。对于从事农业新闻的电视记者来说,深入农村基层采访本是常态,可是如何转作风、改文风,采访、写作如何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农民朋友们的共鸣呢?本文将阐述"跑农村"的记者在"走转改"中应该把握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原来的注重经济发展速度,逐步转向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我国社会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出现,让各行各业掀起了“走转改”的热潮,新闻媒体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在“顺应潮流”的同时,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否冷静思考,“是否需要改”“这么改真的合适么”等,笔者认为新闻媒体的特殊性让其“走转改”必须要谨慎选择,“以不变应万变”或者“大刀阔斧”都是新闻媒体需要注意的,本文以《济南时报》为例,对新闻媒体的“走转改”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当前我国新闻战线所倡导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正全面影响着新闻的报道形式以及受众的新闻概念。新闻领域中的财经报道也要切实结合"走转改"的报道理念,记者要深入基层,关注和解决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方式,使之更贴近受众。更要注意社会现实的还原,在新闻报道中,秉持严谨、审慎的新闻作风。  相似文献   

19.
谢礼 《新闻前哨》2013,(4):56-57
【摘要】新闻宣传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特有的表现形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引发了新闻界观念性变革,是新闻战线遵循、运用、实践新闻规律,加强改进新闻报道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挖掘“走转改”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从新闻报道的选题内容、表现形式、舆论引导、传播力影响等角度,对“走转改”的新闻实践作出思考和阐释,从而深化对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好地用以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0.
司红 《新闻世界》2012,(6):14-15
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黄山日报社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体采编人员踊跃参与,推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同时为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黄山日报社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并建立长效制度促使“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持之以恒。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黄山日报社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一些做法,就如何深入推进“走转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