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通俗小说分为南北两派,分别以上海与天津为创作出版中心。南派通俗小说起步较早,在民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形成狂潮。北派通俗小说虽比南派起步晚,但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却以作品质量胜出南派,至今大多数作品仍在读者中流传。北派通俗小说勃兴原因与清末民初天津报刊业的繁兴与竞争密不可分。大批通俗小说不是由出版机构付梓,而是由各报馆连载后出版单行本,便成为民国时期北派通俗小说创作与出版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徐仲佳的新著《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试图从性爱问题这一视角对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做一深入的探讨。本书首先把1920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性爱问题视为一个重要的现代现象。在钩沉了1920年代性爱问题的基本线索之后,他认为,在整个1920年代,性爱问题既体现了现代性追求的主要内涵:个体主体性的自我确证、反对以旧性道德为标志的旧道统;也反映着1920年代中国这个独特的现代性语境的特殊性:启蒙理性在现实生活和文本中的伦理困境。由此,现代性爱的这一现代性内涵赋予了1920年代小说崭新的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引领中国都市文化潮流并具有特色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它们被称为“海派文化”;津京地区,它们被称为“津京文化”;香港及其周边的广东地区,它们被称为“港派文化”。在这三种文化的孕育下,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此起彼伏地形成了三大波段,形成了海派、津派和港派小说。这三派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文章认为尽管这三派小说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其总体特色应该是:海派小说完成了通俗小说的市场转型;津派小说构筑了通俗小说的地域特色;港派小说有着更多的现代国际视野。在这三派通俗小说的共同打造下,中国通俗小说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 ,美国通俗小说经历了酝酿、反拨、高涨的发展过程。这其中 ,60年代通俗小说是具有承启性质的一环。这一方面继承了此前通俗小说创作的传统模式 ,另一方面又为 70年代通俗小说的创新与繁荣打下了铺垫。通过对 60年代美国多类通俗小说创作情况的介绍与分析 ,来求证这一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为本文之旨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美国通俗小说经历了酝酿,反拨,高涨的发展过程,这,60上代通俗小说具有承启性质的一环,这一方面继承了此前通俗小说创作的传统模式,另一方面又为70年代通俗小说的创新与繁荣打下了铺垫,通过对60年代美国多类通俗小说创作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来求证这一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为本之旨  相似文献   

6.
晚清民初旧派文学中的“上海”是盘踞着农业文明和传统消费方式的城市二十年代旧派文人的“上海”书写,从晚清民初文学中对政治共同体的想像和农业文明的眷恋中挣脱出来,逐渐消解其政治性内涵,构建了一种以消费主义和新思潮为特点的更实录、多元、复杂的都市特性,创造了书写上海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正> 进入80年代以后,几乎与文学领域中艺术表现技巧的探索与实验同步发展的是,通俗小说创作出现了建国以后从未有过的繁芜局面,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研究通俗小说兴盛的原因,探讨通俗小说的艺术规律,提高通俗小说的艺术质量,促进通俗文学的健康发展,也已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通俗小说价值形态的分析,以期对通俗小说在整个文学格局和文学发展中的位置作出某种把握。  相似文献   

8.
通俗小说历来被文人士大夫阶级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作品,因此官方并不重视对通俗小说的著录,目录学史上缺乏专门著录通俗小说的专科目录。然而到了近代,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始,经过历代学者不懈努力,直至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的专科目录正式形成,即孙恺第先生所编辑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文章将首先探讨孙先生之前,对于通俗小说的著录情况;其次,浅析《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在著录通俗小说书目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最后,简略分析孙楷第以及他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在目录学学术和目录学史层面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伦理道德观念是旧派文人突破不了的根本价值尺度。面对金钱和新思潮泛滥,旧派文人充满伦理的焦虑,但他们的伦理观不同于封建伦理,也不是1910年代旧派文人所坚持的改良礼教。旧派文人伦理视角在十里洋场尔虞我诈、吃喝嫖赌的畸形社会中聚焦在了家庭伦理上。他们试图合理规划现代世俗生活和家庭伦理秩序,并且探讨自由恋爱、寡妇再嫁、家庭成员关系中的伦理观念。但他们没有统一的道德文化体系的支撑,只能一味地谴责、批判都市的堕落现象,并没有建构一套系统的适应现代都市社会的伦理。  相似文献   

10.
在时代、作家、读者三因素的影响下,五四时期彻底否定的旧文化的一部分通俗小说的写作模式在四十年代又得到发扬光大.新英雄传奇的出现,是解放区小说在通俗化、大众化追求中,向古典小说靠拢的结果,在沿袭传统文学创作手法的同时,作家赋予了传统的故事以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从"华剧影片"现存唯一的这一部<雪中孤雏>来看,它既昭示了1920年代中国主流电影--旧市民电影的路数,也暴露了其趋于没落的状态,虽然它始终想在影片中加入新元素以弥补旧市民电影本身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以来,以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为代表的海外通俗小说如潮水般涌入,大陆通俗小说作家迅速跟进,使通俗小说园地里奇葩纷呈。这些作品深受青少年的青睐,作品和作家对青少年影响深远。2006年夏,文学网站红袖添香就谁是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现当代中国作家问题在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报业与通俗小说的繁荣赵成孝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俗小说创作。其数量之大,影响之广,为世所仅见。自辛亥革命后出现“鸳鸯蝴蝶派”始,通俗小说的创作便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据统计,民初时仅作品的标类名称就达150种左右。①此后尽管遭...  相似文献   

14.
倪斯霆,天津人,天津市出版传媒集团《书报文摘》报社总编辑,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著名民国北派通俗小说、民国报刊研究家、收藏家。从事民国通俗小说及天津近现代文学史、出版史、新闻史研究20余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与通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文学运动以来,对通俗小说,不同的作家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张恨水和赵树理立足于通俗小说创作,并且引发了轰动的小说阅读场面.他们对通俗小说的接受层面的关注是不同的:张恨水看到了习惯中国传统文学审美习惯的市民阶层,赵树理则注意到了只能从封建旧文艺中得到娱乐的农民大众的欣赏习惯;张恨水对于旧的章回小说采取的是改良的态度,赵树理强调了中国民间形式的利用,但同时他也认为要把新文学的内容传递给农村的大众.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创作道路和理论的比较,从而对两种不同的通俗文学选择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1921年《小说月报》和1932年《申报·自由谈》的编辑更换在现代文学史上一向被视为“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象征性事件。在这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语言转向”是要素,而报纸杂志的印刷文化在民族“想象共同体”与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之间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探讨。 本文比较分析1920年代《小说月报》、《申报·自由谈》、《半月》、《星期》、《小说世界》的“通信”和“谈话会”等栏目,指出“新文学”的“白话”取得意识形态“政治正确”地位,其“读者”作为一种隐形机制,对文坛具有规训的功能。 在1920年代初的文学争论之后,“旧派”处于下风,对于“新文学”作了复杂的回应,呈现抵御、商榷、规避或沉默的种种形态。其“谈话会”形式可视作某种资产阶级“公共空间”的开展,既体现运用“理性”的批评,也出现自我防卫而衰微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朱亚梅  楚永娟 《海外英语》2014,(16):198-199,201
《纯真年代》(1920)和《伊坦·弗洛美》(1911)是伊迪斯·华顿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前者描述的是旧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后者则是以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为背景。通过对这两部作品里有关社交礼仪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十九世纪美国社会风俗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说与通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文学运动以来,对通俗小说,不同的作家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张恨水和赵树理立足于通俗小说创作,并且引发了轰动的小说阅读场面。他们对通俗小说的接受层面的关注是不同的:张恨水看到了习惯中国传统文学审美习惯的市民阶层,赵树理则注意到了只能从封建旧文艺中得到娱乐的农民大众的欣赏习惯;张恨水对于旧的章回小说采取的是改良的态度,赵树理强调了中国民间形式的利用,但同时他也认为要把新文学的内容传递给农村的大众。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创作道路和理论的比较,从而对两种不同的通俗文学选择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电影观念是电影创作人员进行电影创作的潜在动力支撑,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电影的艺术水准与制作层次。1920年代中国电影产量不菲,但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刚刚起步不久,且作为一种舶来品,被社会人士当作投机事业,在这种电影观念的引导之下,1920年代中国电影语言虽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但仍存在诸多伤饬之处。功利、低端电影观念引导下的电影语言决定了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通俗面貌。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变化自身有一条途径。清末民初在“新闻体”和“翻译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文体完成了一次改造;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新小说”等文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再一次完成了改造。在这一次改造中,张恨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张恨水小说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这次通俗小说文体的改造过程,尤其要注意其三方面文学史意义:张恨水小说接受了“新”元素,核心的内容是写人;尽管引新入俗,但他的小说还是通俗小说,他努力追求小说的商品效应和市场效应;张恨水小说的“引新入俗”实际上完成了现代通俗小说创作文体的又一次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