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战胜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保障,也是学生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基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在实验室中纪律差”;“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差悬珠”等等。而对待这些问题往往是责怪多于关怀,埋犯于调查研究。仔细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诸多心理障碍,如,只重视读书做题、不重视实验的心理;惶惶的心理;难于控制的紧张心理;不易察觉的敷衍心理;盲目的求异心理;莫名其妙的冒险心理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真知的心理障碍。为此,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以上的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调治和疏导,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气体的收集方法这方面的知识时,常感到困惑、盲从。如何使学生既轻松又愉快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呢?在长期的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影响电子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提出排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气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实验装置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气体的流动性、气体增加时产生的压强、减少时产生的负压、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气体的毒性、颜色等物理性质与实验装置闻关系的研究,为师生设计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避免气体实验造成危害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多为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实验,但大多没有考虑到药品节约及尾气处理等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对几个与铜有关的实验进行改进,解决了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中的尾气处理问题;使铜锌原电池中的负极不再产生干扰实验现象的气泡;让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让师生吸入有毒的乙醛。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还能使其产生化学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应重视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气体本身状态上的特殊性,在它参加的“气+固”或“气+液”的“流过性实验”中,气体利用率一般不会达到100%,(在气体与气体反应的过程中,如果二混合在一起且作用时间足够长时可以认为充分反应),人们经常利用气体反应的这一特点设计问题,下面看几个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量气”要使内外压强相同[例1](2001年全国高考20题)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略)。回答下列问题[(2)、(3)略]:(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解析]本题用倒置的量筒量气,看似简单,实则雾里藏峰。怎样操作才能使内外液面相等的设问,显示了本题的内涵———量气要使内外压强相同。只有将量筒慢慢向下移动,量筒内的液面也慢慢向下移动,但进入量筒中的水逐渐增多,量筒内的气体压…  相似文献   

10.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说明>指出:"自然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实验能力也是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可见,实验在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2003年高考试卷中,物、化、生各学科实验题分值约占全卷的24%,远高于2002年的16.3%,而学生的实验题得分最低,平均得分率仅在30%~40%之间.实验题已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得分的难点.笔者总结近三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发现,涉及气体压强的问题在高考实验题中的比重很高,也是同学们失分最多、最难把握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 ,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 ,它灵活多变 ,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列举几种方法 ,供大家参考。1 物理方法1 .1 过滤法原理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 :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 ,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 ,由于氯化钙溶于水 ,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 ,然后蒸发滤液 ,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 ,可洗涤烘干。练习 1 .下列混合物可以…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创新教育浅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结合中学化学实验十余例实例,介绍化学实验创新教育方法和有关问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当前创新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已故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讲过:“作研究最宝贵的是经验,因为那是有钱也买不来的”。我的体会是:经验的“经”,就是经历、经过,“验”即感悟、体会,就是亲身经历后的体会,它是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为上的一种神韵。人们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那是指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但笔者想说也有事非经过不知易的。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真正动脑筋去想、去做,几经反复,那难做的事(实验),因为你从实践中获得了经验而变得容易起来。例如: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就实验观察、分析、操作和创新等阶段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产生的作用,及如何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之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化学研究性实验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研究性实验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方法 ,创设不同的实验情景 ,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反应从多方位、多层面进行分析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 ,从而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本文就几个具体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实验进行探讨。1 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研究性实验相同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 ,可能发生什么现象 ?生成哪些物质 ?实验时可设计采用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和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两种不同的滴加方式。若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局部产生黑色沉淀。振荡后黑色沉淀消失 ,…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一学生普遍存在的思维范围狭小,认知加工层次较低的弱点,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认识,思索,改进、设计实验,消除思维定势,学习探究方法,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化学新考纲中,进一步明确关于“思维能力”的要求,学生要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实验问题(或题设情境)进行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是整个实验教学的精华,是科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其中,化学实验设计思想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关注探究教学中的追问,并设计了相关实验以补充教材的某些逻辑上的缺失,旨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让证据与结论有更好的吻合性.文中强调了实验探究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步,与理性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使学生深化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1.1 教学程序设疑探究验证释疑发现 (举一反三 )1 .2 教学流程示意图及相关说明第一层次 :以验证性为主提出几个课本中出现的或在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的疑问(1 )如何证明酒精中是否含水份(2 )如何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3)CO2 通入BaCl2 溶液中究竟有无反应 ?探究可行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加以验证应用所学知识给予合理解释第二层次 :以实践性为主教师采集多种信息编排几个典型实验个例(1 )钠投入石灰水中有何现象 ?(2 )如何鉴定一瓶未知液是氯水根据实验内容观察其过程中的现象 上升到理论高度 ,进行审视分析 用“发现”的眼光 ,…  相似文献   

20.
科学素质是科学知识 ,科学品质和科学能力的泛称 ,科学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科学品质 ,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达到形成科学能力为最终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实施科学素质教育 ,是每个化学教学工作者应当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 ,想通过某一次实验就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实现全方位的提高 ,却是不现实的 ,笔者用数年时间通过利用不同形式的化学实验 ,重点对学生某方面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