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教育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示范区高职教育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50所高职院校办学主体的分析,针对示范区多数高职院校办学平台建设单一,教学资源建设重复,人才培养信息封闭,集团化发展滞后等现象,从政策保障办学、示范引领办学、行业连锁办学、政府集团化办学四个方面论述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和信息的来源。基于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需要,整合优化这一区域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是提升高职院校综合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在分析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的路径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四类人员”用工现状、特点及招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示范区在低端人力资源的培养、引进和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角度提出加强低端人力资源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立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下称皖江示范区)的建设目标,采用统计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主要对皖江示范区建设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皖江示范区建设中的金融在支持现状及不足、金融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完善和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金融支持皖江示范区的改进模式和金融创新举措。研究成果对皖江示范区的建设有直接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皖江示范区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安徽省上下围绕"皖江开发开放"和"东向发展"战略目标长期努力的结果。本研究从皖江示范区早期发展的历程出发,结合皖江示范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根据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探讨皖江示范区的产业定位,分析皖江示范区的产业体系建设,并着重解决区内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其配套生产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技能型人才的缺乏逐步成为发展中的软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先锋,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应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校企合作、共享资源、对接平台等外部途径,以及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师资水平、深化教学改革等内部措施,为示范区建设培养和输送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离不开高职教育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职教育提升服务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要充分了解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打造产学研基地,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参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优势产业相似法分析发现皖江示范区有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但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是区域发展过程的一种正常现象。当前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的所表现出来招商引资过度竞争,并非是产业同构所引起的,而是政府行为所致。促进皖江示范区产业协调发展要制定好和落实好区域规划;做大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与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是,示范区的新建高职院校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为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示范区建设的机遇,科学思考和谋划新建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适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应结合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及个人发展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现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各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皖江城市带开发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皖江城市带主要开发区应在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集约度、企业发展、产业集聚、人力资本等方面与示范区全面耦合,迅速提升皖江城市带开发区建设水平,把开发区建设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动态     
《职业技术教育》2012,(12):8-15
Ministry部委3月8日,教育部与安徽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加快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出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发布后,对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落脚点、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为目标、以创新高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保证等3个方面提出了安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5.
发展皖江城市带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芜湖市物流业的发展优势以及皖江城市带建设给芜湖市物流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而提出芜湖市物流发展的一系列策略,如政府应做好物流发展总体规划、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实现物流由量的发展跨越为质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皖江示范区自建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承接方式,通过一系列产业承接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与发展相互融合的道路。但皖江示范区在产业协调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聚有待加强、产业联动尚未充分发挥等。通过实地调研,计算皖江示范区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基于产业趋同和产业联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教育》2011,(1):21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9市2县之间教育督导工作的交流与协作,提升教育督导推进示范区教育发展、服务示范区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由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市县组成的示范区第一届教育督导工作协作会于2010年12月4日在宁国市召开。示范区各相关市教育局分管教育督导工作的局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政府和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出发,组织之间合作的动力来自于彼此对对方的资源依赖。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声誉资源等有一定的依赖性。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这些核心资源的构建,才能激励企业参与到深层次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来。  相似文献   

19.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亳州与芜湖在人力资源交流、经贸往来、干部挂职交流培训、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完善沿淮与皖江城市带政府间合作进行思考.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市场机制,为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激活内生机制。提出推进沿淮与皖江城市带合作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抓好共建园区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是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研究皖江城市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区域分异,有助于认识皖江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和制约因素,制定皖江城市带总体协调发展的规划,实现皖江区域的跨越式发展。研究表明皖江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中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由于经济因素、地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形成。要实现皖江城市带的综合发展,需要切实考虑各城市的特点,形成总体合理布局,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