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反映到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上,也充分体现了城市分布、排列、组合的地域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特征。西汉末年的城市空间分布特征不但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还受西汉实行的郡国并行及强干弱枝政策的影响,呈现出州际城市分布差异突出、郡国间分布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东密西疏、偏集中于中纬度地带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源地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周边小城镇空间拓展与水源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对城市水源地及合肥市大杨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景观为框架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并运用"反规划"的理念对城镇拓展空间进行控制,确定了大杨镇终极空间结构,由此对城市水源地周边小城镇空间拓展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要从文化的层面去设计城市。以合肥为例,从提炼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入手,认为打造城市的理想形态,城市应朝着生态化方向、人本方向和文化精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助于汉森的引力势能模型,对桂林主城区饭店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等级的提高,星级饭店的旅游景区综合出游能力大致逐步提高,其中四星级饭店不符,合总体规律;非星级饭店、三星级饭店和五星级饭店拥有较高的旅游景区综合引力势能,而二星级饭店和四星级饭店拥有较低的旅游景区综合引力势能。  相似文献   

5.
人口密度是识别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视角,基于网络覆盖数据进行人口分布研究是一个新的方向突破,有利于更加精细化刻画城市人口分布.基于西安市宽带覆盖数据,运用地理分析方法对西安市主城区人口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人口空间格局中,西安市各等级人口密度表现出显著连片式空间分布格局,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向心性.(2)西安市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区县、街道人口空间密度分布差异较大,人口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古城墙外围附近.(3)经济、政策因素对西安市异常人口高密度点密切相关,影响了内部人口分布.综上所述,通过对西安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优化西安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呼和浩市二环以内的1861个餐饮设施为研究样本和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Ripley'sk(d) 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呼和浩特市总体餐饮设施及不同经营类别餐饮设施的分布与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餐饮设施总体空间分布沿商业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特征,呈"东多西少"的格局;以海亮广场、摩尔城、万达广场等代表的典型商圈周围餐饮设施分布密度极高,呈集聚状态。不同经营类别餐饮设施空间集聚均呈"先增后减"态势,但是空间尺度存在差异,其中传统菜类餐饮设施选址范围最大,休闲菜类餐饮设施选址范围较大,时尚菜类餐饮设施集聚于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7.
国有饭店改制问题一直是业界、学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山东省国有饭店现状以及改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国有饭店改革的可行性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国有饭店改制的政策建议。最后,笔者阐述了在国有饭店改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为例,采用landsat5 TM影像研究南方丘陵区小城镇热岛效应空间分布的特点.研究表明,由于丘陵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性、城市发展规模和小流域水体性质的空间差异性,使得这一类型地区地表热力空间分布有着明显区别于大流域或平原地区大城市的特点:1.热岛强度明显不如大城市;2.分布于丘陵地带的裸岩和林地表现出了较高的热力性质空间分异;3.同一地区的清洁水体和浑浊水体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热力性质空间分布特征,清洁水体平均温度较低,空间变化缓慢,浑浊水体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7,(3):47-49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村,敬老院养老较为普遍,它在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农村敬老院存在专业护理人员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敬老院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瓶颈。因此,本文以敬老院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探究敬老院护理人员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合肥市建设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1],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稳定发展的房地产业有助于推动合肥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选择合肥市主城区住宅商品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分析法,采用Ordinary Kriging技术探究了合肥市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绘制出房价分布等值线图,对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始于1995年。然而,从作为中尉优秀旅游城市的整体来看,其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掌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分布状况、了解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分布差异、对指导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未来发展与建设方向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密度测定和经纬网内城市空间分布测定的方法,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总结概括了东多西少、省际差异显著和集中趋势明显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状分布特征之后,提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间合作与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度假地型第二居所空间分布和影响研究——以三亚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中外第二居所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的实证研究发现:1.受第二居所级差地租规律的影响,房价呈现滨海指向性;2.受配套因素的影响,第二居所体现出老城区导向性;3.受环境资源因素的影响,第二居所表现出三足鼎立的地域结构;4.老年化社会的来临,促使第二居所养老聚居区的形成:5.受气候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第二居所市场空间分布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高校扩招、职业教育发展波动大、传统观念对饭店服务职业性质错误认识暨饭店职业是青春饭等影响,家长在为学生选学专业时,不倾向于饭店服务专业,形成了中职饭店服务专业生源下降——饭店员工流动性大——饭店专业发展空间狭窄的非良性互动现状,这种与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相悖的局面,急需改观。在此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拓展饭店专业空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开封城市土壤主要性质及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方形网格法在开封市布设土壤样点137个,采集表层(0 ~ 10 cm)土壤样品进行城市土壤性质的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土壤密度、pH、有机质和全氮均与郊区存在差异,且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开封市土壤密度的功能区差异为休闲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行政区>工业区,水平分布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土壤的pH呈强碱性,空间分布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由东至西呈环状递减;全氮含量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由城市东南区域向西北区域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大卫.哈维从城市的居住分异、空间剥夺和空间异化三个方面展开了对西方社会城市空间的伦理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平等、不正义与土地资本及金融资本的内在关联性。大卫.哈维的城市空间伦理学批判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用源自集体理性的公共选择规范资本运营,用健全的保障制度抑制空间分配不公,用价值理性引导城市空间消费。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经济—环境—社会"耦合模型,并以合肥市为例分析得出结论:(1)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系统在多层次相互作用下的高度、复杂耦合力对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综合作用;(2)"经济—环境—社会"耦合模型在发展轨迹呈现出低水平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协调型四大模式和"协调—不协调—再协调"的状态过程,且四大模式会交替演变进行,总体趋向协调与合理化;(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经济—环境—社会"耦合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开展,但是,饭店行业基层员工职业倦怠的研究偏少,而且主要是集中在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在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以厦门市8家五星级饭店客房基层员工为调查对象,考察客房基层员工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反应情况,得出如下结论:饭店客房基层员工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而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维度上表现不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客房基层员工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群圈化发展思路,分析大合肥在长江流域、皖江城市带以及合肥经济圈等不同层次空间定位,针对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空间蔓延、县域无序竞争等问题,研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对空间定位的支撑作用,分析构建“拉力”系统,设定城市有效服务边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群众体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微型体育场馆建设近年来取得较快发展,市场化运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羽毛球场馆,但在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场馆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影响其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优惠政策予以引导,并完善监管;民间投资者也应加强微型场馆的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品质,从而形成群众体育和大众健身服务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空间不仅包括建筑的空间组合,也包括人们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同时兼具物质空间和社会系统的特征。文章以住宅小区为例,对郑州市居住空间的分布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历史、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自然、历史原因是郑州市居住空间分布的基础条件,但其影响作用逐渐减弱,经济、政策因素决定了居住空间的分布现状,影响力度并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