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国内学情分析研究对"学情的概念"的探讨,发现已有研究的主要追求是尽可能全面的列举、归纳"学情"所包含的内容。然而,这些榜上有名的"学情"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究竟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通过论证的学情,又是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弥补其造成的学业差异?本文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并提出新的学情准入标准。  相似文献   

2.
学情分析能够为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等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包括学期、单元、课前、课中、课后五个层级,覆盖了教学设计环节、实施以及评价环节,其中,不同层级的学情分析对应不同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且具有各自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毛静燕 《现代教学》2011,(1):115-1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应该只重视教材和考纲,而应该重点关注教学的对象,教师教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教师教的过程方法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因此,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需求、方法和习惯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应成为教师“定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下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学情分析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是,在学情分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误区,揭示这些误区,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将有助于真正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情分析也已然成为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学情分析具体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等内容。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应当能够明辨学情,并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将学情分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教学活动的实践经历,对能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的学情分析的写作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论说,并提供了写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情分析一直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也是影响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情分析不仅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还是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的起点状态,组织教学内容和合理安排教学单元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课前有效的预习,可以温故而知新,甚至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前置,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构建新知、巩固提升,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前预习开展和落实不仅是策略更是艺术。  相似文献   

10.
11.
许龙梅 《教学随笔》2014,(10):20085-20086,85
语文教学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作业设计与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与课堂观察,发现高中化学教师在学情分析方面存在分析内容忽视学习习惯与动机、情感特征维度自我评价较低等问题,这与高中化学教师缺乏学情分析的意识、实践研究能力欠佳等原因有关,因此,拟从教师、教育管理部门两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情分析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渐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时不少教师不但有了学情分析的意识,还尝试着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14.
拉毛加 《考试周刊》2013,(64):143+53
学情分析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专业技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学情分析的基本内涵分析出发,阐述学情分析的意义与价值,对当前学情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5.
学情是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因素是之一,学情可以分为:学习起点,状态和结果。一堂优质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关注到教学中学情的三个部分,语文课堂的重点落实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从关注怎样教转向关注怎样学,学情分析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基于学情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厘清教学的重难点,建构科学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学情分析方法,使学情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从学情分析的角度,谈了学情分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学、教师教能更高效,以此达到“双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翔实有效的学情分析能够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意基础和存在困难等方面探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策略,从而助推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开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运用数据,最终形成全面具体的学情分析报告,为教学的进一步实施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儿童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学情分析通常存在方法单一、内容粗疏以及与课堂教学关联性不大等问题。教师应将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基于学情分析勾勒学习目标的图谱,基于学情分析探寻儿童世界与书本知识的沟通,基于学情分析实现学习方式与人文内涵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学情分析是中国本土化的话语,它的产生与教学论研究的转向关系密切。教学中"学生的发现"促使教学论研究转向。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把教学看作整体性工作。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其内容是对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因素分析,侧重于方法论和实践的层面。目前,建立学情分析的内容框架尤为迫切,并且分析的内容要具体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