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高师院校在许多方面并没有与时俱进,日益暴露出多方面的弊端。在综合化方面,高师院校存在着学科建设综合性不强、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学术性不够强和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为此,高师院校在其综合化发展进程中必须落实促进学科建设向综合化发展、加强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学术性与提高师范性、突现特色与推进综合化等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师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正经历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机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往往最容易迷失自己,无论是办学定位的重新确立,还是办学特色的培育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适应。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化发展中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在教育观念更新、办学定位确立、办学特色培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选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经历了一个从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非理性的过程。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化的初始阶段是理性的,综合化发展是地方高师院校基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对未来预测和利益最大化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规章制度基础上的综合化、信息不确定性和信息解释不同、组织目标替代等因素决定了这种理性必然是有限理性。有限理性为非理性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合法性机制是非理性的驱动力,在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的后期,其非理性表现为:答案导向,对激励制度过度积极反应,制度性模仿,趋同,特色不明显等。对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而言,合理的制度设计是起点,科学定位是关键,正视问题是核心,不同阶段的理性审视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综合化改革是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综合发展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国际化与本土化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师院校必须发挥传统优势,突出师范特色,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互补互促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且要处理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特色与综合的关系,以加快高师院校的综合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君 《教育探索》2005,(1):112-115
新时期教师教育在教育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教师职业发展性质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教师教育的转型必然要求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如此,高师院校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不断发展.在即将建立起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中保持特色,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可以帮助地方高师院校做好市场定位,改进教育教学,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可以帮助地方高师院校做好市场定位,改进教育教学,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封闭式"师范教育"正在向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演变,高师院校的师范教育面临新环境,也出现了新问题。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保持教师教育特色,制定专业化发展战略成为了高师院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教材.教法》2015,(3):107-113
高师院校职前语文教师教育问题明显,以下思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强化职业情感教育,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语言文学素养,强化文本解读、写作等专业基础能力;调整课程结构,强化语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科专业性;落实"实践取向",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细化标准,体现学科对教师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师院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师院校是教师教育的直接载体,教师教育职能的转变,促使其必然进行转型。但我国高师院校转型存在诸多问题:条件不充分,强行转型;转型目的不明,定位不准;缺乏科学规划,宏观调控不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淡化或削弱教师教育特色,从而导致高师院校失去核心竞争力。为此,转型期高师院校要把握培养高水平的师资这个方向,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三原则。在实践中,高师院校要实现理念、体制及培养模式等转变,并及时制定教师教育转型的有关制度,确保高师院校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教学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院校的学生实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的过程,为从事教师职业者提供了前体验和教育水平提高的平台。当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气氛的弥漫,社会利益团体公益意识的缺失,导致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效率低下。走出实习的困境,首先需要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师资培训;其次政府参与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健全教师资格制度;其三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建构较为细致的实习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师院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主力军,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于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地方高师院校应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定位,扩大功能,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素质教育,在人才适应性上下工夫,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重要基地的高师院校,却出现了一系列与新课改要求相脱节的严重问题。为此必须统一认识,重视新课改;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管理机制;加强高师院校教师培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扩大师生了解新课改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教师教育的开放化、教师职业的高学历化、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及教师资格的制度化。地方性高师院校应转变观念 ,进行教育创新 ,确立新世纪教师教育的新观念 ;要着眼发展 ,提升办学水平 ;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同时 ,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向综合化转型,转型后教师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范性缺失;办学定位出现偏差,教师培养质量降低;教师教育远离中小学教学实践,教师职后培训弱化。为此地方高师院校需要加强师范性特色,合理规划、科学定位,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深入推进,对当前我国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为了适应基础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通过对课程设置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化公共基础课的内部结构、提高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革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内容整合,是构建面向21世纪师德教育理论体系,突出高师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师范性特点的重大举措。如何科学地实行整合,需在思想观念上把师德教育放到教育事业发展大趋势中去研究,建立大师德教育观的内容体系。在方式方法上也应把师范生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放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去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都对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缺失已成为影响教师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哲学内涵,制定全面的通识教育计划,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提高高师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等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师院校的师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目标不明确、现代大学管理理念缺乏、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加强统筹规划,提供政策保障;明确办学定位,加快推进高教化进程;转变管理理念,切实增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优化课程设置,努力构建优质的师范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