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探究的理解和探究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王虹 《陕西教育》2010,(5):23-2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和探究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制订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周围的各种现象以及各种有趣的知识。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学生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因此,广大科学老师都在积极地实践着这一理念,几乎每节科学探究活动都贯穿于整个课堂。  相似文献   

5.
孙霞 《教育现代化》2005,(12):85-85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的生命,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创新。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儿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春霞 《山东教育》2011,(11):52-5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我们在科学课中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则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必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我在教学中注意有重点、有目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很多科学现象的探究过程中,结论或者结果都是由猜想决定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猜想的具体描述是: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的活动建议。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猜想,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开阔。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一方面。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进行观察、动手实验和制作、搜集证据、做出解释,还涉及探究结果的表达、评价、讨论与交流。另一方面,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但必须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历实践,在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中心内容,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认识什么是科学的本质。没有探究的课堂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课堂。但是,要怎样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才能既使学生习得方法,又使学生快乐学习、自主探究呢?主要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究中培养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培养爱自然、爱生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良好科学素养的提高。新课程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活动,其中科学探究实验是活动的主要形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热热闹闹,但若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却不明白,存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识别什么是科学。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潜力,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是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小学科学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探究教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要以善于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物质世界彰显科学课堂的特色为中心目标。那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利用探究教学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呢,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下探究,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一、什么是探究教学法什么是探究教学法呢,科学探究的教学法是以探究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  相似文献   

14.
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中 ,“科学探究”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那么 ,什么是科学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面就这 2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与思考。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探究活动 ,可以使学生亲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从中获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 …  相似文献   

15.
王克美 《考试周刊》2014,(3):124-124
探究式学习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这些在地理课堂教学时应如何运用?运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中实现有效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而且可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使学生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知识,从而在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科是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为了实现“学生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科学课倡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应用知识”。通过科学探究,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并学会科学地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方法,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见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看到在课堂上,问题刚提出,学生就摩拳擦掌,开始动手,学生到底在探究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却说不上来。在小学科学的探究活动中,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怎样从学生的思维、方法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悉心指导,有效组织,反复训练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使科学探究更加有效呢?  相似文献   

19.
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究真理。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科学教育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幼儿科学教育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模型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科学教学中利用模型可以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显性化,能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到科学探究全过程,使学生养成热爱真理、勇于探求、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