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才徐渭出现在中晚明是一个谜,决非一“奇”字所能解释。徐渭的个人命运遭遇,可谓偃蹇痛苦,但这还不是徐渭痛苦的根源;从文化思想史来看,王学在转型时期留给传统士人的先验悲剧,才是徐渭的痛苦之源。二者之间,后者是渗透于前者之中的,故徐渭的悲剧显然是一种“命运悲剧”。关于徐渭为何明知科考束士不能考出真才者仍反复科考,为何反复自戕,为何终身追求“理道”而“理道不明”等相关悬疑,都可以从王学留给徐渭的先验悲剧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
徐渭身后极负盛名,其杂剧创作也备受推崇,人们多将他与汤显祖相提并论。然而,古人多赞其词曲之奇,而往往忽略剧作的思想内涵。现代学者对徐渭杂剧虽不乏研究,却缺乏对作品本身作全面的深层的分析考索。因此,对其杂剧的评价也只能说是一种单纯的价值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进一步认识徐渭杂剧的思想意蕴及其真正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徐渭的杂剧名作《四声猿》在中国戏剧史上据有重要的地位,作品基于强烈的创新精神,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中呈现出两大美学风格:一是“奇绝”,它不仅命意奇、结构奇、曲词奇,而且形象的组合、寓意及刻划更奇;二是“以喜写悲,寓庄于谐”,剧作将悲剧性内容用宜俗宜雅的喜剧手法加以表现,创造了“嬉笑之怒骂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孔尚任之传奇《桃花扇》缘何以“桃花扇”为题?作者自谓:“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相似文献   

5.
翻开中国古典学,在历历可数的女性形象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女性不是闺阁淑女,就是烟花柳巷风尘沦落人;不是为爱殉情的薄命女,就是担负“红颜祸水”之名的可怜人,让人慨叹之余,不免失望。时至明朝,怪才徐渭一反陈习,创作了《雌木兰替父从军》杂剧,“以一女子而铭绝塞”,是“人生至奇至怪之事,使世界骇咤震动也”。  相似文献   

6.
陈政 《文教资料》2008,(36):58-59
<黑葡萄>是我国明代以大写意花卉而闻名于世的画家徐渭的代表作品,此画水墨淋漓、狂怪奇乱、不求形似、意趣横生.徐渭在明坛上是一位难得的全才和奇才.徐渭的大写意发展到近现代,影响到了诸多绘画巨匠,徐渭的绘画艺术和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渭《涉江赋》中的“真我”是具有《楞严经》“妙明元心”学理背景的“含裹十方”之“我”,是纾解科场失意心理之作,不应视为其文艺思想的典型形态。与李贽“童心说”、袁宏道“性灵说”黜伪求真的取向相同,主体内涵有别。徐渭《翠乡梦》对原红莲故事进行了重构,成为《楞严经》序分的艺术再现。集诸艺于一身的徐渭对《楞严经》独有的“都摄六根”的“根大”思想必有会心之解,对其进入诸觉浑成为一的创作状态多有启示。徐渭本于《楞严经》的六根互用不是一般的通感修辞,而是浸润于《楞严经》佛理而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徐渭卓越的诗画成就与其独有的诸识与精神气韵浑成一体的审美境界有关。  相似文献   

8.
徐渭通常被视作一个"奇"人或"异"人,但通过他的自叙文,更见其人生"悲"的底色。其家庭不幸,是为悲惨;仕途不平,是为悲愤;心理不谐,是为悲凉;身后不良,是为悲哀。用"悲"而不是"奇",或许更能透视徐渭步步惊心的生命历程,抚触其孤苦坚执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明朝,在历届的“高考”中,最悲催的倒霉蛋儿,非徐渭莫属。 徐渭的才气,从以下两人的态度中便可略窥一二。清代有名的高傲才子郑板桥,自愿“青藤门下牛马走”;而绘画名家齐白石,更是甘愿“青藤门下为走狗”。青藤居士,是徐渭的号。两大才子,一个愿意为其做牛做马,一个甘为“走狗”,可见徐渭的才华不一般了。  相似文献   

10.
兵法上有“正不着则奇之一的策略。子日:“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就是说,统帅全国军队,即使遭受敌人的进攻也不致失败,这是由于“奇正”运用得正确。“奇正”是古代军  相似文献   

11.
对屈原作品的解注,或失之轻率,或失之牵强。兹略举数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1、余幼好此奇服兮课本对“奇服”的注释是“奇特的服装”,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也认为是“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其实,“奇服”就是“美服”。“奇”是“美好”、“美妙”的意思。闻一多《乐府诗笺》说:“奇事,犹佳事也。”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清王士祯《游摄山记》云:“予意山之奇,在登眺;登眺之奇,在烟雨。”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就注“奇服”为“好服也”,“言我冠带佩服,莫不盛美”。“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涉  相似文献   

12.
▲最有名的是明代文学家兼书画家徐渭的“天留客”故事。据说,徐渭家穷,常到亲友家寄居混饭吃。一次连绵阴雨,他去一位朋友家多住了几天。这位朋友等徐渭暂时外出时,在照壁上写下一行“逐客”文字。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徐渭回来时见了,灵机一动,拿笔在文字中加上了圈点,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于是,徐渭泰然地住下去,直至云开日出才离去。▲从前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在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微薄。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但借口说空口无凭,写下一张没有加标点的合约为据。合约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  相似文献   

13.
徐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狂狷”之士,其颠狂怪异的人格形态的形成,既受到时代思潮与社会风尚的影响,也与他个人生理与心理的病变有密切关系。不幸而痛苦的人生速成了徐渭心理的病态,而心理的病变又使他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奇特甚至怪异的风貌。  相似文献   

14.
《祭妹文》中“角奇梦幻想”的“觭梦”,课本注:“奇异的梦。觭,通‘奇’。”教参译为“奇离的梦”。都视为偏正关系。按,“角奇”通“奇”,《辞源》《辞海》等都注明是指“单、只”,读音为 jī。而“奇异”或“奇离”之“奇”则念 qí。注译的音义不相配。《辞源》又有“觭梦”条,解释是:“殷人占梦之法。据梦之所得  相似文献   

15.
明代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已经成为人类艺术的共同财富。个人永远都是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中而不可能绝对的孤立,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笔墨体现出的“游戏”与“痛苦”地“墨戏”人生的艺术特征,给予人们“痛快淋漓”的审美共性的艺术享受。探究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墨戏沉雄”的“沉着痛快说”的艺术特征可以获得人类艺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认识的深刻启示,由此也突显出人类艺术的共性特征对于创作经典艺术和作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  相似文献   

17.
《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这位艺术天才开放、自由、注重神似的本色戏剧观,并鲜明地展现出"奇"的美学风貌。本文试从"奇"字入手,分析其作品形式之奇巧、意蕴之奇趣、作者之奇才。  相似文献   

18.
徐渭放浪形骸,但其思想实则是外心而内儒的矛盾结合体。本文从阳明“心学”和儒学“出仕”的层面分析了徐渭的思想,指出了徐渭狂狷不羁的心灵下。其实体现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王氏心学与传统儒学强烈碰撞的状态,而徐渭就是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畸形人格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合奇胜奇正相生──教育管理中的谋略北京二十二中周焕奇“孙子兵法奇正虚实”中指出:“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天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其大意是:作战只有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很严整,但不能给敌方造成突然猛烈的打击,就无法取胜;只有奇兵而...  相似文献   

20.
一、“活法”的含义“活法”之说,本出于江西派吕本中的论诗主张.其活法者,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者,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张泰来总结江西派的作法,也“谓有活法,…… 惟意所出,万变不穷”.可见其本旨是说,其变,并非不遵法度,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而是强调不超出一定规矩.就象“珠走于盘而不出于盘”一一珠在盘中走,横、斜、圆、直,变化万端.然再变化,也不能跑出盘去.这就是说:越规矩,有万种变化之奇;守规矩,又无束缚手脚之窘.不离法也不即法,先从法入,后从法出,以无法而为有法,达到自由和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