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铁英 《阅读》2006,(10):11-12
在巴黎的王宫花园里,有一尊引人注目的大理石雕塑:维克多·雨果右手撑着太阳穴,半卧在那里凝眸沉思,神情肃穆庄重,但是躺在一摊“污泥”之中。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这尊塑像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罗丹为创作雨果塑像煞费苦心,原雕像是用千姿百态的缪斯和海洋仙女做陪衬,烘托着站立在中央岩石顶部凝神思索的雨果。塑像完成后,罗丹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揩去手上的泥巴,脱去工作服,小心翼翼地带上工作间房门休息去了。第二天一早,一大群新闻记者找上门来,要求看看大师的新作,他们要抢先报道雨果塑像完成的消息。罗丹把他们领到工…  相似文献   

2.
冒继承 《阅读》2012,(9):18-20
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雨果把《悲惨世界》的小说稿寄出去之后,过了半年时间,还没听到消息。于是给出版商维克斯尔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很别致,除了对方称谓和自己的署名之外,全信只有一个标点"?",维克斯尔接到信后,马上明白了。于是写了一封同样除了称谓和署名之外,只有一个标点的回信"!"。雨果一看回信,也立刻读懂了。很快,这部轰动文坛的巨著出版了。  相似文献   

3.
标点也传情     
崔平姗 《阅读》2006,(3):20-21
星期天的午后,聪聪和小书虫正在津津有昧地读着《只有标点的书信》。故事说的是,法国浪漫主义大作家雨果把《悲惨世界》的书稿投给一个出版高,可是一直没有消息:于是雨果写信给出版商询问作品的命运,全信仅有一个标点“?”。出版商接信后心领神会,随即回信,也只有一个标点“!”。不久,轰动坛的《悲惨世界》问世了。  相似文献   

4.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小说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相对照的创作原则.这一对照艺术原则在小说中得以多方面的实践和运用,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对比、情节与场景对比、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人物自身的美丑对比,以及人物不同阶段的性格对比这几个方面.雨果运用多样的手法,通过小说中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比的艺术原则,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15世纪法国社会光明与黑暗殊死抗争的画卷,表现了他一贯创作的核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悲惨世界》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现实。动荡的岁月,黑暗的社会铸造了小说中一个个人物的悲惨命运。雨果借助冉阿让这个苦役犯宣扬了其人道主义救赎社会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阅读》2008,(9):30-32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手,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不闻讯息。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7.
加西莫多和关伯仑,都是雨果根据他丑恶滑稽与高尚典雅相结合的美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外丑内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生活道路、爱情历程以及反抗表现均不同。从加西莫多到关伯仑,体现了作者思想水平、艺术追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史诗般的长篇巨著《悲惨世界》从1845年动笔,到1861年完成,它是凝结着雨果16年心血的辉煌大作。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冉阿让、芳汀、珂赛特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和控诉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与残暴。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雨果小说《九三年》与话剧剧本《九三年》并置,通过平行线索之间的双向比照,抽取几个有价值的比较点:戏剧性、戏剧节奏、文化意义与时代精神,直接引入文本肌质与细读分析的佐证,探询话剧《九三年》移植小说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雨果小说<九三年>与话剧剧本<九三年>并置,通过平行线索之间的双向比照,抽取几个有价值的比较点:戏剧性、戏剧节奏、文化意义与时代精神,直接引入文本肌质与细读分析的佐证,探询话剧<九三年>移植小说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1.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一直以来,以其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文学情怀打动着读者的心灵。但人们总是习惯关注美好的东西,把"美"作为主角,把"丑"作为配角。本文旨在以加西莫多为中心,走进他真实的灵魂世界,解读并颂扬其高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克洛德,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丑的代表,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如果换个角度审视,我们就会发现,克洛德是从一个善良博学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阴险、毒辣的副主教的他变化的根源就是基督教性禁欲主义。正是性禁欲主义的思想扭曲了他的人性,毁灭了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我国教育体制中重要的课程之一,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句名言道出了音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剧之一,该作品是在维克多.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本文以剧情内容设置、人物性格刻画、音乐情感表现、舞台布景设计等方面为研究个案,深层剖析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等方面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一棵老树的破裂,就是对 新生的树的召唤。每一个世纪都 有它的使命。” ——雨果 人类注定要遗忘过去的阴影,人类注定要乐观地面向未来,人类也注定要不断地探寻自身的道路,中华民族如此,世界其它民族也如此,于是,我们不得不冷静而客观地把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看作  相似文献   

16.
一、信心教育要转变观念一位学者调查了世界上一些杰出人物,其中一些人在中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拿破仑、丘吉尔、巴尔扎克、雨果、黑格尔等。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教育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  相似文献   

17.
周剑 《职大学报》2013,(3):53-55,29
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副主教克洛德这一形象,书中写出了"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体现了宗教与爱情永恒冲突的主题,被赋予了爱情悲剧美的内涵。这些艺术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凸显了作品的反封建、反宗教的人道主义主题,无情地揭露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宗教脱离了人更会走向反面与极端,成为制约人的枷锁。  相似文献   

18.
雨果曾经说过:"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纯洁校园这个最不应该出现犯罪的净土近几年却连续有恶性事件发生,且主体都是天之骄子的新时代大学生。为何本是培养人才,引领道德的大学竟频繁出现大学生的犯罪事件呢?作者分析了社会、家庭背景情况,追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认为完善大学思政体系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吴应海 《阅读》2014,(39):18-20
<正>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它就像一面镜子,能最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心理描写就是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对人物内心的这种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把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来凸现人物性格,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角爱丝梅拉达艳丽、善良、纯真,寻觅着美好绚丽的爱情,最终却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为爱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的美好撕碎了给人看"。大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凭借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构建和细腻同时又不缺乏深度的艺术创作方式,谱写出了爱丝梅拉达短暂人生中的爱情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