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影视拍摄中把景别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值得重视的是在这种划分方法之下,每种景别都应该美得其所,远景美在浑然一体,全景美在以景写人,中景美在动态鲜明,近景美在传神之容,特写美在直击心灵。远景与特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可以承载非常强烈的情感,而运用得当的两极镜头直接匹配更会为观众营造出非常特殊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2.
李峰 《报刊之友》2012,(11):147-148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来的文学形式,被认为是最能表达心灵的文学体裁,所谓“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被称作“第七艺术”的电影,其电影语言和创作都与诗歌有着微妙的联系。电影语言的诗性呈现便是诗歌语言和电影语言自身表达的结合,其中景别是导演和摄影师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电影修辞和诗性表达的重要手段,而远景和特写这两极景别,在电影中承担着更多隐喻、象征和情感抒发的诗性表达。  相似文献   

3.
微距之美     
新闻摄影中,广角有广角之美,中景有中景之美,特写有特写之美。 有些人常把特写画面与微距画面混淆,认为有些特写画面就是微距摄影。现在的变焦摄影镜头有些都带有微距功能,用这样的镜头拍摄的微距画面,不归入微距摄影似乎不对。但是这样的微距摄影很难体现出微距的真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钱程 《记者摇篮》2008,(6):109-110
按照传统的镜头剪辑方式,镜头的组接中,往往是全景接全景,特写接特写,运动镜头接运动镜头,静止镜头与静止镜头相接,这样的组接从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因为视差很小,剪切的痕迹就变得很淡,即使是在镜头需要的情况下,也经常是中景与近景相接,或者特写与近景相接,很少出现远景与特写相接的组接方式。尤其是在电视新闻片中,为了  相似文献   

5.
孔祥宇 《东南传播》2021,(11):77-79
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一直着眼于记录和呈现人类学原理,"影视"在其中仅被视作工具,长期未得到学术层面的正名.而作为影视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影视学学科的日益成熟、影视学学术的日趋繁荣和影视学教育的日渐完善,影视人类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影视学的视角重审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变局,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充足的合理性,更适应了新全球化趋势、新文科背景和国家新需求.  相似文献   

6.
《西方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王向峰先生的一部美学史新著.加之先前所作的《中国美学论稿》和《中国现代美学论稿》,向峰先生已对中西方整个美学史做了一番全景式的深度扫描,展现了他学术研究的宏阔度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7.
动之美——谈现代影视中镜头与时间的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泉 《视听界》2006,(3):66-68
运动是现代影视艺术的本性,精彩运动可以深刻挖掘主题,勾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表现影片的思想。因而,每个影视导演和理论家都应当充分关注影视中的运动及其形态。而说到影视中的运动,镜头与时间则是两个极重要的维度。本文以清晰而有条理的笔触,分析了现代影视中镜头与时间的运动,用一种静缓的笔调带我们领略了影视表现中的动之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新闻消息写作具有影视视听语言中明显的镜头特征,它以文字语言的形式将镜头语言中的不同景别贯穿于消息写作中,这种景别运用形象地为读者还原了新闻发生的事实和情景。同时,这种景别的运用又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通过景别的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及大特写五大种类展现于读者面前,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相似文献   

9.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媒体上有关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一时间成了最抢眼的新闻,读者无不先睹为快。然而,日前笔者在某报上读到《一瓶辣椒酱》却未能"快"得起来,因为这篇新闻特写的真实性难免会引起读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李宏 《中国广播》2016,(2):87-92
广播特写《李子花瓣上的雪——来自日本春天的故事》由德国广播特写独立制作人玛尔特·雅司朴生(Malte Jaspersen)采制,是2005年国际广播特写大会展播的作品。本文从音响的采录、音乐的运用等方面赏析玛尔特·雅司朴生如何从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记录日本人的故事,用音响来描画他心中的日本春天。  相似文献   

11.
外语电化教学之影视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如何有效提高成人口语与听力水平为出发点,着重介绍了有机结合视听说 的影视教学的现状、优势、教学准备及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爱国会审官关絅之的过程中,历经十余年,我终于寻访到了关的后人,发现了不少的书信、照片及家谱残页等存件(均已捐赠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为撰写关絅之传记提供了详实的珍贵史料。此外,从关的儿媳口述中还了解到许多关家的趣闻轶事。其中一则,涉及浦东发展前景的闲谈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以男同性恋为题材的耽美影视剧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青年亚文化的影视表现形式,它在我国目前还处在初步发展的探索阶段。耽美影视作品的风靡,既是受众审美情趣变迁的结果,也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的热播既有助于人们对边缘文化的关注,但其文化内涵的异化传播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需要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4.
新闻之美     
新闻做到眼下,往往有在死胡同里左冲右突的悲哀与无助。要订阅量,要收视率,要市场份额,要广告合同……似乎新闻必以博人眼球为最终目的。于是,造假、扬恶、捧丑,诸般不齿,竟让众多新闻人趋之若鹜。悲哀,无奈,这是新闻人的悲哀,新闻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15.
复制之美     
温兴邦 《新闻实践》2013,(3):I0004-I0004
在版面设计中,复制是一种较常用的手段。当然,复制并不是我们平时在电脑上经常使用的一种简单“复制”和“粘贴”。在使用复制手法时,我们一定要强调它的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要强调它与新闻内容的相匹配,因为任何一种版面表现形式都要服务于新闻内容,这是一条永不会改变的铁律。一般来说,复制手法可以分为“原件复制”“阴影复制”“形式复制”三种。1、原件复制。从图片的处理上,原件复制先要将图片抠图,再拷贝一份,置于版面上,如图一。拥有多名大牌球星的法国队在南非世界怀小组赛上以0:2不敌墨西哥队,被逼至淘汰的边缘。美编在处理这一新闻时,选取了一张最能表现法国队主帅多梅内克此刻心情的照片,进行了复制,置于版面的左右,仿佛是他走了两步又驻步回首,多梅内克在场上那种顾盼留恋又深感无奈的神情被表现得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6.
光之美     
《全国新书目》2022,(1):27-29+26
<正>圣奥古斯丁在《论灵魂之伟大》中阐述了一种基于几何规律性的美学理论。他说,等边三角形比非等边三角形美丽,因为它们更"均等"(aequalitas)。正方形比等边三角形美丽。最美的则是圆,它没有棱角,圆周连贯的均等性不会被破坏。但在所有这些图形之上是点——它不可分,是自身的中心、开端和结局,是圆的生成源点,是所有图形中最美的。  相似文献   

17.
书籍之美     
图书是人类记录一切成就和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交流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互相往来的主要媒介。图书的形式蕴含人类审美趋向,主要体现在书籍本身和记载的内容。图书形式的美由简单形式美和复杂形式美等构成,简单形式美指色、形、  相似文献   

18.
汉字之美     
古人对文字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的书籍是周公所作的《尔雅》,这本书与秦代李斯的《仓颉篇》一道被六朝人归纳为"仓雅学",是汉字教学的启蒙读本。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学专著,开创性地奠定了中国文字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宁静之美     
宋明亮 《军事记者》2009,(1):I0002-I0002
腾空而起、穿云破雾、鹰击长空、翱翔蓝天。这是我们常见的几种反映战斗机雄姿的摄影题材。而这幅作品没有选择这些特殊的精彩瞬间,也没有英姿飒爽的飞行员出现,就连最常见的朝霞、夕阳也没有,画面显得异常的单纯、安静,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淡淡的宁静之美。  相似文献   

20.
模糊之美     
中学时我疯狂地迷上了小说,不论言情、武侠还是传奇故事,皆来者不拒。那时候看书,如同接力比赛,好不容易四处寻得一本,身后的队伍早已排成了长龙。因时间之紧,常常是下午借来次日就要归还,故只有挑灯夜战——宿舍熄灯后,仍趴在被窝里举着电筒继续观看。如此几年下来,眼睛的近视程度便不可抑制地蹭蹭蹭往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