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后期作品,《夜色温柔》是“喧嚣的20年代”的典型代表作,小说主人公迪克是个有着明显女性特质的男子.通过分析其女性化倾向为突破口,并对其日常行为及之后的堕落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菊花》是斯坦贝克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半个多世纪以来,批评家从象征主义,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本文在女性主义理论框架内,运用“双性同体”的思想,对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伊丽莎内心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渴望进入男性世界,步入主流文化。但因为父权制社会环境的压迫,“双性”意识未能达到和谐一致,最终梦想破灭,也集中反映了20世纪早期在美国女主人公伊丽莎所代表的女性共文化群体与男权社会主流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女权主义作家艾丽斯·沃克一生致力于黑人妇女的解放,她通过写作试图拯救处于双重压迫中的黑人妇女,在《紫色》中以双性同体的创作理念塑造了多个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角色,其中以西丽最为典型。西丽在自身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融合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认同并获得解放,成为沃克笔下两性和谐的成功楷范之一。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19世纪颇有影响的女作家,其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被称为天才之作。在该作品中,艾米莉表达了自己对女性解放的关注和对两性关系的思考。本文拟运用女性主义中"双性同体"这一理论去分析该书中小凯茜这一角色:如荒原中的迎春花一样,用自己独特的气质迎来了自身的独立和双性和谐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5.
陈芸是清人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的主人公,在她身上具有双性同体的潜意识,这主要表现为陈芸个性因素中的男性要件、对男性领域的涉足和对同性姐妹的友爱与激赏三个方面。在这一潜意识的驱动下,她试图越过两性对立的藩篱,努力摆脱女性的从属地位,尽管不是自发行为,却超越了历史上的许多女性。  相似文献   

6.
双性同体观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重要思想,将实现两性气质融合作为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作品《到灯塔去》中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由对立走向和谐统一,是伍尔夫双性同体观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她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伍尔夫独具一格的女性意识贯穿其中。而她在1929年发表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更是堪称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蕴含的物质的房间,精神的房间以及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平等意识的分析,以探究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 ,阐释《补天》所蕴含的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 ,揭示了鲁迅重构神话《补天》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因作品中有浓厚的死亡意识以及伍尔夫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独具特色的关注和剖析而闻名。本文旨在通过《奥兰多》这部著作来解析伍尔夫独特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10.
《达洛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典范之作,标志着伍尔夫叙事技巧的成熟。同时,它又是一部富含女性主义思想的女性作品。一些女权主义评论者认为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是男权文化的产物。在前人基础上,本文从另一角度出发,竭力全面阐述克拉丽莎的自我的历程,即形成、沦丧、重建到最终回归,以求对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能有更充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世界文坛声誉卓越的女性作家。《爱的习惯》就是一篇以两性问题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两位主人公追寻双性同体的状态和心情被莱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通过对简.奥斯丁的名著《理智与情感》的分析,指出简.奥斯丁的自由女性主义思想,探讨了女性主义的螺旋式的向前发展过程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本文最后指出两性的和谐和平等是女性主义的最终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3.
女性是相对于男性而存在的,从矛盾辩证的角度看偏见的存在是永远和必然的。女性艺术家和批评家对女性自我性别的强调正是女性处于弱势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4.
15.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的人的对象化和自然人化的历史,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花狐鬼怪,并不是个人幻想、个人想象的产物,而是社会集体意识的产物.人格化了的鬼魅妖怪和神化了的妖魅鬼怪,与现实的人生纽结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都具有七情六欲.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道德观念对他的创作总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身世低微,生平难考的蒲松龄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底层,对阶级的对立,劳动人民的苦情有着真切的体会.他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相向相逆、相克相生结成的多走向、多内涵的社会关系当做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加以影射,并通过情节的幻化,揭示其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黑暗.蒲松龄从佛教的道德观人生观出发,创作了一系列因果报应的文学形象,在他的作品所反映的人生世相中渗透着强烈的爱憎.他一面以厌恶的、颤栗的心展示着封建社会给他的种种恶梦,一面用热情的、迷醉的歌喉,唱出对生活美的追求.美的本质是真与善.蒲松龄一改中国尊神贬鬼,美神恶鬼的传统,寄情寄爱于鬼,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善良、真挚、又多才多艺鬼的美好形象,这是蒲松龄在黑暗的人世间迷途失津后,找不到原本属于人类的美的品格,便期望幻想在阴曹地府、鬼的身上保持纯真与美好的寄托.  相似文献   

16.
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也是西方公认的现代主义先驱。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积极倡导失落的女性传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批判父权制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主张以女性视角重构女性文学,呼吁新时代女性努力挣脱男女二元对立的束缚,走向两性融合的完整生存状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把握伍尔夫在促进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揭示其作品中的女性解放心路历程,旨在更深入地理解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  相似文献   

17.
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安吉拉·卡特的《与狼为伴》中穿插的四个故事,可以揭示作者是有意穿插进这四个故事的,并且,故事的排列顺序也不是随意的。它是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相一致的。此外,通过解读四个故事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可以说明女性主义的发展过程.并且指出卡特心中的男性、女性关系是一个双方和谐相处、雌雄同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陈忠实的《白鹿原》展现给我们一个民族近百年的历史巨变 ,作品在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对王昭君故事的不同处理这一角度,分析了主体创作心态,同时借一斑窥全豹,探讨了元代文人的心理矛盾。  相似文献   

20.
对张洁早期充满理想主义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与之呼应的带有变奏和反常性质的《祖母绿》进行分析,可以从中找到解决张洁女性主义创作的新视角。通过探讨张洁对“爱”的执着与独特的灵肉观,走进张洁创作的隐秘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