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中的“异化”现象与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中存在的“异化”现象:不爱自己的“自爱”,缺失人性的“人格”,囚禁自我的“自由”;并进而提出大学德育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人的整体精神,二是帮助大学生拥有人的统一的爱,三是帮助大学生享有创造性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德育在道德相对主义、欲望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合力作用下背离了大学精神和教化本性,持守价值中立、娱乐化和工具化的立场,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其结果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成长为目标的大学德育却导致了学生人性的迷失和堕落,这是对大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也诱发了大学德育自身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3.
学术异化是指学术对其本真目标与守则的偏离,它会导致现代大学发展的危机。学术异化表现在学术活动的目的、过程与结果等多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权力干预、利益驱使和制度缺陷等外在因素所引发的。大学要消解学术异化,回归真学术,最关键的是去除学术行政化,不唯学术GDP为上,建立起系统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学校仪式活动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对全校师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指导、矫正和重塑的功能。然而在现实中,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无形中发生着异化。回归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价值和内心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充实仪式活动的德育内涵,规范并创新仪式活动的德育形式。  相似文献   

5.
人性教育与大学德育之间在理论目标、内容特征、教育效果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重视人性教育有助于优化大学德育效能、促进大学德育的创新。以人性教育的视角看,创新大学德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道德追求,感受至善之美;关注价值体认,提升生命意义;培养民族情感,展现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现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政治化的德育目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德育目的难以取得应有的德育实效。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往往也注重这一点,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而片面地认为这些做人的规范浅显、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先变革大学德育观念。而变革大学德育观念的关键首先应是大学德育理念的变革。在当前,大学德育理念变革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应当是大学校园人必须尽快确立以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和爱国精神为共同价值信仰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曾清源 《师道》2022,(1):39-40
<正>社会实践活动能使青少年学生走出较为封闭的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认识、感受并且适应社会,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德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纸上谈兵",重说教轻实践,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导致德育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9.
德育的低效与高校制度伦理建设有着紧密关系,一方面,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问题都与制度伦理的缺失相关,制度伦理的缺失间接导致德育的低效.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德行养成与高校制度安排而造就的高校文化环境直接相关,制度伦理的缺失成为德育低效的直接诱因.因此,提升德育效果需要高校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制度内容中应蕴涵道德理念、道德原则,渗透时代伦理精神,制度运行中切实贯彻制度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建忠 《考试周刊》2013,(56):166-166
<正>翻开思想品德教材,我们会发现,选择其中的任何内容开展教育时,其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存在同化和异化的现象;即通过这一内容的教育,学生既会在这一内容上形成共性特征,又会在这一内容上形成个性特征。如德育工作者在选择孝敬父母这一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方面,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使所有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得到同化,形成相同的孝敬父母的道德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又会使所有学生在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上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存在差异,如有的人通过给父母洗脚表达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大学生"边缘化群体"的生命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大学生对生命教育内涵理解不到位、生命意识淡薄;二是民办高校没有从事生命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三是高校没有将生命教育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民办高校大学生"边缘化群体"生命意识缺失,大学生群体各类极端和突发事件频发,社会舆论关注度高,如何让大学生生命教育回归,需要做到:1.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2.组建稳定、专业、高效的生命教育团队;3.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并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4.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引领作用;5.构建生命教育网络学习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惩戒行为备受争议的背后,是多元价值观和不同利益诉求难以统一的问题.正当性论证是对事物、制度或行动的价值论证.合法性是正当性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正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教育惩戒中合法性不能代替正当性.教育惩戒的正当性在于惩戒行为的教育性与正义性,既符合了教育价值的目的性,也实现了教育关系的正义性,教育性是惩戒行为的良善动机,正义性是惩戒行为的应然效果.教育性意味着教师的惩戒行为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价值,规范与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教育惩戒的正义性意味着教师的惩戒行为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到了应受的教育,且这种教育是好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全面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其中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强化体育课堂德育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老师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环境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质是一种“无声之教”.本文试图从教师职业道德,树立管理服务人员的育人意识,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等几个环节,探索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德育实践中的德育话语存在着失当现象,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与政治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与扭曲化、德育内容的滞后性及与生活的疏离、德育方法的单一性与强制性等;深入分析其背后原因,在健全德育目标、完善德育过程、更新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方法等方面积极进行改进,有助于改变德育话语失当的现状,实现德育话语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提升精神品格、提高实践能力、推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等独特的育人价值。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着目的工具化、课程边缘化、实施形式化和同质化、评价单一化等异化倾向。为了充分发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本真育人价值,实现适然回归,必须纠正工具化目的,回归劳动教育的育人本位;摆脱边缘地位,构建系统多元的劳动教育课程;提升教育意蕴,创造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实施形式;完善评价体系,探索过程本位的增值性劳动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后果,从内外因素剖析了大学体育教育异化力量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消解大学体育教育异化力量的措施.旨在为缩小大学体育教育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