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丽 《山西档案》2006,(2):42-43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隐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2.
黄芳 《科技档案》2007,(2):30-33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隐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4.
冯馨雨 《湖北档案》2014,(12):12-14
一、公民档案隐私权的概念和内涵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公民档案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公民档案隐私权当属民法意义上隐私权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独特的法律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创新更迭的今天,几乎所有的部门单位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也位列其中。在各行各业忙于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些法律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其中就有涉及个人隐私权的问题。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1]。在档案信  相似文献   

6.
隐私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人格权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并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隐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公民隐私权有关的档案种类、内容非常繁多。本文拟就与档案开放利用领域有关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  相似文献   

8.
潘晓露 《山东档案》2015,(2):51-52,54
档案信息伦理是指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关系以及个人隐私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不仅包括档案工作者的个人素养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档案利用者的素养以及档案记录中相关人员的隐私受尊重的权利。本文将从信息伦理的表现形式、信息利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应对信息利用中伦理问题的策略分析等三面阐述信息伦理问题。一、信息伦理的形式表现(一)档案使用者的隐私权使用档案者在查阅档案时需要登记个人信息,档  相似文献   

9.
档案开放利用与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于1890年在《论隐私权》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2003年3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确立了隐私权在中国的法律地位。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1〕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记录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包括公民的隐私。美国的维利部长曾…  相似文献   

10.
《上海档案》2007,(8):31-32
杨立人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3期撰文论述:一、档案所有权的保护(一)档案所有权的内容"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档案所有权同样包括这四项权利。档案占有权主要表现为对档案的保管权。档案使用权是指对档案的利用权。所有权主体有权  相似文献   

11.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护个人权益的合理要求,档案保管机构应予以配合。《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的第5章第552条第4款、《德国联邦个人资料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和日本《关于保护行政机构与电子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信息法律》的第17条,都对公民的这项权利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隐私一词,英中对应的词是privacv,乃从private演化而来,意指与他人无关的私人生活范围:我国有学认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隐私主要包括公民的通信、日记、私人件、电话、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情况,以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情况等。隐私权,就是公民享有的不公开这些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信息的权利。但近年来,媒体不当披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时有发生,给当事人的心理、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秘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而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自由、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免受他人非法窥探、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一、 隐私权特征   1.人身性。隐私权是属于自然人的一种人身权利,只有公民才能享有,任何团体、组织都不享有隐私权。任何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总是针对特定的人的。隐私权的人身性还表现在公民的隐私权不能转让、继承。   2.秘密性。所谓秘密性是指隐私权的内容必须是秘密的…  相似文献   

14.
陈亮 《新闻实践》2002,(4):55-56
在新闻报道中,隐私已经成为有意无意要触碰到的问题。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却又堂而皇之地去窥探别人。隐私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媒体的卖点,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也作为一个附加产品带给了媒体。从法律上说,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的内容包括了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只要未经公开,被采访人不愿公开,披露的信息都构成隐私。一方面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从事与社会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和支配,同时个人生活信息,如家庭成员,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杜杨 《陕西档案》2019,(2):23-23
一、医院电子病历档案的概念与作用电子病历档案是指医院内部以电子病历信息为载体,记录病人发病情况、病情变化和诊疗记录过程的医疗档案,不仅包括诊疗过程的全程记录,而且包含了其他的生命体征信息,它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空间上全面覆盖的个人健康记录。二、当前医院电子病历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一)电子病历档案安全性不高电子病历档案承载了患者大量的个人医疗信息。这些涉及隐私、患者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私生活秘密,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阅、复制电子病历档案。但实际中,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人为的篡改,访问权限设定等漏洞严重影响着电子病历档案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在档案信息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主要内容是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信息资料,隐私权权利人对这些信息享有保密、知悉、支配、公开、修改和救济的权利,但这些具体权利并没有在档案法律法规中得以直接明确的规定,严重影响了实务操作。在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对其进行必要限制,以实现档案利用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协同。立法上,应采取直接规定的方式明确界定隐私权,并需对档案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进行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7.
档案利用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在公民档案意识增强的同时,其法律意识也日益提高。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探讨。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9,(4):20-20
所谓知情权,又称知晓权、获知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知情权包括社会知情权、政治知情权和自身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的磐要条件之一,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9.
企业档案中商业秘密的认定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商业秘密,在我国《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且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相似文献   

20.
信息具有共享性,这同样适用于私人档案。但对其共享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对私人档案拥有支配权的主体放弃独占权,将档案信息贡献出来与他人分享;其次,共享是有限范围内的共享,它必须以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不损害档案形成者合法权益为前提。(1)也就是说国家对私人档案的监控权保证了私人档案共享性,但是这个共享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在尊重私人档案所有权以及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有限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这就涉及到了国家对私人档案的监控权与私人档案所有权的权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