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戏曲器乐曲牌[夜深沉]是由昆曲声乐曲牌[风吹荷叶煞]变化发展而来,作为戏曲器乐曲牌的代表作品,[夜深沉]所反映的不仅是声乐曲牌与器乐曲牌的渊源关系.更昭示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一曲多用,一曲多变”这一特有的创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节奏,是一切事物中合乎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运动形式,是音乐的本质。离开音乐的律动,就失去音乐自身。  相似文献   

3.
福建戏曲海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戏曲自明清以来海外传播频繁,在20世纪形成两个高潮。闽剧、莆仙戏、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在对外传播交流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些剧种以应邀演出与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海外演出,成为维系祖国大陆、台湾及海外华侨之间的一条重要的情感纽带,也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一、福建地方戏曲特点 (一)历史悠久。福建在唐代才得以开发,但戏曲形成的时间却几乎与全国同步。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士大量南移,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唐咸通二年(861年),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法师南游莆田,县里曾排百戏迎接;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也备百戏迎僧人神晏。当时傀儡戏在福建也很盛行。宋代,杂剧传入莆仙,用莆仙方言演唱,人称兴化杂剧。杂剧传入漳州,兴盛一时。南戏于南宋传入福建,与兴化、泉州、漳州等民  相似文献   

5.
南音是一种以曲牌为主要音乐表现形式的乐种,与中国传统曲牌有紧密的联系,但其强大的填词性特征和功能在南音曲牌中被逐渐弱化,从相同曲牌不同乐曲歌词篇幅的巨大差异,就可感受南音曲牌的非填词性特征.而笔者以为,南音曲牌体本质已经内化为一种曲牌性思想和规律,南音腔韵的存在即为证明.  相似文献   

6.
《银纽丝》是流传已久的古曲曲牌之一,自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本文对《银纽丝》曲牌在全国各地戏曲音乐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梳理,以探寻古曲曲牌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简楚兴同学在《追求优质生活》一文中首先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文章主旨:“‘优质生活’是由‘温饱’进入小康后的新境界”,单刀直入,没有拖泥带水;接着文章将“优质生活”与“优裕生活”区别开来,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可见小作者将语文与人生社会结合起来学习,是一条学好语文特别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过去有一句俗话:人多力量大。但现在已进入了高科技的时代,这句话就有它的局限性了。何嘉宏同学通过拔河的实验证明:人多力量小!观点新奇,有创意;接着运用古今典型事例加以证明,并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还联系了当前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8.
正尼日尔大约有12种土著语言,其中最主要的5种分别是:豪萨语(Hausa)、哲尔马支那语(Zarma Chiine)、富拉语(Fulfulde)、塔马加克语(Tamajaq)和卡努里语(Kanuri);另外7种较少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Arabic)、布杜马语(Buduma)、古曼斯玛语(Gulmancema)、塔达克撒哈语(Tadaksahak)、大加尔语(Tagdal)、塔撒  相似文献   

9.
从《客方言》取几例释词,探讨罗翙云在词语解释过程中给我们的启示:汉语内部各因素的互相影响和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其内容是很丰富的,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地推动汉语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印证语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伦珍 《课外阅读》2011,(6):163-16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坚持的基本教学原则。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戏曲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因其意境之美而具有独特魅力。戏曲课堂教学的根本在于抓住戏曲本身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展现戏曲的意境艺术之美。戏曲课堂的教学体系建构要突出对抒情性意境、叙事性意境和表演性意境这三个层面的综合把握,从根本上展现出戏曲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因其意境之美而具有独特魅力。戏曲课堂教学的根本在于抓住戏曲本身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展现戏曲的意境艺术之美。戏曲课堂的教学体系建构要突出对抒情性意境、叙事性意境和表演性意境这三个层面的综合把握,从根本上展现出戏曲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2,(4):52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遂成"曲牌",如折杨柳、后庭花、虞美人、懒画眉等。曲牌名来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梁州序、伊州衮、福州歌、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是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借鉴和吸收了大量的戏曲精华,尤其是在民族声乐创作和演唱方面,传统戏曲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断的研究和应用戏曲演唱技巧和风格,有助于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创作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江南与福建广东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江南与广东福建两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江南需要广东或福建的木材、纸张、染料、烟叶、食糖、花果、铁货、洋货、南货等商品,广东或福建需要江南的棉花、棉布、生丝、丝绸等大宗工业原料和产品.通过经由浙东或江西或安徽的三条内地商道和沿海的一条商道,江南与广东福建之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华南与华北之间的商品流通,通常经由江南转输,从广州出口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丝绸、棉布等大宗商品,也主要来自江南地区.而沟通两大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主体,来自广东福建各地的地域商帮有着压倒其它地域商帮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德春、陈晨两位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指出:“‘创新’就是突破语言的现行规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创造新的语言手段。”该书在有关论述中讨论了词汇平面上词语创新现象。本文讨论的语义创新组合,是词语意义的临时组合创新。即在言语中词语不改变原有的语言意义,但却突破了语言为之规定的组合规范,从而成为新的违反常规的但依赖语境又可以合理解释的语义组合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年来的福建戏曲研究既注重中国古典戏曲文献的整理、曲史的钩沉,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与戏曲文化意义、艺术理论的探索,又关注闽地特色剧种的发展传播,致力于探寻本土剧种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发掘闽台戏曲的血脉亲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戏剧戏曲艺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在表演形式与风格方面取得长远的发展,并获得一定的成就。而教育作为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目的是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戏剧戏曲教育同样秉承着这一要求,在发展历程中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确立现代戏剧戏曲教育体系,赋予戏剧戏曲教育全新的活力与生命力。本文分析戏剧戏曲教育体系发展现状,并提出戏剧戏曲创新型教育体系的构建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体系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两大部分,其中,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机制是创新教育体系实施的保证。制定符合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应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倡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两渠道、三结合、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创新教育保障机制构建时,应注重管理保障机制创新,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要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不仅要增强发展终身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加强对终身教育各类资源的统筹,并探索终身教育的多元化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终身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