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美学观照思想政治教育,是匡正思想政治教育异化的需要,是“以美辅德”的必然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标准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本质衡量的重要尺度。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在于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获得,在于自由的教育者对自由学习者自由成长的自由促进。  相似文献   

2.
德育在中国教育中步入困境,举步维艰,实现德育美是拯救德育的一剂良药,德育美即是对美的自由精神的借鉴,而使德育绽放出美的光彩。科学的德育观、“爱”的道德模式的建立、德育中立美、审美的统一是实现德育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教育美,古代和近现代的教育家、美学家都曾作过一定的研究。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提出“不学诗,无以言。”我国现代教育上首开美育先河的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值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象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儒于优美的作品,象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亚里斯多德也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后的安静和休息。”大体依照这些理论沿袭下来的教育美,有时则被误解成了狭窄的艺术教育;它的研究对象就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教育方面了。这自然是失之偏颇的。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所选的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和文学宝库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子。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都闪烁着美的光辉。那激人斗志的壮美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匡正粗俗的喜剧情,发人深省的哲理情,无不激荡着学生的心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自由、和谐发展、个性完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所选的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和文学宝库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子。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都闪烁着美的光辉。那激人斗志的壮美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匡正粗俗的喜剧情,发人深省的哲理情,无不激荡着学生的心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自由、和谐发展、个性完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强化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四平市地直街小学陈炳英,刘亚元,李桂华我们地直街小学是吉林省艺术教育传统校,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塑造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为己任,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形成...  相似文献   

7.
论美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袁义 《辽宁教育》2002,(6):22-2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和特质。教育的对象——人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因而,从真正意义上说,教育就应该成为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人的自由生命创造的活动。它不再仅仅把教育看作是为人的未来发展做准备,也不再仅仅把教育当作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而是把教育作为人的自由生命创造过程的本身,作为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阶段和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这种教育即是美  相似文献   

8.
园林美不是一个单纯的美,至少是四维空间组成的多重美,园林在表达美时,必须考虑其具有的生活美、自然美及艺术美,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以此来提高园林规划水准。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板书、语言讲解,传达知识信息,通过优雅的教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孕育着美的内涵.解读美的内涵,使之为教学服务,必将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追寻着美的行踪,审美心理活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青年学生尤为如此,他们更爱美,更易于被美的事物所吸引,审美心理活动驻留于其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的这种审美心理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学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哲学层面探讨数学美,以期对数学美的哲学基础问题作出解答.认为:数学美是一种自由价值,模式是它的形式载体,模式蕴载着序,序反映了模式的自由价值.此外,还用波普尔“世界3”理论对数学美作出简单而又明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数学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徐利治先生的倡导,“数学美”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有些中学同志还是感到数学中的美有些玄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样实在.要搞好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对数学美能达到共鸣的理解程度.由于美的本质的复杂性,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指出,现在我们不应急急忙忙...  相似文献   

13.
张延祥  于寒 《教育艺术》2010,(7):11-11,10
教育与美有着本质的联系。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美离不开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依赖于社会而存在。并随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美的特性是教育美区别于其他审美现象的自身特有的性质。弄清这个问题,既是解决其他教育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直接制约着教育工作者立美育人的实践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教育美的特性,以求正于方家。一符号直观与符号意涵的和谐统一任何教育的美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作为载体传达和作用于学生。这种符号可以是语言、体姿动作或其他的物质性材料。而无论什么样的符号,其显性层次都必然是以一定的形、声、色等外在形式表现的感性对象。学生对符号的接受和把握都首先从运用感官去感知符号的外在形式开始。既然如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就力求通过对符号外在形式的精心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分析,认为教师独特风格是教育实践美的形式,流畅体验是教育实践美的主体感受,自由创造是教育实践美的智慧,实践伦理是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升华,教育生态是教育实践美的生命关照,教师合宜的行为是教育实践美的形象,身处同一心境是教育实践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说明数学美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出发.论述了数学美的哲学意义在于统一性、简单性与对称性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美学在数学科学研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美是教育实践的一种深度,没有这种深度,实践将是贫乏和肤浅的.追求实践美的取向使教师始终怀有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冲动.了解教育实践美的标准和外显特征,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践的美是"真",是"善",是思维方式,是精神追求,是一种"诗性智慧",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美.目前教育实践美的探讨仅停留在"思想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8.
从台湾回来,爸妈很迫切地问我,台湾好吗?我非常理解父辈对于台湾的这种特殊情感,所以我特别热情地回应并且建议他们去台湾看看,因为我知道他们想去台湾并不是为了看景区风光,也并不是为了感受城市风采,更多的是出于对那里的人的一种莫名的好奇与牵挂。  相似文献   

19.
一、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现行教材是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编排的,具有结构简明、形式活泼的特点,再伴以形象生动的图案,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美感,这无疑为实施数学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们应从审美的角度去钻研和领悟教材,善...  相似文献   

20.
一、推敲传神,还原文字的艺术美 1.词语:推敲见传神 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