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旻 《高校教育管理》2001,23(3):111-117
马相伯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其教育目的是为了救国,教育内容注重科学,教育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由研究、演讲等能力.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已基本确立.但是,信仰的内涵与政治边界仍不清晰.解决的对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一支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论与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内容始终;在政策设计上,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信仰缺失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多变的社会形势下,有效地实施信仰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信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价值是多方面的,作用亦无可替代。而对信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促使学校在推行信仰教育时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找准切入点,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人的信仰 ,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现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 ,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信仰教育观 ,是高校青年教育的当代主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基于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7.
吴莹 《中国教师》2009,(15):26-27
<正>近日,脑子里突然跳出"教育的信仰"一词,觉得似乎有点突兀,便又加上"为"字,似要委婉得多,但这一加便要对"为"字作解释——什么读音、作何释义、根据是什么。以我自己对教育信仰的角度来生发,"为教育的信仰"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为"(wéi),以"作为"解;一种是"为"(wèi),作"为了"解。以我过去38年不间断地受教育及做教育工作的岁月来说,已然证明了我的"作为"信仰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信仰.而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必须把信仰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地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是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更加重视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等途径来梳理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可在今天这样一个真诚逃亡和良知隐逸的时代,一个由效益(率)、功能、技术、模式、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又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在为信仰教育注入动力的同时,也增强其面对挑战的能力,所以无论是在目标层面上还是在内容层面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许成功老师在《江苏教育研究》201 0年第1 1期撰文阐述了教育需要信仰这一命题。一个教师,有信仰就有精神家园,有家园就能安身立命,就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能全神贯注,一以贯之,就能忘我,就能献身,就能实现自我,走向永恒。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才会保持理性意义上的清醒,清除那些欲望的干扰,以一种谨慎的态度行走于世俗的生活中,以一种自觉和警醒小心翼翼地对待各种诱惑,从而达到一种慎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要素,要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化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作为思想品德课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自觉树立对法律的尊重和信赖,对法治的忠诚与信仰,是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不仅会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关系到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的走下去。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真对这一现状产生现的原因,从理论基础、群众基础、组织基础和现实基础等多方面探析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作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最主要力量——教师,他们在教育信仰上的缺失十分严重,这也直接地导致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下降、创新精神缺乏等方面问题。那么,想要获得在基础教育获得高质量的发展,重建教师的教育信仰就显得尤为得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却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向,即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细致,但价值信仰却越来越被遮蔽。教师教育被一种技术信仰所统治,失去自己的主张和信念,其道德信仰正处于分裂和瓦解之中。中国教师教育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学者的历史理性和教育哲学,总是源于千年帝国兴衰及其现代命运反思教师教育的历史责任和民族使命,因而常常赋予教师教育以特殊的功能和意义。从历史上看,师范(教师教育)从来都是充满政治热情的事业,然而,在今天这个前所未有的国家振兴的时刻,教师教育研究却集体沉默不语,这对于中国的教师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历史的困惑。由此出发而论,教师教育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注教师教育的灵魂并在这一基础上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训练计划。我们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但问题的关键不是重视程度不够,而是缺少价值和信仰的支撑。教师与教育的关联,不是服务与利益的关联,而应是个人与国家的关联,是教育与历史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这样一个真诚逃亡和良知隐逸的时代,一个由效益、功能、技术、模式、经济原则所支配的社会,以从容的心态谈谈无限与永恒、信仰与孤独、神秘与本体、灵魂安顿与终极关怀,这些看起来不染嚣尘的形而上的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是难以追怀的往事了。因为,生命最本真的问题都被膨胀的物欲所遮蔽了。因而在今天,我们思考教育问题,如果没有一种使命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当代境遇主要是全球化、网络化的世界背景和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国内背景,这样的现实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和资本主义世界强势使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某些论断产生质疑,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弊端在全球的彻底暴露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得以在全球彰显。其次,信息网络技术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提出了挑战,但也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现实而广阔的高科技平台。最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某些市场经济文化和某些社会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构成严重冲击,但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国家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性机遇。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是追寻和守护教育的普遍价值并把这些价值贯彻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人,是把教育理想转变为教育现实的人。教育家具有教育良知、教育理想、教育智慧,他们以正直、勇敢、执著、忠诚的品格,突破各种困难,创造丰富的教育实践;他们关心人的心灵,关切人类和民族面临的重大问题,并且把自己的教育行动与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关联起来。教育家以教育为志业,听从教育的召唤,以教育为至上,为教育而存在。教育家办学的本质是铸造学校的道德精神,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实现学校的卓越。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在新形势下系统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深入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时代主题地位,从高举旗帜、唱响主题、发展精髓、夯实基础四个层次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发展;从批判社会思潮、优化信仰教育环境,回应社会问题、强化信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方式、发展信仰教育模式和反思教育主题、完善信仰教育内容四个方面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