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零翻译研究中存在概念定义不统一、生成理据不明确、概念层次不清楚和应用研究欠周密等问题。解决零翻译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工作机制与生成理据为标准区分零翻译与不译、音译、移译、形译等翻译形式,深入探讨译者为何选择零翻译策略,即译者的零翻译观问题。零翻译研究具有边缘性,但从边缘问题看中心,反而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翻译的本质,拓宽翻译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有助于正确有效地使用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界对"可译性"及"可译限度"一直存有争议。"零翻译",常见于网络用语,如"iphone""TV""E-mail"等,已广为接受。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相互影响、互相依存。"零翻译"在使接触异文化成为可能,但也夹杂他国文化,严重情时会形成文化造成冲击,因此应全面辩证地看待"零翻译"。目前在"零翻译"的利弊上仍有不少争议,本文将英汉、日汉"零翻译"词汇整理分析,归纳"零翻译"的种类,分析其对文化传播的贡献,及可能对本国语言文化带来的危害,找出趋利避害的方法,形成对"零翻译"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文化日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负载词翻译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用于指导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理念也层出不穷。该文将对纪录片《中国城墙故事》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分析,以探究零翻译观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零翻译"概念于2001年首次提出。15年来,我国零翻译研究主要讨论了零翻译的界定、类别、策略、方法、应用、功能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零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系统性研究和方法论指导,创新性研究不足等。今后零翻译研究宜加强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创新性研究,继续探索零翻译新策略与新方法,辩证探索零翻译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汉语言的兼容并蓄优势,近年来零翻译现象频繁出现。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iPhone”的零翻译为例,分析零翻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iPhone”的零翻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适应和选择的多维转换度较高的翻译,是符合中国大众认知能力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季羡林先生的翻译思想独到精辟,是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翻译文化观、翻译危机观、翻译理论观、文学翻译观、翻译人才观和翻译生态观6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这6个方面构成了季羡林翻译思想的宏观框架。  相似文献   

7.
翻译方法论是翻译理论中研究翻译方法的一门科学.本文简要阐述翻译方法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它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观、辩证的对立统一观、翻译主体观、读者对象观、文体对应观、文本整体观、民族文化观、基本单位观、译文语言规范化观、约定俗成观.树立和坚持这些观点,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各种翻译方法,翻译出好的译品、客观而科学地评价各种译品.  相似文献   

8.
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翻译观问题。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观,翻译观的不同决定着译作的不同。中国近代翻译观是不断变化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并对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内外汉英缩略语零翻译的研究现状,我们通过深入的总结与分析,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争相对零翻译,从而为英缩略语汉译的研究提供背景知识和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0.
对零翻译的进一步探讨体现在零翻译在目的语中的工作机制研究上。描写研究与对比研究揭示了零翻译的操作规范,即在语义层面需要与其他翻译方法一起使用以便构成足够的语境传达语义。在文体层面,由于零翻译与其他翻译方法的文体效果存在差异,零翻译受到文体规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了翻译过程中体验与认知的重要性,坚持翻译是认知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制约性的动态平衡。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对翻译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指出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翻译能力培养的要素和翻译课堂教学的目标,阐明如何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视域构建新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之"同"入手,论及两者之"异"。通过对"接受美学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两种译学范式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解构主义翻译观实质上是接受美学翻译观发展的另一个极端;在充分肯定二者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译学范式自身的局限性以避免翻译学术研究中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视角下国际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中"零对等"现象越来越多,原因是"零对等"翻译可以更好地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效果上的对等。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研究远盛于对科技、商务翻译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科技、商务翻译均可以用对等的方式翻译,但事实上,科技、商务翻译中"零对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现象及其存在的理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的出现使得手机词汇不断地呈现出专业化趋势,无论是科技界人士还是普通大众,对手机词汇的了解大部分是来自中英文科技网的新闻及评测,这些都涉及到语言转换的问题,即翻译在传达手机动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零翻译在手机词汇翻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以零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零翻译策略在手机词汇翻译,尤其是手机品牌和手机参数词汇中的运用,探讨零翻译在手机词汇翻译中的运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观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女性的政治话语权和译者的主体地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理论入手,阐述了该翻译理论内容及翻译策略,结合女性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汉译中的翻译实践,最终论证指出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汉译的指导意义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韦努蒂和鲁迅分别是西方和中国异化翻译观的倡导者.他们异化翻译观的共同点是反对以通顺流畅为主的归化翻译,视社会精英为目标读者群.然而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是在英美霸权主义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体现文化差异,限制英美我族中心主义;鲁迅倡导的异化翻译观则是为了启发民智和改良汉语.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现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之“同”入手,论及两者之“异”。通过对“接受美学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两种译学范式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解构主义翻译观实质上是接受美学翻译观发展的另一个极端;在充分肯定二者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译学范式自身的局限性以避免翻译学术研究中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翻译方法论是翻译理论中研究翻译方法的一门科学。本文简要阐述翻译方法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它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观、辩证的对立统一观、翻译主体观、读者对象观、文体对应观、文本整体观、民族文化观、基本单位观、译文语言规范化观、约定俗成观。树立和坚持这些观点,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各种翻译方法,翻译出好的译品、客观而科学地评价各种译品。  相似文献   

19.
葛浩文是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最富盛名的翻译家,近年来其翻译观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对他的翻译观进行解读,期望能为葛浩文翻译观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并对翻译工作者提高翻译水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翻译水平的不断进步和英语翻译技巧的不断完善,英语新词翻译中的相对零翻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对相对零翻译和英语新词进行简析入手,对英语新词翻译中的相对零翻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