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着眼于根基教育,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教给孩子们最基本的人类美德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本人对小学语文教学总结出了几条思路。一、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11)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加强兴趣培养,使学生乐学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欲使学生坚持以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3.
<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乐知",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4.
康博宇 《学子》2014,(1):22-22
【正】采用数学情景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以下就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对此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丰富的想像力.幼苗的成长靠土壤,兴趣的培养靠"好玩".儿童一向是"乐"为先,"乐"为天,离开"快乐"就无谈童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就犯了兵家大忌.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注意儿童的情感,只有当他们的情感全身心投入、非常快乐的时候,兴趣的幼芽才会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做法。一、自主学习的诱因——激发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  相似文献   

8.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确实,学习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生学习一门技术或学科的最有效的动力源泉与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因此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与情境中主动地去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养.笔者是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在十余年的教学中,初步形成了努力营造氛围,认真培养美术学习兴趣,切实增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美术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9.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透彻地阐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征,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旦学生“乐知”,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始终处在最佳状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努力达到的。  相似文献   

12.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生乐学的重要性,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发出惊人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一爱学一会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书本是船,兴趣是帆",有了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教师不能怪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习惯不良等,应该努力寻找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激情导趣,使他们寻找良好的学习方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 语文教学要想发挥好教书育人的综合效应,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学生才能科迷,入迷就能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语文教学就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相似文献   

15.
杨芳 《小学生》2013,(10):112-112
圣人孔子有这样的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意思就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以学习为乐,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想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又是目前中学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俗话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诱导,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保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所在.基于多年小学音乐从教经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力量,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很好地接受知识的关键。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师忠文 《课外阅读》2010,(10):159-1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一种教学合力,互相促进,教学相长。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学习呢?我的体会是语文学习本身要有趣、有价值、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乐学,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善求",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有一位教育家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