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08,(6):46-46
简介: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的童话集《习惯养成篇》和《生活哲理篇》,于2008年1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两本书均配有精美的插图。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王璐 《山东教育》2004,(28):26-27
人教社大修订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两篇略读课文《打赌》《同一个名字》和“积累·运用八”组成。本组内容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做人道理,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同时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以期在阅读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一、整合教材,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同时…  相似文献   

3.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很多老师按照习惯把它的教学功能确定在:1.让学生认识六国灭亡的原因;2.理清思路,体察苏洵借古讽今的良  相似文献   

4.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思想评论,这篇短文的结构很有特色。一、首尾圆合。本文开头语句凝炼、蕴涵丰富,题旨、论题、中心都一清二楚。“有两种习惯却养成不得”一句总挈全篇。起笔扣题,开宗明义,毫无芜辞。结尾处写:“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  相似文献   

5.
<正>"习惯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抓手。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将"习惯篇"的教学放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教学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几乎枉费了编辑老师的编排意图,实在是可惜。小学语文应该如何落实苏教版教材"习惯篇"的教学呢?我以为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1.按部就班,做到内容无遗漏。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一位先生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过一篇《论习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漫论习惯形成的自然性,很有道理。但事物往往是多侧面的.习惯的形成也有可塑性和勇动性的一面。《论习惯》说,文学创作上“恒定”的实现,一半是由于习惯,一半是作家自己的自觉追求。我理解,这似乎也是对习惯的形成具有可塑性和能动性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一期“争鸣之页”栏目中刊登了一篇题为《质疑“把话说完整”》的文章,对文中所持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其一,“把话说完整”正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何言“与日常表达习惯不符”?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正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这当中自然包括语言习惯的养成。所谓语言习惯主要是指如下几个方面:说话有礼貌的习惯(让人爱听)、说话声音响亮的习惯(让人听清楚)、说话完整的习惯(让人听明白)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上述语言习惯尤其是把话说完整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强化训练过程。小学生在日常说…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想:1.教学重、难点:运用“辐射法”写作散文的技巧。2.教学工具:多媒体。3.课型:构思方法学用课。教学模式:整体认知——感悟品味——运思创意。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题,显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乡愁的文章——《故乡的榕树》。[画面①] 《故乡的榕树》的题目,在《思乡曲》的伴奏下,由远及近缓缓推出,背景是两棵枝繁叶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五篇课文,其中两篇讲读课文:《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三篇自读课文:《童区寄传》、《刘东堂言》和《孙权劝学》.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是:1.记叙战争的方法;2.判断句式;3.“夫”的用法,4.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5.疑问语气词的用法。根据这五个学习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大多为记史作品的实际,单元突破口应选择为记叙历史事件和表现历史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习惯篇”的教学要旨。现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小语第六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以下简称“习惯(6)”),具体谈谈“习惯篇”教学强化“读、学、养”三个环节,追求“透、实、恒”三个境界的实践与思考。一、读图究意,力求透彻“习惯篇”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习惯篇”的学习应当从“读”图开始,研究也应从“读”图开始。1.仔细观察,读…  相似文献   

11.
杨帆 《语文知识》2004,(2):27-27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也是一篇文辞优美、内涵深刻的佳作。为了组织好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撰写了两副对联作为导语:  相似文献   

12.
小引:这里所说的“尾声”,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说的课堂小结,也有异于大家熟知的课后练习。它是指一种独立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课堂教学自然衍化出来的环节。请先看一个教例。在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两篇紧紧相随的传统篇目。我为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了这样的“尾声”。课题:我更喜欢(孔乙己》(或《范进中举》)  相似文献   

13.
今年秋季使用部编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一、三、五册共有五篇鲁迅作品:两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三篇小说《一件小事》、《孔乙己》和《故乡》.我想谈一谈这五篇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部编教材《树和喜鹊》一文,是金波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等,依照课程目标要求,采用猜谜语、情境朗读、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重点学好文中生字、新词和关键的句子,初步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养成学语习文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两种习惯》一文中说 :“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也把“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 ,在语文学习中 ,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养成好习惯。1 .书写工整的习惯人们常说 ,做人讲脸面 ,做生意讲门面。语文的脸面和门面就是“一手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是书写要正确 ,做到工整、规范 ;二是要讲究文面 ,做到美观、大方 ;三是要讲究行款格式 ,标题、标点、空行、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2 .查工具书的习惯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不少是可以通过查…  相似文献   

16.
一、赋题应为“前赤壁赋”。从时间看苏轼谪黄州两游赤壁作两赋,如不用前、后加以区分,使人误解只写了一篇赋。《历代文选》等诸多古文选注本赋题用《前赤壁赋》;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为《前赤壁赋》,注“他(指苏轼)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去游览,写了两篇赋,这里选的是前一篇”。《大学语文》(华东师大1984年版)题是《前赤壁赋》,注“苏轼曾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此为《前赤壁赋》”。《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第五卷,上海古籍1980年版)目录、总题为《前后赤壁赋》,分题为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  相似文献   

18.
单元主题如何确定?这仿佛不是一个问题。但仔细研究相关课例,却发现有很大问题。以两位老师对苏教版第十一册几篇课文的主题拟定为例:一位老师将《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詹天佑》、《最后的姿势》、《船长》组合在一起,将主题定为英雄篇,意在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类型的英雄;一位老师将《郑成功》、《最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安排了6篇看图学文,其中单幅图的有两篇:《秋天》、《温暖》。多幅图的有4篇:《骆驼和羊》、《我要的是葫芦》、《美丽的公鸡》和《精彩的马戏》。这6篇看图学文分三组安排,每组有两篇课文。每篇看图学文的内容包括:图画、跟图画相配合的课文、生字、课后作业等。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安排了6篇看图学文,其中单幅图的有两篇:《秋天》、《温暖》。多幅图的有4篇:《骆驼和羊》、《我要的是葫芦》、《美丽的公鸡》和《精彩的马戏》。这6篇看图学文分三组安排,每组有两篇课文。每篇看图学文的内容包括:图画,与图画相配合的课文、生字、课后作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