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语文着重从宏观上考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从政治前提、领导核心、群众基础、精神动力、目标模式等方面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化由历史要求向历史自觉转变的中介点,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对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国家主权的独立和统一,树立起一个享有崇高权威的中央政府,一套高效率的体制,是中国现代化必备的重要前提。1949年革命成功之前,由于西方列强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无能,这一前提条件始终无法具备。事实表明,通过革命,建立独立、统一、自由的新中国,是通往中国现代化富强道路的必然选择,任何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的产生、发展乃至胜利,既是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努力的必然结果,又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基本条件,使中国现代化走上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4.
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高度的智慧、战略的胆识.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问题,提到一定历史范围之内.置于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之上来解决,成功地建立起他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卓越理论.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唯有中国共产党通过它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实现了权力的转移,建立起独力的现代民 族国家,组成高效、强大、开放的中央政府,为中国现代化,为未来经济起飞为动力的文明结构的全面转型创造 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又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现代化”一词的来源、内涵、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及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分析。一方面试图揭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试图揭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同时纠正人们对现代化认识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为何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问题,有必要弄清: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特征的区别,社会本质和社会制度的联系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革命起了先锋、桥梁作用,舆论宣传作用,支持配合推动作用。所以如此,是因为青年学生从爱国主义情感出发,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领导,自觉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自觉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但并不意味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革命领导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国民大革命时期,是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的历史时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替时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从总体上已转变为反革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至此终结.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一个思潮激荡、人才辈出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生于19与20世纪之交的施复亮以其非同寻常的丰富政治经历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因为,从尊孔到反孔,从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改组国民党、呼吁民主抗战一直到倡导中间路线,都留有他为之不懈奋斗的足迹。施复亮经历与思想的演变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变幻的世事和党派聚散离合等诸多历史事件的一个浓重缩影。这种政治活动的多样性,既是他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政治思想的独特性和活跃性。施复亮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可分为早期政治思想、国民革命思想、“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抗战思想和中间路线思想等五个部分。施复亮的政治思想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卓越领导者,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这种探索在抗日战争前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28年的奋斗,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历程,旨在为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则进一步推动了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其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问题一直颇有争议,还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为好。其他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难以解释建国初的中国社会性质,而且就中国历史实际言,也难以自圆其说。传说的“1949年说”完全可以解释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建国初期全国高校"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革命史"等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以其特殊的理论基地地位和影响,在课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示范等各个方面,都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这一历史作用的揭示,与对建国初该门课程的开设及其变动情形的考察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阶段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从劣势向优势转化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在革命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随之确立了辩证唯物的生死观。李大钊认为生死是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每个生命主体享有处决自身生命的自由,但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为革命牺牲。他带着"赴死"的精神,在短暂的人生中实现了革命生死观和革命实践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契机,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看,当前,需要推进两者的统一。为此。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