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韶韵 《班主任》2008,(12):17-18
故事一:有“创意”的通知 一天中午,我让数学课代表A发一个让部分学生参加数学提高班的通知。不一会儿,数学老师怒气冲冲地来向我告状:你去看看你们班的“通知”!我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上的通知:“4:30请提高班同学到多媒体教室忍受数学的折磨!”  相似文献   

2.
赵丽 《成才之路》2013,(14):14-14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我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喜欢老师,必定会听他的。但现在要被学生喜欢又谈何容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的孩子,举两个例子。例一:下雨了,我打着伞正准备回家,我班上的一个男孩走过来说:“老师,把你的伞借给我好吗?”我有些意外,说:“可我只有一把伞。”学生说:“老师,淋了雨我会感冒的,你就借给我吧!”他让我舍己为人呢!我无语……  相似文献   

3.
再有几天就要中招考试了。刚进行了最后一次模拟测试,星期日改完试卷,我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忽然,“风云九六”群对话框跃入眼帘,是不是我教的班的学生建的群呀?我继续观察。有人问:“谁是闻英?”忽然,一学生说:“老梁在群里!”一时间大家都说开了:“哦!”“晕啊!”“谁干的?”还有人问:“老梁是谁啊?”“政治老师啊!”“谁把老梁搞进来的呃?还让不让人活了,晕!”“谁加的,快删!”一会儿,我就被请出了这个群。  相似文献   

4.
一到作文课,很多学生就唉声叹气地抱怨:“唉!苦难的日子又来了,真倒霉!又是写作文,烦死了,难死了!”也有的说:“学习语文要是没有作文多好啊!”面对这种种状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感到很难过,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学生整天痛苦地学习吧,于是我暗暗发狠一定要让他们消除这种恐惧忧虑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李镇西 《班主任》2013,(2):61-62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去玩,近在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才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相似文献   

6.
去年春节,我教过的916班学生聚会,任过他们历史教师的我是应邀之列。学生们一见我就七嘴八舌地告诉我说:“肖老师,你知道吗?你上的历史课,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带我们参观博物馆!”“还有上课时让我们表演历史剧!”“还有在历史课上举办辩论赛!”……  相似文献   

7.
似花还似非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曾沾沾自喜于对习作教学还算有那么点见地的我.当迈入新课改小学四年级后,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不得不说:习作教学,想说爱你,真不容易。你让我觉得“没底”,让我感到“彷徨”。且看下面两篇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8.
龙秀萍 《广西教育》2007,(7A):93-93
“这学期综合考虑了每个学生的表现,决定让刘潇同学担任我们班的值勤手!”放学后,我叫住刘潇,问她:“让你当值勤手,你觉得怎样?”满以为她会高兴地马上答应,可她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值勤手!”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上.我经常看到许多这样“热闹非凡”的现象:学生“热烈”发言,一边高高地举着手,一边蹦跳着,有的甚至拍打着桌子大声地喊叫着:“让我说!让我说!”.全然不顾正在发言的同学。而这时候的老师.则使出浑身解数,努力驾驭着这个难以收拾的局面。当我在极其难熬地忍受着嘈杂与不安时.旁边的一位老师解释道:“现在的课就该这样上.越乱越好.这叫做民主开放式教学.这样才像是课改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费了不少脑筋。 那一次,语文课刚开始,我提出让学生写课题:争论的故事。话刚出口,学生就兴奋起来,看着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我故意找了一个写字水平中等的学生,当我点到他的名字时,他站起来说:“我可以先看看吗?”“可以!”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看,该是多么重要呀!我相信这一刻他的注意力一定非常集中。他被我请到了讲台,紧张与自豪同时写在脸上。  相似文献   

11.
童亚丽 《宁夏教育》2005,(11):50-50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常听很多教师说:“现在的学生太闹了!老师真是难当!”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课堂气氛便显得死气沉沉;如果开放课堂,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呈现出无序状态。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乱”的现象呢?我的经验是:乱中求序,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2.
时常听到一些老师的评价:“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一届不如一届了。”起初不在意,听得多了,不由人不深思:学生真的“一届不如一届”了吗?我看未必。据我分析,恐怕还是别的原因让教师觉得“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师们“叫苦连天”了呢?  相似文献   

13.
路鑫杰 《红领巾》2010,(9):36-36
今天,妈妈因为要去学校开会.所以把要来补课的四个学生交给我,还让我看管他们写家庭作业。我想:“太好了!终于可以当老师了!”  相似文献   

14.
借力管班     
这几年我带的都是高中毕业班,别的班主任常常羡慕我班学风好,学生自觉性强,问我有什么“秘招”让学生这么自觉!这里,我悄悄地告诉大家:我的“秘招”就是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每周给学生饱饱地打一次气!也许有的班主任会说:我也周周上班会课呀,怎不见有这般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领着学生去操场做课间操,园艺师正在剪修路旁花圃里花木抽出的嫩枝,其间几个学生问道:“师傅,刚长出来的嫩枝这么美,为什么要把它剪掉呢?”园艺师回答:“把冒出来的、多余的枝条剪掉,是为了把花木修理平整,让它们整齐地生长啊!”几个学生边走边摇着头说:“让它们自由地生长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16.
玩具风波     
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刚进教室,就听到有学生叫:“我的橡皮丢了!”“我的胶带丢了!”我想毕竟孩子小.可能东西掉哪里了或者被别人借走了没有归还.这也很正常.就没当一回事,只是让他们好好找找。可是.下午做完操后又有学生说:“我的玩具丢了。”我这才警觉起来:难道是有人偷东西?这可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  相似文献   

17.
王东莉 《家庭教育》2011,(11):36-37
某校初三班在一次班会上讨论理想的问题。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不少学生回答“不知道、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干脆回答:“赚大钱、当大官。”一名男生回答说:“我的理想就是考上重点中学。反正我现在读书也是为了我爸妈,他们让我上重点我就争取上呗!”这样的回答不禁让老师、家长担忧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13,(7):82-83
从一个教学片段引发的思考。 教师让四年级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能的转化现象。有的学生说电能转化为光能,如电灯;有的说电能转化为声能,如收音机等。教师对学生的表达非常满意,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声能能够转化为机械能。”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自信地回答说:“老师说话,老师让我去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教师并没有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里,就习惯性地表扬学生说:“很好!请坐下。”小男孩很得意地坐下,年幼的学生继续热闹地上起课……  相似文献   

19.
从来没有这样震惊过!那天读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的识字教学实录,才知道从小到大,一直将“帽”写错了。如果不是黄老师,我可能还要继续错下去。“帽”的右上部分我一直把它写成“曰”,而且教学生时也是如此。这让我不禁感慨万千:写字教学学问大。如何让学生写正确,如何让学生写美观,如何让学生乐写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于会祥个子不高,瘦瘦的,白净面庞,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这样的形象,与我想象中的山东大汉相去甚远。可是他一口浓浓的山东口音和他为人行事的风格,无一不在昭示——于会祥,是一个骨子里的山东好汉。 到育英学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于会祥走下主席台问学生:“如果你是咱们学校的校长,你有什么想法?”一位学生接过话筒:“如果我是校长,我就让学生快乐,让老师也快乐!’,他现场回应:“我是新来的校长,我会记住这个学生的话,育英学校要让学生快乐,让老师也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