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员工的组织行为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通过对广东深圳和中山、浙江杭州和宁波、湖北武汉、云南昆明、河南郑州和洛阳、福建福州这9个城市中的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职业成长、组织承诺、职业承诺等组织行为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内员工的感知机会更高,也拥有相对较好的职业成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服务的组织拥有更高的承诺。研究结论对解释产业集群人才集聚现象提供了依据,也为产业集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汪少华  佳蕾 《科研管理》2003,24(1):129-133
集群成长模式作为浙江经济发展主流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浙江集群成长模式和支撑其可持续成长的“三位一体”复合创新系统和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创新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指出集群成长模式及其绩效既受制于集群参与主体的“创业文化”、“信用网络”、“商业环境”等人文条件,又依赖于集群内部完整创新链(研究开发-柔性专业化生产-市场开拓)的形成。一般说来,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具有地方性自然经济和人文经济特征的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现有产业集群能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为克服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引入了产业集群的创新及合作性指标,构建了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了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庆市优势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探讨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规律,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池仁勇  郭元源  段姗  陈瑶瑶 《软科学》2005,19(5):1-3,11
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创新与创业的平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浙江为例,产业集群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成为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亮点。然而,产业集群遵循生命周期规律,为了更明确地把握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判断指标入手,划分产业集群为孕育、快速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期限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极大。分析了我国内生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提出按组织结构把内生型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讨论了:每种集群类型的创新过程及其创新能力,并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集群中企业的成长不仅受到自身能力和相关企业及公共组织的影响,还与产业集群的属性有关,产业集群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场效应"的作用。将"场思维"引入到集群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中,提出了影响集群企业成长的三种场力:基于组织间关系的场力、基于集成效应的场力和基于集成风险的场力;构建了基于成长场的集群企业成长模型,定量化解析了三种场力的构成和集群企业的成长机制。通过研究发现,三种场力的大小和集群企业的成长过程均与"成长场"场强、集成风险、组织质量、组织距离和组织嵌入度等要素有关,集群企业需要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尽量增大企业在发展中所受到的正向场力作用,减小负向场力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成长演化:商业模式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丽敏  江诗松 《科研管理》2012,33(7):137-145
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集群龙头企业的成长。商业模式这一新兴构念对集群龙头企业成长的解释力也日益明显。本文从商业模式构念关注的核心问题入手,在重新界定其概念和维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温州低压电器龙头企业——正泰集团25年成长过程的纵向案例研究,从龙头企业角度剖析了产业集群成长的微观机制。本文发现,集群龙头企业在起步、调整和扩张的不同阶段,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系统整合三个维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且与集群发展情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张靖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9-22
经济的集聚化一直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经济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虽然商业文化、制度创新、民营体制、专业化市场、企业家精神等因素被认为是浙江产业集群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在这些因素背后,浙江产业集群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遵循了比较优势,而且这种模式正给集群的进一步成长带来越来越严重的障碍。本文认为,浙江产业集群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集群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国新 《科研管理》2010,31(5):131-140
摘要:已有关于集群成长机制的研究大多关注于集群的内部,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到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基于集群要素禀赋与集群间关系的集群成长分析框架,并且通过对中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3年数据的经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除了人力资本之外,集群的要素禀赋对集群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集群间关系对集群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群的密度、集群间的地理接近程度以及集群间的产业重叠度对集群成长都有显著的倒U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区位选择、产业定位以及内部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中虚拟企业成长健康评价在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从产业集群中虚拟企业的特征和生命体机理入手,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和探讨了产业集群中虚拟企业成长健康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评价问题,并针对性地将成长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五类二级共22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与学习。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的关系,从网络结构、知识溢出和创新资源的可获得性、植根性和创新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产业集群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成因及发展问题分析,指出内生型发制品产业集群的不足及其轴轮式集群发展模式的缺点,剖析发制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招工困难、利润下滑、产业链条短、人才短缺等问题,并对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分析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所需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翁清雄  胡蓓  古家军 《科研管理》2008,29(4):103-110
本文研究产业集群经济状况、集群人才政策、集群文化、集群生活环境、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集群内人才成长的影响,并以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振安工业园四个产业集群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证实了:(1)集群经济状况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2)集群人才政策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3)集群文化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间接影响到集群内人才成长;(4)集群生活环境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5)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6)集群文化、集群人才政策对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产业集群人才成长优势以及人才集聚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政府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霞  陈建军 《科研管理》2012,33(4):28-35
组织间学习通过影响集群知识存量和能力水平而作用于集群内生增长。以浙江省128家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构建了组织间学习对集群成长的内部机制模型并进行了检验。发现制造业集群中的组织间学习主要促进集体效率改进,而创新效应相对不足;组织间学习效应的发挥不仅取决于集聚内生动力,同时,间接受到离散力的负向调节。进而提出加强集群企业间学习和限制集群规模协同建设的对策,对有效发挥学习效应促进集群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对解释"学习效应弱化或高估"现象提供了较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核型结构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问题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核型结构产业集群在我国多个产业中广泛存在。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集群创新优势的发挥。通过把美国硅谷与我国此类产业集群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小企业所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层次取决于其从事组件的技术空间,而此类集群中小企业组件技术空间会伴随其成长而增大,进而将我国此类产业集群创新问题发生机理归结为广大集群中小企业所从事的组件技术空间极为狭小,又难以完成向更高阶段的过渡与成长。将我国此类集群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划分,总结了阶段特征,并且对其成长过程的瓶颈环节及其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从资金资助和创新知识信息源建设两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职业成长、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集群内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清雄  席酉民 《预测》2013,32(1):23-30
本文实证分析比较产业集群内外企业员工职业成长、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揭示产业集群内外员工离职倾向产生机理的差异.在9个城市的集群与非集群发放了1200份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员工职业成长四个因子均对情感承诺具有正向影响;除职业能力发展外,职业成长其余三个因子均对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有正向影响;职业成长四个因子、组织承诺三个因子分别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职业成长、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在产业集群内外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员工可以在组织外部较容易地获得新的工作机会,并更加关注职业成长,因此,他们更可能在职业成长受限时产生离职倾向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动态核心能力的演进与集群持续成长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其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集群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内在机制是集群的动态核心能力。在分析集群动态核心能力内涵及其演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集群代”(cluster era)的概念来探讨集群动态核心能力的演进与集群持续成长的关联机理。  相似文献   

19.
集群创新是北京市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在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两个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亦庄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形成了内生创新和外生创新相结合的“10创新模式”。基于产业集群10创新模型,分别从内生创新和外生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议:企业内要拥有一流的研发团队、以人为本、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发挥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政府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参照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之强势,提出了合肥高新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成长路径选择的基本依据,和应选择的路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