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流行音乐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音乐以其特有的内涵呈现出平民性、反叛性、新潮性和宣泄功能的特征.呈现出独特的美育功能,使它拉近了青年学生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并产生强烈的互动,这种互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感化人,呈现出独有的美育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孙近钧 《考试周刊》2011,(30):38-39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里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流行音乐的涵义,以文化价值作为评论视角,肯定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审美观的提高、人格的健全和素质的提升,同时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行音乐强烈的商业色彩也造成了其教化功能的异化。  相似文献   

3.
郎启训 《文教资料》2009,(13):63-65
当前,人们对流行音乐是否应该纳入大学音乐教育体系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而现实生活中,流行音乐已经深入到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并深受大学生的欢迎.我们应该看到流行音乐相对于其他传统德育手段的个性特征及其自身的优势,并加以有效利用,因势利导,以此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选择鉴赏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流行音乐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漉行音乐进入高校课堂,改变了以往传统音乐的教学,其独特的教化功能,对学生个体内部和外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探讨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该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分析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流行音乐博采众长,在融合中不断演进,优秀的流行音乐表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在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和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产业日趋庞大而优秀作品相对减少,社会教化功能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6.
现代流行音乐博采众长,在融合中不断演进,优秀的流行音乐表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在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和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产业日趋庞大而优秀作品相对减少,社会教化功能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7.
我在从教以来,一直把古典音乐、正统音乐高高捧起,信守只有它们才能使学生健康向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实现美育与德育,认为现代的流行音乐只是一些肤浅的、没有内涵的简单音乐,甚至把流行音乐贬得一钱不值。然而近两年的音乐教育中,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学生很反感音乐课。通过信息反  相似文献   

8.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创新性引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作为时代社会思想思潮的一种体现,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变迁和塑造,更是大学生思想价值趋向的重要反映。研究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流行音乐自身特点迎合了中学生心理需要,决定了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盛行是一种必然现象.这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利用积极因素完善美育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德育功能看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学林 《教育科学》2006,22(3):30-32
学校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德育被赋予了众多的功能,寄予着社会的厚望。但以今日的德育理论研究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和德育的现实状况而论,德育不是万能的。学校德育的有限作用决定了学校德育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层次和水平上对个体品德进行培养,对个体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使我们必须全面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应从单纯的社会教化功能转向社会教化和个人发展功能并重。社会化和个性化既是个体发展的目标,又是学校德育的双重功能。社会化和个性化在德育过程中相辅相成。学校德育的使命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融合。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就要将学生看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主体。指导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促进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一个学校工作的重点,中小学德育的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音乐的教化赋予它德育的功能,所以音乐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建 《考试周刊》2012,(31):176-176
自上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进入我国以来,就以广泛的娱乐性、互动的观演性、多变的表演形式成为一种最受大众欢迎的文化现象。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彰显了一定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传媒不断的发展和网络普及的不断深入,有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被时代和潮流所承载,在不同阶层、不同时代这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都起到很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音乐形式就是现代流行音乐,这种音乐具有时代性、娱乐性、创造性的特点.本文就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社会功能在时代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入手,根据人们追逐时代音乐的发展热潮,挖掘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70):154-155
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了素质教育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课程是中学教育实施美育与德育的重要途径,对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利于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提升。当前,流行音乐颇受青少年喜爱,对传统音乐产生了较大冲击,使音乐教学面临挑战。因此,如何让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为音乐教学注重新的活力,是当前音乐教学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子女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的教化,更离不开家庭德育的熏陶。家庭德育功能的发挥对促进个体各方面素质,特别是思想品质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最近中发[2004]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第五条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生活处于深刻变化的转型时期,教育常常面对来自学校外部的批评和学校内部的矛盾,这些冲突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相对平稳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其核心是强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的深入.要求德育教育从过去一味强调社会教化功能向注重学生发展转变.新课下的德育教育应是既符合社会教化需要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本文仅从学生个体发展、德育功能、德育评价等几个方面小议德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卢跃青 《教育探索》2001,(11):78-79
本文从德育功能角度分析德育低效的原因,提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正向功能、重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49):113-114
高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课程,肩负着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诚然,德育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一是通过优秀党员身先垂范,言传身教德育渗透;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强基固本,稳步推升德育素养;三是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内涵,潜移默化教化育人,多方合力提升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20.
郑海琼 《学子》2014,(7):28-29
流行音乐因其贴近生活,旋律优美,便于仿唱,受到了广大初中生的追捧和喜爱。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将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其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和美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