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石漠化已经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为查清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  相似文献   

2.
以石漠化典型地区安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ALOS影像为信息源,综合运用"3S"技术,通过解译安顺市2010年石漠化与水土流失分布图,并且参照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中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研究安顺市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顺市石漠化的发生率随着水土流失侵蚀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集中分布在微度和轻微侵蚀阶段;安顺市水土流失的发生率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高而降低,水土流失更容易发生在非石漠化地区和低等级石漠化地区,安顺市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之间是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严重影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边疆地区的稳定。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脆弱 ,西北干旱少雨 ,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繁爆发 ,沙漠化有增无减 ;西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土地贫瘠 ,石漠化现象严重 ,森林大面积消失 ,灾害愈益频繁 ,应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 ,提出相应对策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这里没有广袤的平原,山多耕地少,土层簿,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在"十五"期间,贵州石漠化面积平均每年以六百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贵州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已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和19%.贵州虽农业人口多,但粮食生产水平和产量都比较低,不过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牧草生长.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叠加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文章以不同强度等级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为切入点,并以花江示范区多年的治理成效为例,提出了喀斯特石漠化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叠加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文章以不同强度等级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为切入点,并以花江示范区多年的治理成效为例,提出了喀斯特石漠化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以及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从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角度,对不同植被恢复调查样地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以及土壤呼吸在不同植被样地之间有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大小排序为:乔灌混交林青檀任豆青冈侧柏阴香青檀+鞍叶羊蹄甲剑麻枫香湿地松吊丝竹湿地松+桉树桉树光板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也呈现缓慢增加,但土壤微生物量磷却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出现先升后降现象;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氮量、脲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以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植物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大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为优势种的样地。因此,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使用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8.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 ,西南“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 ,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是最近 2 0年才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生态学概念 ,其全称是“石质荒漠化” ,主要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 ,土壤遭受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 ,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发生石漠化的岩溶地区 ,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 ,其中以贵州省的面…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石漠化又是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山石外露,这一系列的问题,又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最后将导致贫困加剧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石漠化的治理工作,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一个明显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并要求推进黔、桂、滇石漠化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小良地区曾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现已基本上得到有效治理,为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京。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地势、岩土性质、森林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运用灰色理论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度分析,揭示了植被因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在四大因子中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治黄科技信息》2005,(5):17-18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淤地坝、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和农村能源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同时,还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据统计,5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8万km^2,建设基本农田1861.7万亩、大中型淤地坝4800座,水土保持林草9399.8万亩。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改观。但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根本的遏制,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桂西北地区石漠化治理和土壤生态恢复的现状,作者对广西宜州、环江、平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从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角度,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吊丝竹、任豆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样地的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豆科植物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他相关的理化分析指标也较好,因此,可以将之作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军勇 《科学课》2008,(8):59-59
一、设计说明本实验模拟自然界的水土流失现象及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用洒有碎布的沙土表示被破坏的植被;用盖有手帕的沙土表示草皮类植被;用覆盖有绿毛巾的沙土表示森林类植被。实验中,把盛有沙土的木盒倾斜,显示斜坡,实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普遍共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危害是全世界所应关注的问题.中国南方以贵州为中心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其特殊的地质、气候背景和尖锐的人地矛盾使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环境容量低、稳定性差.以严重水土流失——石漠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严重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2.2亿人口赖以生存的空间.因此,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农业发展备受学术界和政府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多数并未考虑生态系统恢复所具有的突变性.本研究针对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建立了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在ENVI4.2、Arc GIS9.2、MATLAB7.0等3S技术平台上,采用突变级数法对长汀县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总体较好,80%的流失区都可恢复到Ⅲ级以上(含Ⅲ级),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主要为封禁;(2)对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因素主要有植被盖度、水土流失指数、土壤肥力和地表温度,其各个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排序为:植被盖度〉水土流失指数〉土壤肥力指数〉地表温度;(3)突变级数法和生态恢复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采用了突变级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也反映了南方红壤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更为科学地揭示了生态系统恢复变化过程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6.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降雨类型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量具有很大差异.裸露地(对照)小雨时也可能产生水土流失,而大雨以上降雨会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具有一定植被覆盖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果园和锥栗林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大幅度减少;而植被覆盖良好的杉木林即使大雨以上降雨也仅产生极轻微的水土流失.降雨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降雨量越大,径流量越大;而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明显小于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影响土壤流失量的因素比径流量复杂.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 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相似文献   

18.
一、单项选择题1.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无关的因素是 (   )A .夏季多暴雨       B .黄土土质疏松C .植被破坏严重D .春季多大风2 .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的耕作方式和措施是 (   )①改坡地为梯田 ②休耕 ③沿等高线带状耕种 ④在田地的边缘营造防护林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3.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 .深居内陆 ,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水旱灾害频繁B .水土流失严重 ,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C .植被稀疏 ,土壤矿物质贫乏D .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 ,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4 .每年黄土…  相似文献   

19.
小良水土流失中气候水文因素影响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良地区过去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现在已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为了使小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气候水文因素,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在简要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地形地势、岩土性质、森林植被等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理论对气候水文这个主要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度的分析,突出气候水文因素对水土流失影响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石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草从、灌草丛、次生林、原生林、人工林和玉米耕地六种植被类型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含量与C/N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植被恢复程度越高,土壤PH值就越小,而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人工造林与植被自然恢复相比,植被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被的生长;耕地与其它样地相比,在退化岩溶生态系统地区,人类活动与不合理利用土地都会使土壤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对喀斯特地区的植被保护,特别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要严厉禁止人为再次干扰,使各种植被更快更好地恢复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