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章春燕 《考试周刊》2012,(78):43-43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他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任丽琴 《考试周刊》2014,(20):14-14
<正>"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将要发生,只有当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此为郭思乐教授所著述的《望晨光之熹微——生本教育体系实践和思考》一书引言中所作的题记,着实说明了"思"与"做"的重要性。捧读《人民教育》有关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文章,他总能一语中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成长,教学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生本教育,历经十三年的风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郭思乐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改变"结论先行"的现象,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和实践,那么,我们会发现:学生是灵慧的,课堂里充满了智慧。"自由地思考与实践"有赖于教师的智慧。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的"学会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5.
张作辉 《学周刊C版》2011,(10):161-161
“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如是说。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怎样更好地给学生自由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潘跃青 《考试周刊》2014,(10):73-73
<正>有一句这样的话: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唤醒。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呀。这里把尊重视为第一道阳光,耳朵比作心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把这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话用好呢?如何让数学的阳光触及学生的心灵呢?一、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首先应从让"学生理解教材"转变为"教材理解学生"。"教材理解学生"就是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要使"教材理解学生"还必须让"教师理解教材"。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去实践、丰富和完善。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说,只有"教师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理解学生"。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好"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本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为学生提供心灵体验的空间,让学生获得心灵的独特感受,才能真正听到学生心灵的歌声。一、为学生提供心灵体验的空间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课堂上要求学生亦步亦趋,"配合"自己详尽而死板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支柱。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那么读书的作用则不言而喻。我深信:教学生一年,为学生想十年,为祖国想百年!这样的运筹帷幄的气魄着实令我震撼,但更多的是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我是否抓住了"阅读"这条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是否也受薄薄的一本教材的限制,而忽略了真正广义的阅读。只有阅读,才能让教师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话语;只有阅读,教师才能够给学生一个可以仰视的身影;只有阅读,才能让教师成为教师。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而已,大量的阅读才是真正的学习呀!  相似文献   

9.
教育私语     
一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三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四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72006年5月号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五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六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让心泉自然地流淌。七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做一个教好书者,给学生以知识关怀;第二层次:做一个教育研究者,给学生以心灵关怀;第三层次:做一个人文教师,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历程,认为这三重境界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建构。一、目标明确,矢志执着追求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过:"生命的意义在平凡的生活之中,但并不等于过着平凡生活的人都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假如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假如没有目标,就没有人能够成功。美国学者斯蒂芬和沃尔夫在综合有关教学理论研究和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关亚娟 《青海教育》2010,(12):48-48
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说:“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成人如此,孩子更是这样。“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可见赏识学生,让他们的心灵扬起风帆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熏陶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的心理活动和语言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对文本的阅读感悟中唱主角。只有为其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学生的感悟力才能够顺利得以提升。一、简约——给予感悟的时空毋庸置疑,语文课须围绕"读"字开展。学生是否能读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改倡导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从学生掌握知识目标出发。一、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只有学生思考了,在大脑中才会对知识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才能够理解和分析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后,学生会进行更加积极地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地流淌。●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让他们能够在讲演中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胆略与能力!●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相似文献   

15.
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但它却吹绿了田野和山岗;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发生.但它却让人生扬帆起航;没有人知道阅读的力量.但它却让无数个心灵得到滋养。七年来,由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课内大量阅读”,转变了教师教的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让普通的学校、普通的老师、普通的学生的生命状态呈现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雪英 《小学生》2013,(11):74-74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时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于学生相处时,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一、倾听孩子的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  相似文献   

17.
有人问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无需你付出太多,也许只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只是一个理解的微笑;只是一句关切的话语,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撒满阳光,就会润泽出班级芳园的一片生机. 一、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知道,奉献给学生真挚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只有在爱的教育中,才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去获得成功.教师要爱"听话"的学生,让他们成功,更要爱"不驯服"的学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会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今天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学科,涉及广泛,知识繁琐深奥,在常态课堂上,笔者认为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打造"慢一步"的物理课堂。文章以高中物理为例,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然后从教师"慢一步"开始,让学生先走一步;教师"慢一步"结论,让学生思考一会;优生"慢一步"发言,让后进生跟上一点三个方面展开对"慢一步"教学策略的具体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只有当学生进入特定的音乐意境之中,他们才能获得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与净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创设让人心动的意境和心醉的情感,诱发和开拓出丰富想象的审美空间,触发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在赋予动感的音乐意境中,触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