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员的责任     
一生从艺,当了许多年的演员,如今虽然走上了行政工作岗位,但一直使我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方舞台,那些人物和那帮朋友,而最使我牢记在心的就是那演员的责任。 演员的责任之一就是心里要装着舞台。 所谓装着舞台,实际就是对舞台的眷恋,多在舞台上行走,千万莫生疏了台步。  相似文献   

2.
魅力戏曲     
中国的战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随着历史的演化,到1000多年前的宋朝,已经形成了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同时在社会上逐渐产生了职业化的演员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随着地方戏的发展,安徽、湖北等地的戏曲发展到了北京,在19世纪初形成了京剧。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的艺术家和民间演员都对它进行着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能歌善舞的演员越来越多,载歌载舞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一些“歌伴舞”、“舞伴歌”的艺术形式更多地出现在舞台表演节目里,出现在群众性和艺术活动之中,这也许就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人民群众的需要。 舞蹈和音乐同为表情艺术,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关联的地方。音乐家吴祖强曾指出:“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这种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历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可谓盛况空前。参赛的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和部队系统,人才济济、新人辈出。引人注目的是,比赛时除了对演唱水平进行现场打分外,还要对选手的综合素  相似文献   

5.
呓语 《文化博览》2005,(6):20-21
不知怎么的,我就混到大四了.回头一看没有激情没有荣耀,只有一如既往的晃晃悠悠.用一句歌词来说就是:我的青春在流浪.  相似文献   

6.
演员是舞台表演艺术的主体,而舞台美术——这里泛指一切舞台手法,则是从外部附加在表演之上的辅助性手段。二者的联系一般有导演提出并完成,演员似乎并不太在意外部刺激,而更专注自身的体验。从历来理论探讨上看“舞美”倒是责无旁贷地以丰富“表演”为已任,而“表演”则很少关注与“舞美”的交流与交融。作为一名戏曲演员,我在舞台上已生活了二十多年,随着年岁的推移,越来越觉得它的重要,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一名称职的演员,除了对自身的表演精益求精之外,准确理解舞美和处理好与舞美创  相似文献   

7.
陈昌友 《文化学刊》2011,(6):181-183
前些时,笔者读到一篇谈中国戏曲要"实现历史性的蜕变"的文章。文中提出要建立"现代型戏曲"。如果笔者理解不错的话:所谓"现代型戏曲",当然不仅仅指现在还在探索的现代戏,而是有别于传统戏曲的一种新的形式的戏曲。说实在的,笔者近几年来读得多些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戏曲与时代     
戏曲艺术,特别是在当代,大家会异口同声说它“不景气”,究其原因,为什么戏曲会不景气,恐怕任何人也不会把它说清楚,说彻底。今天我们来议论戏曲,从科学的眼光看它怎样才能跟上时代。怎样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在这个迅速发展的年代,去为大众服务,去为社会服务,去为时代服务。很显然,大家的物质生活在改善,欣赏艺术的水平在提高,特别是近几年,现代人把电视  相似文献   

9.
扇子与戏曲     
扇子原本是扇风纳凉的物品,但是,它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却有着独特作用,不少古装戏的角色手中都会拿一把扇子,这不单是用于装饰,而且常常是表现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性格不可缺少的道具。比如一把扇子以不同的拿法和扇法,再结合演员的唱法,就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一般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戏曲博物馆设在北京湖广会馆的昌阁、乡贤祠里。在这里,可以参观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及名家传记、戏曲物、戏曲服饰、戏曲乐器等。展厅里陈列有诸多京剧名家的演出剧照。其中《瘦云轩受贺图》、《立言画刊》、内廷供奉腰牌、宫廷御用唱机、中国四大名琴等,可谓梨园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举行的’97中国电影周上,反映女性对生命和性意识的认识的影片《太阳鸟》受到极大欢迎,影院内座无虚席。人们普遍认为它视角新颖且具前卫性。在此之前,影片在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让导演最害怕的地方试映时,放映中多达六七次的掌声,表明了学院派学生对它的肯定。初次当导演的王学  相似文献   

12.
“戏”者,剧本也。 任何演员都盼着接演一个好剧本。 然而,好剧本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写剧本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就这个问题我拜访了几个编剧朋友。  相似文献   

13.
戏曲音乐改革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唱腔的革新创造;一是乐队伴奏的丰富与发展。其中,唱腔的革新当然是首要的,乐队的丰富与发展则是从属的,与之相适应的。但另一方面,也不是说乐队的伴奏问题就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因而可以忽视乐队问题的重要性。它毕竟是构成戏曲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唱腔艺术的创作发展中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4.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是由扮演角色的演员在舞台上当众说唱台词,表演动作,完成故事情节而反映生活的艺术。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涵盖集体艺术和演员表演艺术,通过载歌载舞、唱、做、念、打俱全,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比如《白蛇传》一剧,是集文武戏一身,唱、做、念、打并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戏曲艺术,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唱和舞蹈。戏曲艺术把戏剧的写实内容和歌唱、舞蹈的形式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戏曲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它是再现艺术,但同时表现的因素也十分突出。戏曲艺术不但要忠实地再现生活,而且要在舞台形象中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戏曲艺术是再现中有表现。戏曲艺术不完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戏曲艺术渊远流长,不论是国粹京剧是地方戏曲都传承着古今中国的民风民韵,见证着艺术的发展。戏曲艺术不同于其它的  相似文献   

17.
初入梨园,常听老师告诫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那时很简单地以为,老师所说的“功”就是“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手、眼、声、法、步”),就是说戏曲演员只要经过此类基本功训练,吃上几年辛苦,即能干出几分成绩。若仅此而已,那倒算得轻松。但老师又说:“练功先练德”、“台上演好戏,台下做好人”等等。如此说来,演员的“功”除了“四功”、“五法”外,还应该加上一条“德”才是。 先辈们的话,不愧为至理名言,别小看台下的这个  相似文献   

18.
话剧是舞台表演艺术。它主要通过各个角色的扮演者,即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演员的表演是根据剧本提供的材料,经过再加工后在舞台上创造所要扮演的角色形象,并通过演员的表演功夫、造诣即眼、手、身、法、步来准确地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性格与情操。作为一名话剧演员,特别是主要角色演员,要想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表演艺术表象与才华不仅要熟读、吃透剧本主题,领会剧中的内涵,更主要的是深入生活,把握所演角色的时代背景,人物情感在剧目中的各个矛盾的冲突中的思想,情操的变化,才能进入角色,忘却自我而给角色一个完美鲜活的艺术形象。笔者集30多年话剧舞台表演实践,深深地感到  相似文献   

19.
无论承认与否,戏曲在今天已经渐渐显出衰老的迹象,曾经庞大的观众群逐步消解,青年中喜爱乃至愿意接受戏曲的人也凤毛麟角,十分难得。作为我们这些在孤独寂寞中耕耘的戏曲人,既心酸不忍,又意气难平,戏曲真的失去了生命力了吗? 这个问题,在我1996年11月参加基训的受伤右腿跟腱断裂之前,并没有思考过。在养伤期间因为担心不能回到徽剧舞台上去,我十分焦躁,焦躁过后,沉静下  相似文献   

20.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戏曲表演中的许多程式化动作,均来源于日常生话的习惯性动作。 戏曲表演中的许多动作是将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加以提炼,附之以特定的艺术形式中,表述为戏曲的程式化语言,让观众一目了然,理解那些经过加工了的动作所表述的剧情含义,人们日常生话的口语:打圆场,实际上已经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化动作反馈于日常生活语言。但戏曲舞台上的圆场已经与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圆场有着不同的含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