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中公布了一篇题为《天主教教义》的文献,目录编者认为作者为“利玛窦”。本文对这篇文献的内容,作者做了初步研究,认为从内容上说此文不是天主教教义,而是传教士抄写的一篇佛教经文;从作者来看,也不是利玛窦,而很可能是入传传教士孟三德或麦安东。该文献长期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无人问津,但作者认为1999年该文献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公布,不论作者是谁,以及该文如何传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它在中国天主教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应引起学界注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20日,南海又一颗明珠——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浙江省人民政府把一件大型竹编精品《沧海还珠》赠给了澳门特区政府。这件编织精致、气势宏浑、寓意深邃的竹编礼品,引起大家热切关注,它的创制者是素有“中外竹编第一家”之誉的嵊州市工艺竹编厂。 作品展现了两条矫健活泼的蟠龙,它们脚踩水波、祥云,挥舞龙爪,上下  相似文献   

3.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的范仲淹(989—1052)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卓有成就。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政治家的胸怀、抱负和气度,历来为人称道。文前所录之词即是一例。这首词作于范仲淹守边期间。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为抵御西夏的入侵骚扰,平定西北边疆的局势,范仲淹奉命经略陕西。他在西北边塞驻守了四年,熟悉边地的风俗景物,了解守边将士的生活,理解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写下了这首表现边塞生活以及守边将士复杂心绪的不朽词章。  相似文献   

4.
王绍晶 《文化学刊》2015,(4):210-212
《牧晚亭文集》是本溪作者王岫亭的创作文集,她的作品能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视觉和观察力,细腻的文思以及秀美的文笔。其创作的特点:一是对各类题材和体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二是作品散发着浓郁的诗情和深邃幽远的意境;三是注重遣词造句,在词语运用上反复斟酌,精心雕琢。本文从《牧晚亭文集》创作内容和创作特点两大方面对王岫亭的创作文集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5.
叶官谋 《职业圈》2007,(20):87-88
文章通过对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创世史诗《布伯的故事》几个版本的文字与《古壮字字典》中的文字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同于该字典的新字(以下均简称为新古壮字).认为这些新古壮字充分应用了"六书"等造字方法,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求人们在掌握这些文字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叶官谋 《职业圈》2007,(10X):87-88
文章通过对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创世史诗《布伯的故事》几个版本的文字与《古壮字字典》中的文字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同于该字典的新字(以下均简称为新古壮字)。认为这些新古壮字充分应用了“六书”等造字方法,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求人们在掌握这些文字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利玛窦《天主实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要求传教士本人实现文化转换,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文化调和为主向,"合儒辟佛"的传教策略,其具体体现则是《天主实义》.在《天主实义》中利玛窦把天主教学说以儒生可以接受的形式重新包装,对基督教信仰做出一种调和的解释.证明古儒典籍之上帝即基督教之天主.利玛窦采纳的是一种相当宽容且带有弹性的文化视野,他自愿且顺利地完成了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但利玛窦实际宣教的成功不能证明他在《天主实义》中提出的以儒证耶、以耶释儒的观点就是准确无误的."天主即经言上帝"之说在学理上仔细分析是不太可靠的,其结果乃是汉语基督教之"伦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从去年3月开始,细心的读者如能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一部影片的名字屡屡见诸媒体,这就是由中国导演李缨执导的《靖国神社》。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引起争议?影片的发行可能对中日两国人民产生什么影响?导演李缨历经14年拍摄与筹备,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带着种种疑问,笔者在北京采访了纪录片《靖国神社》导演李缨。  相似文献   

9.
1950年10月,在一个秋雨蒙蒙的黄昏,28万志愿军在临危受命的彭德怀指挥下,分别同时从安乐、长甸、辑安三个渡口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开始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威武雄壮的保家卫国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10.
《明夷待访录》集中体现了黄宗羲的政治哲学,学界对其待访对象的研究尚无定论,值得再思考。我们首先就学界讨论《明夷待访录》待访对象的论证过程和所持依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反驳,进而从比较《留书》和《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对待清朝态度的变化、黄宗羲对社会二十年后进入盛世的预测、黄宗羲的朋友门人等对其人其书的评价、黄宗羲"天命观"以及对清朝的政治与文化认同等个方面深入分析,得出结论——黄宗羲待访的"后王"是清朝君主。黄宗羲之所以异常隐晦表达自我的政治立场,主要是其"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发生着激烈尖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历时九个月的中国化年于7月2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优雅谢幕,通过“古老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和“多彩的中国”三大板块,向法国公众展示了中国形象。法国舆论界认为,中国化年有力地推动了两国政治,化和经济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日前,本刊记采访了法国《世界报》驻华首席记柏滨,请看他对开放的中国以及中法化交流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巨篇已经翻到21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一个伟大的时代,一项伟大的事业,必定会涌现无数风流人物。《50位三湘林人访》从一个侧面,一个时期真实地记录了湖南林业史,展示了三湘林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的物语,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最高杰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两者都隶属东方文化体系,分别描写了光源氏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文章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朱营 《职业圈》2007,(9X):《职业圈》-101-101,35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的物语,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最高杰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两者都隶属东方文化体系,分别描写了光源氏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文章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杨琳教授著《古典文献及其利用》第三版延续了其注重实用的特点,与之前的增订本相校,第三版也有"增"有"订"。所增补的部分,展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所修订的细微之处,更能看出严谨的学术作风。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01,(8):23-25
2001年6月ll日至20日,应日本中川美术馆馆长中川建造的邀请,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沈玉、副社长王众一访问了日本,与中川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中国绘画展,并在绘画展开幕式结束之后对冈山、大阪、静冈、东京、饭能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在联合举办画展和工作访问期间,沈玉一行广泛地接触了日本政界、财界、化界、新闻界和日中友好方面人士,积极宣传《人民中国》,扩大了改版后《人民中国》在日本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对日本当前形势的认识,更坚定了做好对日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题渊明小像》的作者是元人贡师泰 ,沈德潜将其误系于明人袁敬所名下 ,沈当是上了钱谦益的当。本文依据大量资料证明贡师泰诗中“甲子纪年”之典为元人广泛使用 ,旨在表达“耻事二姓”的情感 ,贡师泰很崇拜陶渊明 ,其受陶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11日至20日,应日本中川美术馆馆长中川建造的邀请,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沈文玉、副社长王众一访问了日本,与中川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中国绘画展,并在绘画展开幕式结束之后对冈山、大阪、静冈、东京、饭能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在联合举办画展和工作访问期间.沈文玉一行广泛地接触了日本政界、财界、文化界、新闻界和日中友好方面人士,积极宣传《人民中国》,扩大了  相似文献   

19.
诗歌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使诗人的情思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本文以《致杜鹃》和《宣城见杜鹃花》为例,在概括英汉诗歌中"杜鹃"意象总体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杜鹃"意象体现在英汉诗歌中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意象、感知英汉诗歌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环球时报》被市场青睐,显示了当今读对“放眼全世界”的一种需求。报纸如何办得受市场欢迎?把握舆论导向的读物如何在“必读”与“可读”之间做出选择?为此,本刊记专访了《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胡锡进,他做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