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雾雪黄山游     
不见黄山 徐霞客的一句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使黄山几百年来游人络绎不断,到现在已人满为患。的确,在神州大地上,黄山作为世界级名山,它是山中的高峰,人们心目中的圣地,是每个中华儿女向往的地方。这次,单位里组团去黄山,难得有这样的机遇和闲暇,于是,在分别黄山24年后,我再一次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2.
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城市所辖黄山风景区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在199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荣誉奖提名。作为一座旅游城市,黄山除了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外,它还是一个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孕育了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派建筑等为代表的徽州文化体系和众多的历代名人。徽州文化已成  相似文献   

3.
肖婷 《文化交流》2010,(11):69-72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正在巴西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本次中国唯一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登封“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次申遗终获成功的嵩山建筑群也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世界历史遗产的数量增加到39个,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4.
《文化时空》杂志社以“换个角度看黄山”为题,约我一套航拍黄山的照片,使我再次对那次难得的航拍经历有了一次记忆上的梳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太美了。不知道多少人拍摄过多少幅黄山的美丽照片,但是,从黄山的高空作艺术性的摄影活动,可以说几乎没有。这也是我从事摄影艺术以来所向往的事情。 “机会来了,我和我的老师、香港著名摄影家王健材先生酝酿了五年,终于于1995年实现了我们航拍黄山的愿望,但却颇费周折。我从1990年开始申请,首先是个人包机航拍黄山没有先列,手续繁琐,费用昂贵。至1995年6月初才得以正式批准。现在看来,那次拍摄活动实现了摄影界自费包租飞机航拍黄山——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0,(2):48-49
武夷山位于中国南方福建省北部的崇安县,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1998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申请将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专家莱斯利&;#183;莫洛伊博士对武夷山进行了自然与文化遗产评估考察。  相似文献   

6.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位于我国贵州省中南部,紧靠省会贵阳,毗邻广西,既是贵州南大门,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黔南州辖地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是少数民族先民的聚居地,随着各时期的商贸交通,各民族文化在黔南州交融繁盛,由此黔南州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我国生态保护的示范地区,为人类文明发展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农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机结合,黔南州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黔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黔南州具有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因此,该文以黔南州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设计元素,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模式,立足于黔南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以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App,进行特色文化旅游App的UI视觉设计,以期帮助黔南州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水城威尼斯     
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的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海港和旅游城市。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水上城市,其魅力赢得了“亚得里亚海上的珍珠”、“亚得里亚海的女王”的美名,德国大作家歌德称之为“奇异的岛城”,英国诗人拜伦将它比之为“地上的乐园,意大利的歌舞场”。这座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及其港湾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意大利人也郁非常喜欢他们的这座水城,而且他们常会对到意大利的外国游客说:“没有到过威尼斯,就不能算来过意大利。”  相似文献   

8.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应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促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13年,位于广西、贵州、湖南的共25处侗族村寨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文以预备名单中的湖南省通道县坪坦河流域侗族村寨为例,探讨村落遗产的创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湖南通道县侗族村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与民族文化的空间实证,以血缘与地缘共同决定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侗族稳定有序发展的见证。但是,村寨目前面临经济发展落后、村民缺乏遗产保护知识、人口和用地压力大、大量新建房屋破坏风貌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村寨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团队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创新保护发展策略:一是利用侗族独特的社会组织文化参与遗产的保护管理,促进公众参与;二是另辟新村,缓解老村人口和用地压力;三是进行多元经济模式共同发展的产业规划。这些策略将为村落遗产的创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园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以“活态遗产”为视角,分析苏州园林遗产数字化发展的现状,阐述当下园林遗产实施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活态化、发展式、开放性的数字化传承体系框架。从流程结构、实施机制、技术体系3个方面进行系统化阐述,提出以全方位数据采集与处理、动态化信息存储与分析、多元遗产文化展示与传播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数字化技术保护框架,以期通过对苏州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模式的初步探讨,为中国数字化园林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实现园林遗产的续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让普通大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的文化内涵,是文化遗产传播人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小雁塔的建筑魅力、蕴含的文化精神、后世的累加遗产三个层面解读小雁塔的遗产价值,梳理小雁塔的文化内涵,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6月22日,喜讯从卡塔尔多哈传来,中国大运河和中国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由此,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达到47项,居世界第二。杭州也成为拥有西湖、大运河的“双遗产”城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是一个大跨度的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涉及沿线8个省市的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城市,杭州人民对这条千里长河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并倾注全力助推运河申遗。本刊这期刊出的《当代马可·波罗重走运河路》《〈遇见大运河〉:用舞蹈语言助力大运河申遗》两文就是用不同的视角和形式为助推大运河申遗成功作出自己的努力。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保护遗产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本刊将继续关注申遗成功后的新亮点,刊发相关的文稿和图照,让古老的大运河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三清山作为2008年中国惟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山岳名胜,即将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通过.上饶市抓住这一契机,在6月末邀请全国30位作家共赴"天下三清山,世界共分享"笔会,为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造势.身为江西老表,我对神州最美五大峰林之一的三清山情有独钟,接到邀请函便欣然赴会.这是平生第五次登临"天下第一仙山,世上无双福地".……  相似文献   

13.
黄山行     
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用再美的诗句也难以道尽黄山的奇,用再美的词语也无法颂扬黄山的秀。在黄山面前,所有人都会词穷。那景色的美与壮,只有用眼看,用心体味!早安黄山早上6点出发,我们成为黄山接待的第一批游客。同乘的大巴上,还有一队来自韩国的游客。在黄山脚下,答应友人邮寄  相似文献   

14.
由国内一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于日前结束,评选出西藏南迦巴瓦峰、四川贡嘎山、西藏珠穆朗玛峰、云南梅里雪山、安徽黄山、四川仙乃日(稻城三神山)、新疆乔戈里峰、西藏冈仁波齐峰、山东泰山、四川峨眉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而一些自古闻名的“老牌”名山如华山、庐山等却因景区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严重等原因遗憾落榜。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因此,旅游开发成为很多地方发展经济的手段。然而,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存在着重开发利用,轻管理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现象。结果造成一些旅游资源浪费、退化,一些景区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发生生态系统失衡的情况。如湖南张家界等地曾因无序开发被联合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委员会警告。适当地旅游开发与赢利是必要的,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但是必须看到,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开发要尊重客观规律,要适时而为,适度而为。过度和超载的开发行为,虽然在一个时期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看,却是对旅游资源的掠夺,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如周庄、敦...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2014,(4):7-8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和泰安高新区、泰山风景名胜区、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60万.境内的泰山是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誉为“五岳独尊”和“东方历史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16.
民族复兴、文化安全、国家软实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新时代的发展主题,每一主题皆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优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文旅融合应运而生。由此,各类文化遗产面临着旅游开发的新使命,如何获得成功并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中外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揭示出,潜力分析、全方位规划、真实性开发、市场营销、可持续管理等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走向成功的重要元素,其间应对非重点但具有地方特色与地方意义的遗产资源实行清单制度,科学实施有边界的、层级性的、非唯一性的“真实性”开发与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辽宁省“十一五”文化工程《辽宁文化通史》的编写,重点论述了《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的内容结构、地域特色、文化思维、遗存表述、民俗内涵和“汉郡文化”定位等理论思考。从多元文化的认知角度,简释了《辽宁文化通史》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双重遗产”功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牵手九曲溪     
武夷山是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之一。它以独特的魅力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倾倒。五夷山的重要景点便是九曲溪。在暮春的一个朗朗晴日,我怀着一颗朝圣者般热忱的心,与她牵手。  相似文献   

19.
滇越铁路是线性文化遗产中极具特色的范例,是中国铁路建设百年巨变的见证者。也可谓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铁路项目的先驱。如何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的线性文化遗产对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论证了在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廊道遗产"概念对于线性文化遗产再认识的意义和启示,阐释国内学者如何定义中国的线性文化遗产,并对国际理念进行本土化解读,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大跨度大体量线性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职业圈》2006,(7)
仅仅四年,他靠提炼白银获得的收入不仅购买了住房,还添置了价格昂贵的店面.他就是——安徽黄山的汪义发。汪义发提银缘起一部反映浙江企业家靠提炼白银而起家致富的电视剧。电视剧中的“废水提银”项目引起了汪义发极大的关注,他考虑到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双遗产城市,来黄山旅游的中外游客每日倍增,摄影业发达,因而废定影液、漂定液、废相片资源丰富,再加上医院放射科CT片、X光片以及印刷厂的制版废液、电镀厂、制镜厂、保温瓶厂、电子厂每天排出的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白银,将这些含银的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