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03年12月3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新闻 《出版报》社主办的“党报如何应对市场”理论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专题研讨《 新疆经济报》的改革经验。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赵利宁、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的新闻界专  相似文献   

2.
毋庸置疑,《黑龙江林业报》原被认为是那种企业报性质的“小报”.虽然从理论上讲,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小之分.小报也可以做出大文章.但因其受发行面的狭窄、受众面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广告经营处于夹缝生长状态.特别是在党报、晚报和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传媒的强烈攻势下.其广告市场的空间日益萎缩,再加之目前的经济危机给企业、市场造成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1935年9月的上海《立报》,是一份四开小型报,它独辟蹊径,出奇制胜,在报业林立的上海一举成名。作为小型报的《立报》,它后来居上,在发行上曾打破自有日报以来的最高销售纪录。该报不仅在上海新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同时还书写了我国新闻史上亮丽的篇章。为此,笔者拟对《立报》的成功经验及原因进行比较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以供当今媒体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洋  王润泽 《编辑之友》2023,(7):97-106+112
作为“连串海外政治出版的开端”,《清议报》所开创的发行网络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清议报》所登告白为线索,结合日记、书札等史料,系统梳理《清议报》发行网络及其政治意涵。研究发现,《清议报》遭清廷禁止后,除利用以上海为代表的口岸城市外,颇多凭借日人势力及前人甚少提及的基督教发行网络。《时务报》所召唤的“士林”发行网络虽已遭破坏,仍能助该报秘密传播。同时,《清议报》以合海外之人心为旨归,借助各埠侨领、教士及报刊联盟,发行网络纵横五大洲。各埠代派处(人)勾连发行、阅读、政治动员等环节,使《清议报》成为推动保皇会发展的组织工具。《清议报》所探索的发行新路,既对清季留日学生报刊之流通发挥了先导作用,又对保皇、革命两派机关报之发行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成为改造清季海外华文报刊发行网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5.
山西大学学院献资料室藏有民国二年(1913)3月30日《绳报》一张,对开四版。报纸系“中华民国邮政局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的正式刊物,其头版右上边角写着报头名称“绳报”,报头下方有出版情况记录“每日一大张,第十三号,星期日,电话三十八号”。从这里我们根据“第十三号”,即从3月30日以日刊计推测,创刊时间应为本年3月18日(如出版期间没有间断的情况下)。报头下方有“本报价目表”,分别为省城,零售十五,月小洋五角,全年小洋五元;次为“欧美各国每月大洋一元,全年十元”;  相似文献   

6.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开通。同年12月28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地铁集团联合创办的浙江第一张地铁报——《城报》正式创刊,这是唯一被授权在杭州地铁各站免费发行的报纸,每周一至周五出版,日均24版;同时出版数字报。目前,《城报》的发行量已达20多万  相似文献   

8.
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政府按照"以德报怨"的宗旨,成立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对滞留南京的日侨进行集中管理,发行自编报纸《集报》(后期易名为《更生日报》),对稳定日侨情绪,顺利完成日侨的管理和遣返工作发挥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7月起,苏州日报社推出《每周评报》业务。由报社新闻研究室专职评报员每天对报社出版的《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以及《现代苏州》杂志、苏州新闻网等进行业务点评。在报社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为适应网络时代媒体的新变化,同年8月份又推出了《每周评报》网络版。目前,评报系统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架构——社领导评报、评报员专职评报和以BBS为网络平台的全员评报等。  相似文献   

10.
胡欣 《新闻实践》2010,(5):28-31
近年来,地铁免费报作为传统纸媒嬗变而来的新媒体,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们的视野。 继我国第一份地铁免费报《I时代》报2003年在上海诞生后,今年1月22日,在同一座都市里又出现了"同质"的地铁免费报纸——《新民地铁》。《新民地铁》的成功发行,将会对免费报"寄生"地铁通路的法则带来什么影响?在《I时代》报"独食"免费报业商业利润的状态改变后,  相似文献   

11.
周锐 《新闻记者》2000,(11):92-93
面对市场经济空前发展,报业 空前繁荣和激烈的竞争,企业报社会版如何驾驭市场,探索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呢?在全国企业报社会版中独树一帜的《上海铁道》报《华东旅行》版不断适应变化的时代和读者,闯出了一条拥有独特个性和市场定位的发展之路。 在全国二十佳企业报排名第一的《上海铁道》报,自创办社会版《华东旅行》以来,立足铁路行业,以面向旅客、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为办报宗旨,拓展自身特色以培养消费群体,在历经多次改版后,品位和个性逐渐被市场认可,多次受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领导的好评,也得到了各地同行的肯定。 以市场…  相似文献   

12.
吴翔 《传媒观察》2013,(5):61-63
南京报业在晚清的开端,一般记述不多,或语焉不详。尤其是著名的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提及南京的最早报纸,是1912年1月南京的《临时政府公报》,及1913年8月的《中华报》,关于南京的“前清”报业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3.
民国元年(1912)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了就职《宣言》与《告全国同胞书》,宣告了中华民国的诞生。这一年对于中国各省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诸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激烈的、大动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还残留着许许多多前清的影响,在这一年里会有许许多多新的措施新的气象出现。山西省有关清末、民国的档案资料,由于抗战初期,阎锡山为防止档案流落到日寇之手,几乎焚烧殆尽,所以,现存这一时期的档案和资料极为稀见。笔者就目前所藏的一种珍贵的民国元年的山西报纸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后,对民国元年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变化进行一些评述,以补充民国元年山西社会研究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14.
1905年,第一份近代报纸《婴报》在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创办,标志着蒙古地区近代报业的开端。《婴报》现已无存,本文对《婴报》的创办者、办报模式、所用文字、内容与稿源、印刷发行情况及停办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考辨,描述了内蒙古地区报业起步阶段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民族地区报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成舍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间报人,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先后创办北平《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重庆《世界日报》,香港《立报》,台湾《立报》等多家民营独立报纸,以及北平、桂林、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报刊实践家和新闻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传媒名家     
舒宗侨,1913年出生,湖北赤壁市(原蒲折)人。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35—1937年任上海《立报》记者,后担任重庆《中央日报》、《扫荡报》编辑和编辑主任。1942年在重庆创办《联合画报(周刊)》任主编,同时兼任复旦大学副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南宫物市场购得了一张珍贵的报纸,那是民国期间山西县级机关所办报纸中较早的一种,也许这张报纸是现存县级报纸中最早的一张。这张报纸名字叫《明报》。据近年出版的《祁县志》介绍,《明报》创刊于1924年12月25日,主办人为“学界人士”张景房、范树斋等,周刊,对开四版。开办之初,由太原印刷厂印刷,后因往返耗资费时,便自购机械印刷。三十年代,又增“画报”“童乐园”“抗日副刊”等栏目。每期印刷发行300份,其中160份是本县机关、学校及乡村办事机构所订阅,余均发往外埠祁人的商号长期订户。《明报》创刊于“五四”之后,其宗旨“作民众喉舌,为地方兴利除弊”,1925年时,因言辞激烈,协助农工,致国民党党棍到报社滋事殴打编辑,但《明报》没有妥协,继续办了下去,1937年10月,日寇逼近县城时,才停办。在1935年时,《明报》还不定期编发过一些音乐期刊,供教学与抗日之用。笔所购《明报》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5月29日的一张,404号,是其开办九年时的一份报纸,此报从创办到停刊,在风云变幻的政局中,维持达14年,在民国山西县级报刊中是极为稀见的,且国内所存仅此一张,可知其贵。  相似文献   

18.
章宏法  胡波 《新闻实践》2006,(12):27-28
今年3月,由《新女报》社发起承办,以“创新·超越”为主题的“中国女性报媒联谊会第一次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是国内首次以“女性报媒”为参会主体举办的全国性会议。《中国妇女报》、《新女报》、《今日女报》、《现代女报》、《都市女报》、《时尚女报》、《当代女报》共7家女性报媒  相似文献   

19.
在报刊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县级党报如何加快发展?我们《红安报》除了抓好报纸质量外,把努力扩大在农村的发行当作工作的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一年一度的秋播生产季节,也正是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准备阶段。我们抓住连续两年秋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隆重推出《红安报·秋播特刊》,《红安报》连续两年在9月中旬的这期“特刊”,报纸发行印数分别突破10万份,创县级党报发行史上的奇迹。 “特刊”推出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别在全县秋播现场会上,表扬报社行动迅速、服务意识强,“特刊”指导性强,为农民的秋播调整办了一件…  相似文献   

20.
每周一、三、五,位于南京北郊的扬子石化生活区15000多户居民,就会在自家的信箱里发现新出版的(《扬子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作为企业喉舌和职工知音的《扬子报)),正是朝着这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正如人所赞扬的,《扬子报》是“扬子城中报春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